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相关结果340
      钠电池储能迈向“百兆瓦”时代 半个月内逾百项发明专利公布

      来源:电池网2024-07-23

      此外,7月以来,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钠电池相关布局进展:7月12日,璞泰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积极开展配套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硬碳负极研发和量产工作,公司生物质硬碳产品已获得多家客户认可,在满足能量密度要求的前提下

      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07-08

      济南弗迪动力电池项目山东华纳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圣泉集团锂电池硅碳负极及多孔碳材料项目和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烟台万华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系列项目力高(山东)新能源汽车电池控制系统研发及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枣庄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中材锂膜锂电池专用湿法隔膜生产线项目东营合盛铜业新能源高性能电子铜箔项目彩客新材料锂电池电极材料生产项目威海汉行钠电钠离子电池项目济宁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山东微山湖锂动大动力锂电池项目临沂曜灵时代年产

      来源:电池中国2024-06-11

      国内某设备厂商表示,在采用硅碳负极和隔膜涂覆固态电解质的情况下,现有的生产工艺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无需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此外,部分企业选择在前段工艺中应用干法制片技术,这同样允许后段工序的设备维持现状。...生产工艺重大变革行业周知,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思路就是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同时伴随正负极材料等革新。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31

      翔丰华表示,公司开发的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处于中试阶段,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公司与清陶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固态/半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供应等方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据了解,目前包括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道氏技术、德方纳米、天目先导、胜华新材、天诺新能源、新安股份、杰瑞股份、中科电气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埃普诺集团消息,5月21日,埃普诺集团旗下内江子公司硅碳负极项目首批设备顺利进场,这标志着内江年产12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即将迈入关键的设备安装阶段。...据悉,该项目总投入约105亿元,占地面积3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40亿元,用地150亩,年产12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计划2024年8月前竣工投产;二期建设18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全部建成达产后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16

      “我们围绕混合聚阴离子正极、复合生物质硬碳负极,开展了技术验证与优化工作。”...技术攻关出成果据介绍,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科研团队开展了包括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电池制造等相关基础与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2024-05-16

      前沿电池材料领域,重点招引培育全固态电解质、三元正极、高容量硅碳负极、高电压高容量富锂材料、高电压耐受电解液、耐高温隔膜等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16

      据了解,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以硅碳负极材料和硅氧负极材料为主,目前公司硅基负极产能5000吨/年。作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电解质方面,天赐材料透露,公司半固态电解质及氧化物与硫化物全固

      来源:中国建筑2024-03-04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30gwh动力电池的产能,有望带动正极材料、硅碳负极、锂电设备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产业落户广州,将有力补足广州动力电池产业短板,助力广州形成千亿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构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万亿级全产业链集群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2-20

      01量产装车提速“目前硅碳复合材料和硅氧复合材料是硅基负极的主要技术路线。”业内人士指出,硅碳负极首次充放电效率高,但膨胀较大,循环性能也相对较差。...而在此之前一个月,比亚迪申请了一项名为“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设备”专利;德方纳米申请了一项名为“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专利。

      来源:金昌市人民政府2024-02-19

      同时提到,实施37gwh新能源电池制造项目,做好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等项目前期,招引一批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硅碳负极、碳酸酯等关键材料生产企业,力争电池产能达到40gwh,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12-19

      据了解,山西省华智雄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先进负极材料专业研发、制造供应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先行建设的2000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已在永济市小规模量产。

      来源:电池cbu2023-12-06

      本发明能制得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有利于扩大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市场。 企业纷纷入局新型锂电负极材料除了以上两家公司,还有多家公司都在进军这一新型负极材料赛道。

      陈亚楠:面向大规模储能的低成本、长寿命的储能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5

      碳负极项目,可以把一个大尺寸的微米的硅变成一个纳米尺寸的硅,稳定性和倍率性都有提高。基于开发的一些正负极材料不断提升电芯技术。目前在做双高型的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争取达到比较高的程度。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10-09

      近日,翔丰华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为满足下游钠电池负极需求,开发出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产品目前处于项目中试阶段,公司将基于钠电池需求规模、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公司硬碳负极产业化进程。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9-21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nsc-x系列硅碳负极材料已具备生产能力,2024年将实现规模量产。目前集团已规划在陕西安康、重庆丰都分别建立年产三十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基地。...9月20日,埃普诺(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内正式开工。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9-01

      据公开资料显示,江门和创成立于2022年11月,致力于自主研发、生产新一代共沉淀硅碳负极产品。目前公司已搭建完成公斤级生产设备,并圆满完成各项样品性能测试。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8-23

      计划1-3年内建立10万吨生物质硬碳负极生产线、5万吨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线以及10gwh钠电池产业布局,5年内实现100gwh钠电池产能,为未来储能市场发展及抢占产业市场的制高点打下坚实基础。...中清集团将与中南大学成果转化平台——钠能时代展开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全球领先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及正负极材料研发、先进储能、移动互联能源管理等领域,计划共建储能先进产业智造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等,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商业化应用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3-07-26

      团队先后攻克了磷酸盐正极材料电导率低、稳定性差,碳基负极储钠动力学慢,电解液—电极界面成膜机理不明确等系列关键科学问题;打通了磷酸盐正极的百公斤级制备工艺,开发了多种生物质基硬碳负极制备工艺和高兼容电解液体系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6-29

      6月27日,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在四川内江经开区开建。...此外,同步开工的年产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未来将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