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问题”相关结果669

      来源:许昌网2013-12-16

      第二个是水生态问题,特别是水污染治理问题。随着未来许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可能会增加,因此要进行预测和评估,对今后怎样削减、削减多少排污量进行规划和控制,对实现水质达标做到心中有底。

      来源:《能源》2013-12-12

      此次改革决定的领域在体制、结构两方面均有涉及,虽然面临长期改革的艰巨历程未能缩短,但一些矛盾集中、体制僵化、生态问题凸显的领域已无法再回避。由此,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成为业界判定改革决心与力度的重要指标。...其一,纵向改革乃是指自上而下管理体制的革新,是束缚行政权,推进市场化,是体制问题;其二,横向改革则是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生态性、可持续性的诉求,是结构问题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3-12-11

      当然,修水库、建大坝,有没有生态问题呢?肯定会有的。但只要我们重视生态问题,就能够解决好。...2.水利工程要重视和发挥生态功能-移民和流域生态问题是修水库、建大坝导致的两大生态问题-有些生态问题被过分渲染了,在一些问题上,中国和国外一些地方情况不同-在今后的大坝建设中,设计和运行调度都要认真考虑发挥大坝的生态功能记者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郭安丽2013-12-09

      高度重视资源开采引发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切实做好恢复治理工作。...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产业能耗高、环境污染重、地质灾害隐患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资源型城市自身发展,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维护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3-11-19

      该提法预示着政府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将不再只侧重于生态问题的补救而已经转向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的预先保护的环节上来。...根据三中全会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阿思达克2013-11-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也是这一概念首次在党中央文件中出现,业内认为这标志着中央充分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有可能在生态领域划定类似于耕地18亿亩的量化红线,生态和环保市场将迎来较为明确的投资红利

      来源:中国电力报 王华峰2013-10-25

      在卵石激流河段可形成人工阶梯深潭模式的结构消能系统,把水流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同时,保护河床不再下切,不但利于稳定河床和消减地质灾害,而且连同生态问题都解决了。比如怒江就适合建设中型坝群。...人工坝群可消能减灾和保护生态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导致西南地质灾害长期频发。

      来源:能源评论2013-10-14

      2013年5月14日国新办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单独成章,pm2.5被纳入空气质量常规检测指标,显示出政府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空气污染治理迫在眉睫,环境问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禾2013-09-17

      煤电比例过高,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多种环境生态问题的主因。面对着我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有限化石能源、环境污染减排压力,核电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采用了可防极端洪水的干厂址选址理念,留有安全裕度的设防要求,使洪水对内陆核电厂址不构成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旱灾有逐渐严重的趋势。张爱玲说,内陆火(核)电厂冷却水的可用性及水温将会受到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9-04

      政府对生态问题重视已经提升到一个高度,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等内容相继提出,前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这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

      来源:亮报2013-08-21

      维系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与延续;二是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行为,控制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三是确保人人享有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消除能源贫困,实现能源公平;四是缓解、减少进而避免能源供应过程中环境、生态问题...他分析,未来,核电无疑是最能大规模发展的低碳能源,但发展核电也有其制约因素;水能有很大发展潜力,但生态、移民、环境等问题困扰着水电的开发;生物质能源曾是历史上人类依赖的主要能源,但未来增长的潜力很有限;

      来源:中国能源报 胡学萃2013-08-21

      因此水电工程建设首先要解决一个大生态问题,就是河流要可控,控制河流向有利人类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大生态的概念。第二个生态问题,就是水电工程建设以后新的水生态的形成。

      来源:新华网2013-07-15

      总库容4.59亿立方米,动态投资2003年不变价为17亿元,其回水在襄阳城区上下游形成一个长达33公里的人工湖,水面预计可增加6000亩左右,枢纽装机8.8万千瓦,年发电量4.15亿千瓦时,南水北调带来的生态问题将得到较好解决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2013-07-10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重庆金融学院院长杨继瑞认为,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生态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实施绿色信贷的意义。

      来源:工人日报2013-05-10

      目前,中国的能源面临四个问题:一是供需总量不平衡;二是资源不够约70%以上靠煤发电,造成了环境和生态问题;三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西电东输造成了能源运输问题;四是石油和天然气方面进口数量相当大。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2013-04-26

      大考三:系统生态问题仍很突出河北省目前尚有近6000万亩适宜造林绿化的荒山荒地和需要改造的低质林地,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万平方公里。地下水严重超采,以致部分地区出现了地面沉降等次生地质环境问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3-03-11

      这两方面的问题,不仅导致了煤电运紧张,更导致了如今严重的生态问题。目前,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东部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现在已经到政府要以足够的政治意愿采取强硬的政策措施避免生态灾难的时候了。

      来源:21世纪 胡欣欣2013-03-11

      对于西部来说,更大的压力是生态问题,尤其是水土流失,西部需要进行环境功能的恢复。...上述可量化的部分,目前全国区域差距还是比较大,主要分为环境和生态两个方面。在不同地区,这两个方面面临的问题非常不一样,要采取的对策也不一样。

      来源:时代周报2013-01-31

      这封联名信将怒江水电开发讨论,首次从以往的生态问题延续到了地质问题上。随后发生的日本大地震,让中央高层十分重视这些老专家的意见。...如今,怒江开发复活已成定局,但移民、生态、地质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依然是其难以绕开的几道坎。可以预见的是,有关怒江水电发展与保护的争论仍会继续。

      来源:新华日报2013-01-10

      原来,600亩荒滩中有一处几亩地的池塘,征地公示时,附近居民提出环保问题生态问题、光污染对鸟类的影响问题等等,于是池塘不许填、大树不许移、小树也不许砍,最后手这么一指,说这是池塘内乌龟上岸晒太阳的小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