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二氧化碳”相关结果432
      《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1-03

      液态压缩空气储能、超临界液态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技术为重点,探索开发一批中小型储能电站。到2025年,建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30万千瓦以上。(五)构建鲁西南多场景应用储能重点区。

      山东:以“储能+海上光伏”为重点  探索储能统筹布局、合作建设新模式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01-03

      液态压缩空气储能、超临界液态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技术为重点,探索开发一批中小型储能电站。到2025年,建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30万千瓦以上。(五)构建鲁西南多场景应用储能重点区。

      到2023年底新型储能200万千瓦以上!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行动方案印发!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01-03

      液态压缩空气储能、超临界液态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技术为重点,探索开发一批中小型储能电站。到2025年,建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30万千瓦以上。构建鲁西南多场景应用储能重点区。

      山东:拉大峰谷电价差 引导新型储能积极参与电力市场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01-03

      液态压缩空气储能、超临界液态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技术为重点,探索开发一批中小型储能电站。到2025年,建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30万千瓦以上。(五)构建鲁西南多场景应用储能重点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2-14

      一期工程整体投产后,按年处理能力600万吨液化天然气计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64万吨,减排氮氧化物6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8000万棵。...这些液化天然气储存在零下162℃的储罐中,后期主要通过气态、液态两种形式进行外输。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12-09

      本项目是针对2号制氢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液化,生产出纯度99.9%的工业级液态二氧化碳。装置建成后,将每年生产8.52万吨液态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12-09

      12月8日,一台满载液态二氧化碳的槽车驶入辽河油田沈21-3井井场,将50吨二氧化碳通过管线注入油层,为这口低产低压井补能。...今年年初以来,辽河油田在这个区块开展了10个井组的二氧化碳试注工作,日注入规模突破200吨,为后期大规模注入二氧化碳积累了经验。同时,这个区块开展大规模二氧化碳驱试验所需的第一批14口新井已全部完钻。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11-25

      碳源:利用天时地利“变废为宝”走进站内,站内8个罐容50立方米的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里,注入泵、采出液处理装置同时运作,每小时能将8.5吨液态二氧化碳稳定注入地层驱油。

      来源:大船集团2022-11-22

      11月21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为挪威北极光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1号船、2号船同时开工。...该船建造后将应用于欧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计划,收集欧洲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至挪威西海岸地区二氧化碳接收端码头加以处理后注入海底地下2600米永久封存,从而减少欧洲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此推进欧洲整体碳中和终极目标

      <mark>二氧化碳</mark>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07

      (te-ces)、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tc-ces)、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sc-ces)、液态二氧化碳储能(lces)和耦合其他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同系统的优势、不足及适应性应用场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7

      目前来看,实现大规模用氢,煤制氢最便宜,但问题是,每吨煤制氢排放十几吨二氧化碳,如何处理二氧化碳是关键。业内寄希望于电解水制氢。...中游储运氢环节,无论是高压气态、液态、固态储氢,还是管道输氢,都比较依赖于制氢和用氢的场景。我们均能找到相应的技术,满足基本的需求。

      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示范项目在中国建材集团投运

      来源:凯盛集团2022-10-18

      99.99%的液态二氧化碳,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级标准。...该项目集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能力为年产5万吨液态二氧化碳,首次采用变压吸附耦合吸附精馏的创新工艺,以玻璃熔窑烟气中35%浓度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经烟气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精馏和液化,制成纯度为

      来源:新华网2022-10-11

      地质封存一般是将超临界状态(气态液态的混合体)的二氧化碳注入深层地质结构中进行封存。常见的适宜碳封存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不可开采的煤矿等。...这种合作模式,对二氧化碳的利用不仅是新驱油方式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注入油田的二氧化碳也同步实现了地下封存。虽然在采油过程中,仍有一部分二氧化碳会逃出,但一次封存率能到60%至70%。

      来源:中建材合肥新能源2022-09-22

      99.99%的液态二氧化碳,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级标准。...该项目集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能力为年产5万吨液态二氧化碳,首次采用变压吸附耦合吸附精馏的创新工艺,以玻璃熔窑烟气中35%浓度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经烟气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精馏和液化,制成纯度为

      来源:人民网2022-09-15

      液态天然气燃烧时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且热效能较高,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符合我们绿色金融贷款标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9

      “电池储能有限,氢气成本高也难以运输,液态甲醇就是一种很好的存储方式,所以我们又称甲醇是液态电、液态氢。”...绿色甲醇优势显著 产业化运营大幕将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看来,绿色甲醇在碳中和方面有一箭三雕的功能:可以资源化转化二氧化碳,解决工业刚性排放的二氧化碳难题;可作为氢能载体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09-06

      今年6月在接到恢复黑79站生产任务后,工作人员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设备、管线检维修、液相二氧化碳卸车系统改造任务,实现了黑79液相注入站一次性恢复生产成功,目前日注液态二氧化碳240吨。

      来源: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2022-09-05

      二氧化碳具有无毒、不易燃、易于获取的绝佳优势,常温下即可液化,可以方便实现液态存储,存储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用电低谷期时,这个“充电宝”开启充电模式,压缩机启动,2个小时就能把巨大的柔性气仓里体积达25万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压缩为液态,体积只有原来的1/300;在用电高峰到来时,使其重回气态,并推动透平进行发电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9-01

      据悉,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主要利用二氧化碳液态转变化为气态时可以急剧膨胀,在室温下能膨胀近400倍的特性。...其基本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和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储存;在用电高峰期,利用所储存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汽轮机发电。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9-01

      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主要利用二氧化碳液态转变化为气态时可以急剧膨胀,在室温下能膨胀近400倍的特性。...其基本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和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储存;在用电高峰期,利用所储存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汽轮机发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