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相关结果23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9-11

      同时与北汽新能源、比亚迪、东风汽车、荣威、江淮、厦门金旅、南京金龙、九龙等国内主流车厂的纯电动商务车、纯电动乘用车完成充电测试,确保了充电桩产品快速安全充电和高度兼容性的实现。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7-09-07

      2017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就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明确说明从2017年7月28日开始国外投资商在中国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将不会受到两家的限制,为了鼓励新能源市场的招商引资进展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7-09-07

      a0和a00级纯电动车主销量区域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中小城市或农村,这也是低速电动车的主战场。但低速电动车企没有生产资质,也上不了牌,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都较差。

      来源:VehicleTrend车势2017-09-06

      第6批之后有升有降,6-7批的上升或许与一些新进拿到生产资质的车企进一步拿到销售资质有关,7-8批略微下降或许预示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于理性,排除政策因素,未来入榜车型数将难再现暴涨、暴跌的情况。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7-08-29

      7月17日,工信部在最新一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公示,御捷已正式获得新能源轿车生产资质。...下午四点,福特突然宣布已与众泰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成立一家从事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合资公司。

      来源:汽车头条2017-08-19

      直到现在新造车企业们仍积极争取获得工信部发放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那些已获得者们则成为别人艳羡的对象。然而,获得发改委资质就高枕无忧了吗?

      新能源汽车牌照频频被叫停 或将开启新一轮洗牌?

      来源:能源杂志2017-08-15

      从骗补到骗资质政策整体看来均为利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何此时收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发放的门槛?有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在已获得核准的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中,有几家企业存在争议和问题,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来源:高工电动车网2017-07-28

      同时,在生产资质的审核上,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有效期被缩短到3年,有效期内未实现规划目标且未向发改委申报延期,将自动取消资格。...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主要产品类型:纯电动suv逸酷,已展出样车,生产资质审批中。产业链延伸:在天津、辽宁建立了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重庆建立了电池材料生产基地。

      来源:高工电动车网2017-07-26

      低速电动车企有望借船出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受双积分政策影响,具有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车企和低速电动车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突破点,或成为各大传统车企投资和并购的潜在对象。

      来源:电车汇2017-07-20

      牌照,即汽车的生产资质,对于2014年起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造车企业来说,这个生产资质也是进入整车生产制造领域的敲门砖。...在2015年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对于生产企业的投资金额和产能都未做明确规定,而是由投资主体决定;在生产资质的审核上,不再实行终身制,而是规定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有效期为

      全国近期新能源汽车政策汇总

      来源:充电桩视界2017-07-15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5家企业的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拿到生产资质,规划产能总计117万辆。...意见还指出,将规范新能源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条件,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投资项目,应符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的要求。申请纯电动商用车企业投资项目也应满足相应的条件。

      来源:电动汽车在线2017-07-14

      截止到目前,共有15家新造车企业获取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获取资质之后,企业还需要通过工信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这次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考核,才能让产品列入

      来源:充电桩视界2017-07-06

      2017年的1-5月份生产达到12.9万辆,同比增长14%,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9.6万辆,同比增长66%。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材料等领域出现了若干全球知名的供应商。

      来源:新浪汽车2017-06-28

      在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背景下,众多企业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迈进,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2015年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来,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已达到15家,但真正进入到工信部《公告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6-28

      方案1:升级拓展乘用车领域目前,包括陆地方舟、河北御捷在内的多家主流低速电动车企业都正在尝试通过开辟新的高端化品牌来获取新能源领域的生产资质。值得一提的是,陆地方舟已获得第14张纯电动车生产资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06-14

      此前戴姆勒虽然和比亚迪成立第三家合资公司,但该公司是一家技术合作公司,且并没有生产资质。...而从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已核准15家企业进入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新建汽车产能近90万辆。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7-06-13

      新能源车生产准入新信号:将提高入场门槛自2016年3月起,相关部门已发放了15个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由于大部分的新势力造车企业,都是以新能源车切入,并且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一旦停止发放,意味着很多正在申请和即将申请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5月新能源汽

      新能源汽车<mark>生产</mark>资质审批或暂停!产业政策将面临怎样新变化?

      来源:经济观察网 头条汽车2017-06-06

      目前,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汽车(含现有汽车企业跨类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已经被单独列为一个种类,而不再是隶属于新建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项目。

      获发改委核准仍可能出局 揭秘15家企业电动<mark>乘用车</mark>准入进度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6-02

      “我们是第十家拿到发改委核准的车企,但目前所谓拿到资质车企其实只拿到一半。发改委项目核准是指企业有建设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资格,产品上市销售还需要工信部准入。”...这意味着获得发改委核准车企只是拿到一半资质,未来仍有可能出局。准入重点针对四大工艺/产品全生命周期等截至目前,发改委已经核准了15个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

      第15张牌照落地!安徽江淮与大众汽车合资<mark>生产</mark><mark>纯电动</mark><mark>乘用车</mark>项目<mark>资质</mark>获准

      来源:发改委2017-05-24

      (简称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大众中国)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报来《关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核准的请示》(皖发改产业134号)及有关材料收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