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型电池产业”相关结果496

      来源:电池中国2023-07-17

      安信证券研报认为,未来全钒液流电池有望成为一类重要的新型储能技术,预计2025年/2030 年国内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机空间或将超过10gwh/90gwh。...双方将开展高纯钒、电解液、钒电池系统集成等项目的合作,共同发展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拟携手打造“中国钒谷-国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

      来源:惠州市人民政府2023-07-11

      联动广深莞打造珠江口东岸新型储能电池产业、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生产、储能系统及装备生产、电池综合利用等集聚区。...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7月4日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推动惠州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3〕

      来源:新华网2023-07-10

      报告认为,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业并行发展,电化学储能正为贵州省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重大机遇。...报告认为,贵州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取得五大进展:以毕节、水城、兴义能源资源富集区为依托的光伏产业稳步发展,光伏产业在毕节威宁已形成集聚;以“一核两区”为支撑的储能电池产业加快突破,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正在形成

      惠州新型储能行动方案:补助最高500万!2027年装机力争6GW!

      来源:惠州市人民政府2023-07-10

      联动广深莞打造珠江口东岸新型储能电池产业、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生产、储能系统及装备生产、电池...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7月4日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推动惠州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3〕

      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日程敲定!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3-07-03

      同时依据主办单位产业现状研究和测评结果,发布《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全覆盖:针对钠电全产业链召开专题报告会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2023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电子〔2022〕181号)中提出,要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28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建动力储能电池项目产能超过60gwh,2022年,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866.7亿元,增长22.19%。一是产业链较为完善。...我市已成立惠州市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资源和力量统筹全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钠电池要凉?不存在的!今年产能已超100GWh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6-19

      1月超威集团携手璞钠能源正式发布新型钠离子电池。同月星恒电源正式发布第一代钠电池“超钠f1”。2月,海基新能源正式发布钠离子电池。3月雅迪和天能也先后发布了钠离子电池。...据北极星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9家钠离子电池产业相关公司获得融资,融资金额从上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0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日,惠州市政协副主席黄晓霞率队到惠阳区调研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强调,惠州作为广东重点布局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紧迫感,全面摸清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的基础、现状、优势和差距,加强对产业、技术路线、企业投资方向等方面的跟踪研究,找准发展着力点、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发展。

      来源:济宁市人民政府2023-06-02

      、发电装备等核心产业链,加快新能源电池产业及配套项目建设;新材料产业,聚焦先进碳材料、稀土、化工及生物基新材料,加快推进碳素集团15万吨预焙阳极、硅科5万吨硅烷偶联剂等项目,培育壮大梁山、微山稀土产业集群...加快恒信50万吨乙醇、七洲化工等项目建设,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强机器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北斗导航4条产业链,新培育2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新能源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装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01

      、发电装备等核心产业链,加快新能源电池产业及配套项目建设;新材料产业,聚焦先进碳材料、稀土、化工及生物基新材料,加快推进碳素集团15万吨预焙阳极、硅科5万吨硅烷偶联剂等项目,培育壮大梁山、微山稀土产业集群...加快恒信50万吨乙醇、七洲化工等项目建设,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强机器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北斗导航4条产业链,新培育2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新能源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装备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5-25

      多渠道增加氢气供给能力,适度超前建设氢气储运加基础设施,利用低温氢燃料电池产业先发优势,形成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环大湾区核心区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储备一批高效、快捷、可控的负荷调节能力,实现负荷精准控制和用户常态化、精细化用能管理。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5-23

      二、对提案相关建议的答复意见围绕《建议》中提到的相关问题,我们会同本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梳理,形成了以下办理意见:1.关于“利用上海市绿电消纳优势,支持长三角区域内液流电池产业与西部绿色能源基地加强联系,...市政府高度重视储能及相关领域产业发展工作,以可再生能源应用为基础,系统谋划储能应用载体和相关产业布局,推动包括氢能、新型储能技术突破和应用。一是加快储能领域规划。

      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05-19

      《广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与规划路线图(2020—2024年)》提出氢燃料电池产业关键标准制修订建议和标准化路线图,逐步解决行业技术标准总体框架不清晰、关键标准缺失、上下游协同度低、标准专利情报弱等制约我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

      行业盛会 引领发展 CIBF2023鹏城深圳盛大开幕!

      来源:中国国际电池展2023-05-16

      此外,与cibf2023同期举办的第六届深圳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展览会、第四届中国移动电源展览会和第一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与设备展览会。...cibf目前每两年在深圳举办一届,包括展览会、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动力电池交流会、电池产业合作峰会等系列活动。

      钠电产业化元年 贝特瑞“探钠350”硬炭材料率先发力

      来源:贝特瑞2023-05-16

      此外,在政策端和市场端的推动下,燃料电池产业正在深入发展。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发布,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路线日渐清晰,各类应用场景均在加速落地。...在发布会上,贝特瑞宣布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国产自主化上已实现重要突破,其自主研制的燃料电池催化层碳材料“探氢bmc” 具有较大的石墨化度、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大的介孔孔容等优点,同时兼顾多级孔径可调,新型扩散层碳材料

      来源:河北省工信厅2023-05-08

      (二)新型储能电池巩固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发展磷酸铁锂及前驱体、磷酸铁锰锂,石墨类负极材料、非碳类钛酸锂负极材料、电解液、湿法隔膜、铝箔、添加剂等材料,提升生产能力;加快电池生产设备发展,做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8

      行业要提早防范和应对这个新型贸易壁垒。”欧阳明高指出,具体到产业链上下游,正负极材料是能耗最大部分,要向绿电丰富的地区转移。电池厂建零碳产业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高速行进中,动力电池产业呈现出哪些新特征、新态势、新风险?相关企业又如何布局未来?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19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提升供电服务水平3月29日,在十堰市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内,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首条电芯生产线一派忙碌景象。...安全高效的智慧配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方向之一。1月,国网湖北电力在黄冈市黄州区建成“源网荷储”友好交互的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该工程采用5套600千瓦基于链式架构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7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对于不断下探的锂价,天齐锂业则表示,由于锂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2020年三季度至今,锂化工产品价格已上涨至历史新高并呈现回落趋势。...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旨在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携手打造锂资源探采开发、锂电池材料、新型锂电池及新能源开发等锂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有利于保障公司锂资源供应,扩大公司锂盐和锂电池产品的生产规模,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4-12

      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重点突破,推动京津冀废旧电池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支持河北物流产业集团建设全省再生资源第三方智慧服务平台,加快废钢回收加工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和模式。推进再生资源企业规范发展,力争新增进入国家规范条件企业10家以上。聚焦绿色环保产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