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系统碳”相关结果515

      来源:陕西省国资委2023-01-12

      2012年以来,延安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254.84万亩,为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供了强大保障,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变“碳”为宝 大有可为1月2日,在延安市延长县国家储备林基地,漫山遍野的油松、侧柏、樟子松迎风招展,为陕北的冬日增添了勃勃生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3-01-10

      另一方面要增碳汇,通过森林、湿地、农地、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填埋、碳利用等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工程系统增汇。...碳中和是人为排碳量与人为增汇量相等时的状态。碳排放量趋于零,即使没有碳汇增量,也是碳中和;碳排放量减少到一定程度,被新增碳汇所吸收,也是碳中和。试图达到碳零排放的边际成本极高甚至难以估量。

      行业首家!亨通集团发布ESG双碳目标

      来源:亨通集团2023-01-09

      在自然碳汇方面,亨通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亨通推出的“森林计划”从2018年3月开始,依托全球化产业布局,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切实行动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共同体的建设中来

      来源:广西发改委2022-12-30

      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碳增汇能力一是全力保护好广西的蓝天、碧水、净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保持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全区城市环境

      来源:新华网2022-12-28

      “风光”无限射阳位于中国大陆南北地理分界线东部起点,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是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和“国际湿地、沿海绿城”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持续聚焦‘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主题,锚定‘千亿投资、千亿销售、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目标,围绕工业节能降碳、绿色能源供给、碳汇能力提升、能碳协同管理、应用场景布局等重点领域,全力以赴抢机遇、塑优势

      布局千亿赛道!江苏射阳发布低(零)碳产业园区规划

      来源:射阳县委宣传部2022-12-22

      射阳位于中国大陆南北地理分界线东部起点,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是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和“国际湿地、沿海绿城”重要组成部分。...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作为首批入选的低(零)碳试点的园区正走向引领黄金发展的新时期。

      傅伯杰:加强生态系统管理 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12-13

      从长远来看,如果对生态系统不加干预,气候变化会逐渐减弱全球生态系统的韧性,降低其固碳和储碳能力。...在中国生态系统碳汇总量中,通过管理措施获得的“额外碳汇量”应当占有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相当部分。我们需要清楚这笔“碳汇账”是多少。历史已经实现了多少?

      王金南: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成本与技术展望

      来源:城市怎么办2022-12-06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损失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的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频发、生态系统功能丧失等。当前,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显著提高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美国达特矛斯大学研究团队在2022年发布研究报告,计算了主要国家碳累计排放对别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报告显示,1990-2014年,全球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约1万亿吨,造成全球gdp损失超13万亿美元。

      来源:中国海油2022-12-06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第五,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统筹合作和斗争,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坚决抵制不合理的“碳干涉”诉求。

      来源:安徽省科技厅2022-12-01

      五是捕碳固碳生态碳汇增值工程。聚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全生命周期能效提升和成本降低,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充分发挥我省农林资源优势,开发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来源:董战峰2022-12-01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逐渐对生态系统循环的主要组分和相关参数开展了野外调查和监测,并将研究范围从样点尺度扩展至区域和全国尺度。...“碳中和”的本质是化石燃料使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及其他方式固存的碳量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即co2净排放为零。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11-28

      蓝碳也叫“海洋碳汇”,是指被红树林等滨海生态系统和藻类等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储存的碳。有关研究显示,海洋的固碳能力和效率远远大于其他生态系统,是陆地的20倍。...通过树立“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价值导向,实现对低碳行为的激励。近年来,我国从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到碳汇交易再到碳普惠体系,多种形式的“碳经济”“碳金融”为绿色发展添动能。

      来源:新华社2022-11-25

      11月24日,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自主研发的“贡嘎”大气碳反演系统日前通过“全球碳计划”认证,为国际碳收支评估提供中国系统与中国数据。

      来源:江西省科技厅2022-11-25

      聚焦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技术研究方向,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载体,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平台2家,围绕有色金属、新能源、钢铁、房地产建筑等领域组建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2-11-25

      制定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持续优化“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和“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关键技术,改善燃煤锅炉碳耗指标,推进煤电产业链源头减碳。

      来源:广西生态文化建设2022-11-23

      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途径归纳为“截碳开源与减排节流相结合、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强度,调整结构、优化格局、增强区域碳汇综合强度,生态保护、减少碳泄漏损失。...“十二五”以来,广西通过科学经营、严格保护,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逐步提升,湿地保护不断加强,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稳步提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11-21

      《报告》指出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中,约55%由海洋生物捕获并固定储存于海洋生态系统,该部分的“碳”被称为“蓝碳”,即海洋碳汇。...蓝碳指的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碳。

      来源: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2022-11-17

      揭牌仪式期间,中林集团与林草碳汇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巩固和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林草碳汇价值实现和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林草碳汇研究院将对标国家“双碳”目标,以提升我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碳储与碳汇能力为核心,研究提出林草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行动方案,探索科学的发展路径,推动经济、社会、生态、能源协调发展

      格兰富精彩亮相2022中国环博会  高能效水泵携手重磅智能新品 助力绿色工业节能降碳

      来源:格兰富2022-11-15

      格兰富工业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黄崇洁表示:“早前在丹麦,格兰富集团发布了全新的获‘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批准的减碳目标,强化了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绿色发展,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四大重点任务,为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锚定了目标。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2-11-15

      碳汇最后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碳汇项目了,在报告的“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中提高,2021年我国完成造林5400万亩,按照每亩0.5吨的碳汇量来算,假如2021年种的树全部开发成碳资产,每年将产生约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