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复合材料”相关结果151
      精确设计石墨烯笼实现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高体积性能

      来源:清新电源2018-02-08

      但是碳纳米材料本身的容量和密度较低,而且在碳材料结构设计常常引入过多的预留空间,大大降低了碳-非碳复合材料的密度,这些都极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负极体积性能的发挥。...,可以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密度,从而有望提高电极材料的体积比容量;但实际上,因为致密网络中预留空间的不足,在非碳材料嵌锂脱锂巨大体积变化的过程中会发生整个碳网络的破裂,导致电极的粉化,造成容量的衰减。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石墨/碳<mark>复合</mark>负极<mark>材料</mark>的研究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02-05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硅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石墨 / 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性能。

      深度解析硅碳负极<mark>材料</mark><mark>复合</mark>方式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30

      其中传统复合材料是指硅与石墨、mcmb、炭黑等复合,新型硅碳复合材料是指硅与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纳米材料复合

      2018年硅碳负极用量将翻一倍 配套正极/电解液/粘结剂趋向成熟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08

      2018年硅碳复合材料用量将达2000-3000吨,同比增长一倍左右。公司硅碳电池主要用于高端数码。一家电池企业高层透露,虽然硅碳负极成本高,但用于终端产品的价格也高。...这其中,就应用到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01-05

      (2)硫/介孔碳复合材料介孔碳(mc)材料能够借助其优良的导电性以及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有效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改善电极材料的性能。...一、正极材料1.以导电碳为基体的硫/碳复合材料材料是改善导电性、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理想材料,这是由于碳材料具有高的电导率、大的表面积、丰富的孔和窄的孔径分布以及与硫单质之间强的吸附能力。

      预测|2018年锂电行业10大市场趋势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02

      六、硅碳复合材料在动力电池中应用比例将超过2%;实际:2017年中国硅碳复合材料用量超过1200吨,主要用于圆柱18650动力电池,占动力电池负极总用量比例约2.2%。...,预计全年超过25%的降幅,湿法基膜到年底均价将低于2.5元/平方米;七、上游原材料锂盐、钴价格仍坚挺,预计下半年价格会有所回落;八、石墨负极材料上半年价格仍处于波动中,随着新建石墨化产能在年中开始释放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12-28

      比如在艾新平教授参与的锂硫电池863项目中,实验室能够循环上1000次的硫/碳复合材料,在实际电池中仅能循环几次,有时候甚至一次电都放不出来,正是这个原因。...因为硫是绝缘体,让它导电、让它反应、让它分散,就必须采用大量高比表面的碳,导致硫/碳复合材料的密度非常小;此外,硫的反应是先溶解再沉积,所以电极上必须存在大量的液相传输通道。而现在大部分锂硫电

      来源:建约车评2017-11-30

      主要产业布局:美国、日本和中国市场技术路线:nca高镍三元材料,圆柱形电池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18650电池的正极材料采用nca,负极材料使用硅碳复合材料,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21700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

      【干货】从电池的角度聊聊如何化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来源:新能源电池圈2017-11-01

      目前最适合作为硅碳复合材料基质的碳主要有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适合商业化的目前分为两类硅碳复合材料sio和sic,为了兼顾成本和性能,需要与商业化负极石墨材料混用。

      【干货】关于锂电池硅碳负极<mark>材料</mark> 你不得不知的事儿

      来源:材料人2017-10-20

      2.溶胶凝胶法液态复合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材料复合过程中的分散问题,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中硅材料能够实现均匀分散,而且制备的复合材料保持了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循环性能。

      来源:石头投资2017-10-16

      未来,随着各类新技术持续进步,包括硅碳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在内的新型材料有望在锂离子电池上面广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特殊环境等特定应用领域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锂离子电池产品。...与此同时,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不断完善,与锂离子电池研发加速融合,锂离子电池产业创新速度加快,各种产品相继问世并投放市场,噱头十足。

      来源:快科技2017-10-13

      但三星sdi电池的生产依旧采用锂聚合物电池技术,这种锂聚合物电池,从构造上来看,用作电池正极的导电聚合物、提供电池化学反应场所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碳复合材料制作的负极基板,以及相配套的绝缘隔膜技术外包装技术等等

      盘点松下、LG、三星SDI:凭借什么技术优势拥有客户?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2017-09-19

      models和modelx使用的是18650圆柱形电池,最新一代18650电池正极采用nca材料,负极使用硅碳复合材料,单体能量密度可达250wh/kg。...软包锂电池所用的关键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隔膜与传统的钢壳、铝壳锂电池之

      【干货】近10年锂硫电池领域的11个重大突破(内附经典PPT一份)

      来源:新能源Leander2017-09-18

      (通讯作者:高学平)7、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中的硫-碳纳米复合分级结构材料图7以双峰多孔碳支撑的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示意图该文章作者首次报道了一种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中的分级硫-碳复合材料,通过软模板法合成了孔径为

      来源:石墨盟2017-09-01

      具体这几种高端负极与天然石墨及人造石墨材料的特性以及优缺点比较如下表所示。三、市场状况(一)产品结构现阶段,石墨材料是负极材料的主流,未来石墨烯、钛酸锂、硅碳复合材料未来其良好发展前景。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2017-08-29

      未来,随着各类新技术持续进步,包括硅碳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在内的新型材料有望在锂离子电池上面广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特殊环境等特定应用领域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锂离子电池产品。...与此同时,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不断完善,与锂离子电池研发加速融合,锂离子电池产业创新速度加快,各种产品相继问世并投放市场,噱头十足。

      来源:革新纳米2017-07-31

      相关研发企业:目前各大材料厂商纷纷在研发硅碳复合材料,如btr、斯诺、星城石墨、湖州创亚、上海杉杉、华为、三星等。...现在硅碳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可达300%,这会导致硅材料颗粒粉化,造成材料容量损失。同时吸液能力差。循环寿命差。

      来源:新能源Leander2017-07-24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尝试,其中硅碳复合材料就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材料。...在炭硅复合负极材料中,根据炭材料的种类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硅与传统炭材料和硅与新型炭材料复合,其中传统炭材料主要包括石墨、中间相微球、炭黑和无定形碳;新型炭材料主要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线、碳凝胶和石墨烯等

      来源:硅酸盐学报2017-07-19

      碳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从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出发,可将目前研究的硅碳复合材料分为包覆结构和嵌入结构。1.1包覆结构包覆结构是在活性物质硅表面包覆碳层,缓解硅的体积效应,增强其导电性。

      来源:云南低碳经济网2017-06-28

      该报告预测,玻璃纤维在叶片材料中所占比例将达到95.5%,并将超过碳复合材料。此外,45-60米的转子叶片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66%,并19.1%的速度增长,市值约1893万美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