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1311

      来源:国家发改委2015-05-07

      (五)综合承载能力较强新区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土地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具备了大规模集聚人口和产业的基础条件

      来源:新华网2015-05-07

      一是红线管控制度,从资源、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提出了红线管控的要求,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5-05-06

      这里,我简要点几个关键制度:一是红线管控制度,从资源、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提出了红线管控的要求,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另一句话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5-05

      当前,我国能源生态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和接近上限,解决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排放问题刻不容缓。...魏昭峰表示,一是西部和北部大型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在本地消纳的空间有限,需要解决电力远距离大规模外送问题;二是要解决中东部负荷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严控东中部地区新建燃煤电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04

      尽管目前正在进行的超低排放改造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排放情况,但是不能改变这些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上限的现状。燃气发电的形势也不乐观。...无论要求发挥外送通道能力最大限度送出可再生能源,还是要求地方提出建设新外送通道的需求,或是要求挖掘潜力就地消纳,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重要性。

      来源:能源网2015-05-04

      尽管目前正在进行的超低排放改造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排放情况,但是不能改变这些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上限的现状。燃气发电的形势也不乐观。...无论要求发挥外送通道能力最大限度送出可再生能源,还是要求地方提出建设新外送通道的需求,或是要求挖掘潜力就地消纳,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重要性。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4-29

      电力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二是我国人均用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三是清洁能源发电缺乏统筹规划和刚性约束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4-29

      电力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二是我国人均用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三是清洁能源发电缺乏统筹规划和刚性约束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4-29

      陈宗法认为,当前,我国发电企业呈现五个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速换挡,用电量增长减缓,发电量竞争激烈;煤价持续低迷,成为发电行业盈利的基石,电盈煤亏格局更趋明显;非电产业盈亏分化,转方式、调结构面临新挑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4-29

      陈宗法认为,当前,我国发电企业呈现五个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速换挡,用电量增长减缓,发电量竞争激烈;煤价持续低迷,成为发电行业盈利的基石,电盈煤亏格局更趋明显;非电产业盈亏分化,转方式、调结构面临新挑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5-04-28

      但现行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没能充分考虑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产业能耗和排放情况等方面的因素,已不能完全适应全国发展大局,尤其是对西部资源富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形成重大制约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5-04-24

      以总量控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比如根据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要求根据地方能容纳污染物的承受力来自主地、提前调整产业结构。五是调整产业布局。...可见,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达到或者临近生态承载的极限,到了必须整治的关口。水十条标志着以环境质量和环境效果为核心的环保时代已经来到。

      来源:发改委2015-04-18

      除此之外,还要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2015-04-17

      (三)抓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从依靠消耗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发展转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企业成长规律、项目建设和生产规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万吨以上,需增加煤炭需求6.5亿吨左右。现代煤化工技术产业化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四是环境制约的强化期。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独家)2015-04-15

      承压能源供给短缺和环境承载能力见顶,第三次工业革命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催生能源互联网。...片区采用全新的商业和技术模式,建成后将比同类单一新能源项目投资减少20%,环境效益比同类单一新能源项目高50%至100%。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4-15

      当前,我国能源生态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和接近上限,解决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排放问题刻不容缓。...魏昭峰表示,一是西部和北部大型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在本地消纳的空间有限,需要解决电力远距离大规模外送问题;二是要解决中东部负荷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严控东中部地区新建燃煤电场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4-15

      当前,我国能源生态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和接近上限,解决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排放问题刻不容缓。...魏昭峰表示,一是西部和北部大型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在本地消纳的空间有限,需要解决电力远距离大规模外送问题;二是要解决中东部负荷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严控东中部地区新建燃煤电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4-14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这对节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来源:中国电业2015-04-10

      然而,经济发展不能以透支环境为代价。当前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届时,必将对我国能源结构产生重大改变,对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环境问题的改善意义非凡。以四川电网为骨干的西南电网,也将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支撑极和增长极。

      来源:新能源圈2015-04-07

      承压能源供给短缺和环境承载能力见顶,第三次工业革命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催生能源互联网。...未来能源互联网上将出现开放性的能源交易平台,为各个参与方提供开放共享的交易环境,支持能源交易、碳交易等多种交易类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