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密度”相关结果157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15

      与会专家指出,在储氢方面,低温液态储氢能耗高、高压气态储氢密度低,这限制了在长途重卡领域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技术破壁。

      Ⅳ型瓶胎动:预计2022年中落地?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2020-07-14

      (国内企业采用iii型瓶储氢密度为3.9%,而 iv 型瓶的储氢密度可以达到 5.5%)更易于打开市场空间。...当然,国内的iii型瓶也有做到70mpa的,但是需要去探究的是iii型瓶同等体积下增大的重量和储氢量的问题是否合适。

      现代汽车投资LOHC<mark>储氢</mark>技术的逻辑

      来源:势银能链2020-07-13

      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简称lohc)原理是借助某些烯烃、炔烃或芳香烃等储氢剂和氢气的一对可逆反应来实现加氢和脱氢,质量储氢密度在5%-10%,储氢量大,储氢材料为液态有机物,可以实现常温常压运输,方便安全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08

      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①船用氢燃料电池推进装置的战略与目标亟待确立;②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法规规范研究不足;③船用氢燃料电池推进技术工程化的部分关键技 术(氢燃料电池电堆船用化技术,船用高安全、 高储氢密度氢源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03

      此外,当车用动力较大时,车载储氢量需求较高,液氢的单位重量储氢密度不小于8%,优势显著。同时液氢系统压力小于2mpa,具有更优的防泄漏性能。...除了固态储运技术外,液氢技术也以高储氢密度的优势崭露头角,且在民用领域快速升温。液氢经济性优势凸显明平文认为,液氢加氢站建设成本低,每站可支撑数百辆燃料电池车的运营,因此更具经济性优势。

      中国加氢站运营成本下降途径(一)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20-05-27

      从储运上来看,当前中国加氢站用氢气主要采用高压气态储氢、长管拖车运输的方式。高压气氢质量储氢密度较低,仅适用于小规模、短途运输。...亚化咨询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已有企业布局其他氢气储存方式,例如上海氢枫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立合资公司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密度镁合金固体储氢产品的研发生产,并将镁合金高密度储氢技术产业化

      来源:中能网2020-05-20

      拿金属储氢为例来说,金属氢化物储氢具有储氢密度高、纯度高、可靠性高(无需高压或低温条件)和储...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加氢站一般都采用的是长管气瓶组储氢设备。但也存在着安全性能较差和能量储存密度低等缺陷。(3)固态储氢技术尚不成熟固态储氢方式是颇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储氢方式。

      来源:燃料电池百科2020-05-15

      一般采用质量储氢密度与体积储氢密度这两个参数来评估其储氢系统的储氢能力。...就体积储氢密度而言。体积储氢密度则不是和储氢压力呈接近线性关系。随着氢瓶体积的增大,iii与iv型瓶的体积储氢密度最高点越靠近低储氢压力区。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20-05-14

      其中i型、ii型储氢密度低、安全性能差,难以满足车载储氢密度要求。...相对于iii型瓶,iv型瓶因具有优异的抗氢脆腐蚀性、更轻的质量、更低的成本及更高的质量储氢密度与循环寿命,现已成为引领国际氢能汽车高压储氢容器发展方向的“新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13

      在整个氢能供应链中,高密度安全储运氢已是主要的瓶颈问题。采用固态储氢既可以大幅提高体积储氢密度,又可以提高储运氢的安全性。可为解决人们最关心的氢能高密度储存和安全应用这两个问题,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来源:科学网2020-04-09

      在这三种方式中,固态储氢具有最高的体积储氢密度。因此,采用固态储氢是提高体积储氢密度的最有效途径。...可为解决人们最关心的氢能高密度储存和安全应用这两个问题,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密度高又安全的固态储氢“固态储氢相对于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

      鸿达兴业投资液氢分析

      来源:势银能链2020-03-16

      国际能源署对储氢材料提出的要求是质量储氢密度大于5%,体积储氢密度应在50kgh2/m3以上,迄今为止除液氢外还没有一种储氢材料和技术能满足这一要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2-26

      但氢能重卡由于动力系统功率大、续航里程高,导致氢耗较高,因此需要储氢瓶有更大的储氢密度。”张长令说。然而,国内现阶段的储氢瓶并不能满足实际的运营需求。...除此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氢能重卡的储氢问题。“我国目前推广的燃料电池客车及物流车,其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偏小,耗氢量偏低,对单辆车的储氢密度储氢瓶体积要求不高。

      国内外液氢贮存、运输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氢能联盟CHA2020-02-14

      5.1%,体积储氢密度36.6kg/m3。...单从重量和体积储氢密度考虑,液氢技术已接近实用化的目标要求。例如,以同样体积的液氢和汽油分别驱动燃料电池汽车和汽油车,其所行驶的路程是基本相同的。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0-01-22

      贾正兰认为,相比传统的高压气态储氢以及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可以达到高体积储氢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是未来储氢的重要发展方向。榆林原镁产能占全球的40%,发展镁基固态储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来源:势银能链2020-01-06

      目前,产品以ⅳ型瓶为主,重量储氢密度均在5.0wt%以上,已在重卡和乘用车领域得到应用,少数产品采用ⅲ型瓶。国内方面,主要以搭载ⅲ型35mpa氢气瓶为主。...日前,北京科泰克孙东生在第三届储能与氢能技术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国外产品以ⅳ型瓶为主,重量储氢密度均在5.0wt%以上,已在重卡和乘用车领域得到应用。国内方面,主要以搭载ⅲ型35mpa氢气瓶为主。

      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及“再电气化”路径初探

      来源:循环流化床发电2019-12-30

      氢气的高密度运输和储存需要大壁厚的容器或管道,通常用储氢密度衡量氢气在储存和运输时的效率与便利性。美国能源部提出的车载氢源的目标要求是: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分别为6%和60kg/m3。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12-27

      液氢的储存主要是储氢密度比较大。二是固态储氢,70兆帕来讲,每立方米溶剂的储氢量大概30公斤不到,也就是300立方米左右。液氢储存的特点就是储存密度大,每立方米单位体积的储存量也大。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12-25

      ;有机液态储氢中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可逆吸放大量氢,且由于反应高度可逆,可长期稳定使用,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和易于运输等优点,但存在技术操作条件较为苛刻,要求催化加氢和脱氢的装置配置较高,导致费用较高等问题;液氢具有很高的密度

      来源:能源杂志2019-12-19

      以上储氢气瓶的快速充放气试验系统,单位质量储氢密度超过5%,单位体积储氢密度40.2kg/m3。...液氢争雄 液氢是通过预冷和膨胀节流等工艺,把氢气降温到-253℃从而变成液体,密度可达普通氢气的780倍,使得氢可以高效地储存和运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