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热失控”相关结果1431

      来源:网易汽车2016-08-14

      所谓隔热就是当一个电池出现热失控情况后,杜绝第一个电池的热量传到第二个电池,形成连锁反应。一种方式是完全隔绝,不让热量传递到后面的电池单体。...随着温度上升到某一个温度,它会开始产生副反应,副反应会连锁形成电池放热程度越来越高,到了一定程度,会使内部短路、隔膜崩溃、电解液燃烧,使温度迅速上升,形成热失控。到达最高温度会导致冒烟、起火甚至爆炸。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8-04

      2015年4月26日,深圳一辆电动客车充电时,由于过充引起电池热失控,从而引发火灾;2016年5月14日,珠海一辆电动客车在运营过程中,因电池故障导致起火2016年7月7日,南京玄武区徐庄软件园环园东路上

      来源:CQ现代通信2016-08-03

      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作热失控。磷酸铁锂电池基本不会热失控。想要让这种电池燃烧起来,你得特别不小心或是特别故意的破坏它才行。能量密度:到底是什么意思?

      来源:北京电动汽车购车指南2016-08-03

      相关阅读:从被热捧到遇冷三元锂电池陷动力电池材料之争上述两种电池材料的工作温度都不得高于60℃,但现在室外温度已接近40℃,同时电池本身产热量大,将导致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上升,而如果出现热失控,情况将十分危险了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6-07-29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分析,由于电池系统管理不完善、通讯不兼容、与充电设备通讯障碍导致的电池过充、短路等问题,不能提前监控、报警,从而引起热失控、自燃和起火等问题。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6-07-27

      记者在catl的相关实验室看到,什么挤压、针刺、冷热冲击、海水浸泡、外部火烧、过温保护、短路保护、过充保护、过放保护、水冷失效、热失控等,关于各种安全测试的仪器和试验在catl常年运转,有些可能会转移到客户手中的风险已经在

      来源:车云网2016-07-20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辆正在充电客车的动力电池已经充满,但因未接收到bms停止充电信号,电又持续了72min,充电量达到58kwh,造成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导致短路,发生火灾。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6-07-18

      从能量密度方面来说,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比磷酸铁锂电池要高,但是另一方面三元电池的活性较高,容易造成热失控,对电池安全控制要求很高。

      来源:小鹏汽车2016-07-15

      分解的可燃气与氧气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导致热失控。充电温度小于0℃会导致金属锂在碳负极表面沉积,因此降低电池的循环寿命。在低温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电池负极刺穿从而引起短路情况的发生。...通过bms能够控制和管理电池更加有效率,每一个电池工作在可运行的区间范围内,避免电池的过充过放和热失控问题发生。单个电芯的容量比较低,需要很多个电芯集成成模组、一个电池系统包含多个模组。

      来源:智慧能源2016-07-11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辆正在充电客车的动力电池已经充满,但因未接收到bms停止充电信号,充电又持续了72min,过充电量达到58kwh,造成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导致短路,发生火灾。

      来源:21世纪经济日报2016-07-07

      这两种电池热失控后的机理不同,三元电池热失控后,会自我产生氧气,燃烧非常剧烈,可能会发生爆炸;同样发生热失控时,磷酸铁锂电池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缓用,是稳妥的选择。

      来源:中国客车网2016-07-05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辆正在充电客车的动力电池已经充满,但因未接收到bms停止充电信号,充电又持续了72min,过充电量达到58kwh,造成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导致短路,发生火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7-01

      如果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三元材料比磷酸铁锂材料出现的火花、着火的情况要大很多,这不仅是已发生事故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来源:新能源Leandermp2016-06-12

      5月13日晚(抱歉这么晚才发出来),来自于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张立磊张总为大家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热失控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微课分享。

      工信部发布《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6-06-12

      3.2热失控扩展 thermal runawaypropagation蓄电池包或系统内部的单体蓄电池或单体蓄电池单元热失控,并触发该蓄电池系统中相邻或其他部位蓄电池的热失控的现象。

      来源:电池中国2016-06-03

      陈清泉指出,要做到电池安全、化学安全、机件安全,必须从微量级、纳米级开始,要能够做各种各样的系统分析,比如热失控,要能够分析热失控的诱因是什么,建立先进、科学的电池体系。

      来源:盖世汽车2016-05-31

      对此,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表示,热失控是导致电池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原因,而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电池热失控过程为链式放热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关键材料的创新,例如聚合物添加剂、热稳定粘接剂、阻燃电解质溶剂等,减少放热,切断这一放热反应。事实上,锂电池安全性研究的开展已使其安全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而随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6-05-30

      静置一段时间后,大巴尾部电池仓1号电池箱、左前轮后部电池箱等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导致了火灾的发生。...原因分析及结论:调查专家组鉴定,事故直接原因是:车辆动力电池充满电后,动力电池过充电72分钟,过充电量58kwh,造成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过充如何发生?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6-05-26

      据江文峰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分解温度比较高,可以达到480℃,因此热失控的概率比较小,安全性能很好,其缺点在于体积、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来源:VOCs前沿2016-05-05

      蓄热式和热回收式的氧化器都限制被处理有机废气的浓度必须少于 25%:对于蓄热式系统,此限制是由于存在热失控的危险。对于热回收式系统,是怕热回收器被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