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动汽车企”相关结果65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22

      对此,本次出台的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电动汽车内、外的电磁环境限值和测试方法,具体列出了在多种频率范围下及相应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指...上汽荣威、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主流车企也都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了研发测试。但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量产车型。

      来源:财联社2020-06-18

      “这个时间是给车企设定的最低‘门槛’要求。”...在此之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来源:电池联盟2020-06-18

      原因在于,与其他大张旗鼓进军动力电池产业的车企不同,特斯拉对于动力电池的布局,显得低调多了。...作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绝对的“霸主”,特斯拉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一直都在逐渐增长。因而,掌握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对特斯拉有多重要,就无需多言了。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0-06-17

      自2017年开始,国内陆续开始了车网互动的试点应用,在政府引导下,以电网公司为主导,充电运营商与车企共同参与,进行车网互动的商业化尝试。在具体互动形式上,以单向有序充电为主,双向充放电的应用较少。...私人充电桩响应率最低,不过由于充电桩数量多、车辆接入时间长,故仍有很大的潜力挖掘空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第三方负荷聚合商进行零散用户的资源整合与需求响应的协调工作,而目前电动汽车中负荷聚合商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

      来源:电车汇2020-06-16

      对于车企而言,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退出的阶段,对整车成本的控制更为严苛。...目前能够应用到电动汽车上的电池都是符合这一标准的,至少在实验室是符合的。

      来源:环球杂志2020-06-12

      这些都会影响钴矿的稳定供应,增加市场上钴价的波动,从而将影响进一步传导至电动汽车市场。因此,车企大力推动三元锂电池无钴化,除了有降低成本的考量外,与目前三元锂电池对钴资源的高度依赖也不无关系。

      来源:电池中国2020-06-0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据外媒报道三星正计划与现代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其固态电池未来或将应用于现代汽车的电动汽车上。...事实上,全球主流车企和动力电池巨头企业都在加速研发固态电池技术。

      来源:中国电池网2020-06-09

      电池网注意到,今年5月份,格林美透露,公司已与180多家车企、电池企业签订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协议,动力电池回收较去年大幅增加,实现了三分天下的市场份额。...据路透社网站报道,当地时间3月6日,德国巴斯夫、芬兰富腾和俄罗斯nornickel三家企业表示,三方已签署协议,在芬兰规划一个电池回收产业集群以满足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

      尼古拉合并完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一股将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交易

      来源:氢云链2020-06-05

      当电动汽车还是ppt上的梦想之时,特斯拉在马斯克的带领下推出了革命性的产品,并在全世界的聚焦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特斯拉明年倒闭”的预言,成为世界上市值第二的车企(1637.67亿美元,仅次于丰田),极大地推动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进程

      来源:盖世汽车网2020-06-03

      5月12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标准,是我国首次出台电动汽车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于车企而言,提高了电动汽车基本入门标准,从此以后电动车生产厂商和电池生产厂商要在完善电动车安全性方面多花心思,加大力度建设电动汽车的安全“底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03

      上述车企员工告诉记者,三项强标的出台势必会淘汰一批技术不达标、产品不合格的生产企业,竞争加剧的同时也能为我国电动车产业的有序发展扫清障碍。...5月12日,为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的安全问题,工信部宣布,其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三项强标”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左拥吉利右抱通用 LG化学全球“绑定”模式开启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06-02

      一方面全球车企纷纷布局电动汽车市场,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另一方面,lg化学已拿下大众、奥迪、雷诺、现代、克莱斯勒、奔驰等主机厂的电池大单,为避免被竞争对手虎口夺食,其也急需迅速扩大产能。

      来源:微锂电2020-05-28

      5月18日,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第一份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就明确取消了针刺测试,在该标准中也不再单独对针刺试验进行评价。...“现实状况下,电芯被针刺的情况不会发生,电池包底部‘钝刺’和挤压才是更符合真实场景的测试方式,”宁德时代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各车企和电池企业都已将底部球击测试纳入实验要求。”

      来源:汽车之家2020-05-25

      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中,明确指出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单体动力电池和模组的安全指标及试验方法。...所以为了车辆在行驶中也能够确保电池组的安全,车企会为电池组提供保护框架,也称电池模组框架。

      来源:车质网2020-05-25

      除微型电动汽车外,suv车型的投诉占比也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自主品牌纯电动小型suv中。...如何权衡电池成本与汽车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在提升电池安全性能的同时确保汽车产品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将成为未来车企生存的新课题。

      来源:新浪汽车2020-05-21

      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件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来源:高工新汽车评论2020-05-20

      这里面有长达3年的旧车,也有刚提不久的新车;有新造车企业,也有传统车企,有低端车型,更有高端车和热销车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的三项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分别是: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来源:电动知家2020-05-20

      特斯拉的不断降价,对中国电动汽车企将是最沉痛的打击。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56%,但特斯拉的表现却一枝独秀。...但这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新能源车企一直都靠补贴活着,习惯了被养着的生活,补贴一退坡,靠补贴生存的新能源车企将难以生存。

      长城打出动力电池王炸!无钴电池让电动车跑880公里、明年上市

      来源:车东西2020-05-19

      由于钴的昂贵性和稀缺性,目前,“高镍低钴”成为三元锂电池的发展趋势,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都在致力于降低钴元素在动力电池中的比例。...正是这三项技术的加持,蜂巢能源在无钴材料的研发上做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要想将无钴材料的性能充分应用到电动汽车上,还需要有卓越的电芯设计、pack设计和制造技术。

      动力电池强标“5分钟”解读

      来源:高工锂电网2020-05-18

      这三项强标中,《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是国内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标准,其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