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联合培养”相关结果254
      海博思创与国家电投、国网综合能源共建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来源:海博思创2021-10-15

      此次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依托北方工业大学,以“引领先进储能技术、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为使命,与海博思创、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国网综能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学生实践基地和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刘键烨 | 能源数字经济发展对行业就业的影响分析与措施建议

      来源:中国电力2021-10-09

      尤其是适应电力产业发展新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亟需更新升级需要加强,需要以数字化的手段打通人才供需双方认知壁垒,以数字技术和共享平台将联合培养落实到人才孵化的方方面面,让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未来的需求变化相匹配

      永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喜迎三位博士后同时入站

      来源:永固集团2021-09-26

      同时公司也借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个平台建立起了与湘潭大学、上海大学等博士后流动站单位联合培养博士后的合作机制,为集团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来源:西安交大2021-08-30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培养博士后,实现人才共享和技术融通,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高工锂电2021-08-24

      国轩高科8月20日,国轩高科与中科大先研院在合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瞄准新能源电池创新需求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技术与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人才联合培养和成果转化。...星恒电源8月9日,星恒电源与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ties)携手,共同创立“双子星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致力于进行“耐高温长寿命高安全的锰酸锂材料和电池技术开发项目”的研究。

      来源:中兴能源2021-08-03

      三方携手合作将创新并实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大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有效丰富学生实践教学经验,为校企联合培养硕博树立良好典范。...、课题联合攻关能力、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实力,发挥1+1+13的效果。

      来源:人社部2021-07-12

      “技能强企”行动,重点是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大规模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SIGS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贺克斌 为全球环保提供“深圳范式”

      来源:深圳商报2021-05-31

      他说,目前,研究院正致力于全球联合培养新机制的探索,如新开设了与德国汉诺威大学、日本金泽大学合作的双硕士学位项目,以及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环境基础设施全英文硕士项目等。...根据规划,研究院要面向国家和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要,致力于探索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创造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环境生态人才。

      高德红外与国网湖北检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来源:高德2021-05-19

      高德红外与国网湖北检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根据战略合作协议规划,联合创新中心将聚焦“电力设备带电红外检测技术研究”“无人立体巡检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电力巡检新技术市场推广应用”四大内容展开深度合作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2021-04-22

      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培养的在站博士后,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10万元和进站补贴3万元。支持各地对在皖缴纳个税的重点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按实缴个税地方留成部分发放岗位补贴。...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相关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参与,围绕十大新兴产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鼓励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来源:众宇动力2021-03-22

      近日,众宇动力与武汉理工大学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在燃料电池相关领域的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正式拉开序幕。...,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

      来源:道亦有道经济2021-03-19

      支持在膜技术解决工业污水资源化的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支持高校与膜科学技术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设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三是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面向我国工业污水处理的实践难题,加强低成本、高性能、长寿命的高效膜分离集成技术研发,增强膜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和引领力,赶超发达国家领先水平;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培养膜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

      来源:中国核动力院2021-03-15

      褚良银表示,联合试验室的成立是四川大学和核动力院战略协议的深入推进,实验室应以国家核能科技发展战略为导向,整合双方优质资源,加快重大项目突破,加深研究生联合培养,助推校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最新!25所高校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上海电力大学全国首设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3-11

      形成“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3+1+x”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实行全程导师制、深度产教融合和国际联合培养。...未来还将联合储能领域内的宁德时代、厦钨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共同建设。计划将于2021年高考后启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

      来源:中化新网2021-03-08

      支持在膜技术解决工业污水资源化的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支持高校与膜科学技术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设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打三是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培养膜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聚焦膜技术装备等重大需求,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提前布局。

      来源:吉利控股集团2021-01-20

      腾讯希望作为吉利数字化战略合作伙伴,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全面助力吉利汽车率先完成‘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升级,并在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创新生态模式等方向持续探索。...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企业亿咖通科技(ecarx)与腾讯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网联服务、联合用户运营、ai及云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来源:南网50Hz2021-01-06

      接下来,基金运营与管理由华南理工大学负责,以基金收益为主要来源产生奖助学资金,用于发放华南理工大学电力、能源、信息等专业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困难学生助学金,并开展高层次人才、优秀博士后、博士、硕士联合培养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0-12-04

      发布会上,雄韬氢雄分别与同济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实现人才联合培养;与盈德气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氢源制储运、液氢供应链、氢燃料电池应用及氢能重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与武钢燃气将共建氢能联合研发中心

      金风科技朱鑫:价下的海上风电安全风险和人才<mark>培养</mark>方案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0-09-21

      首先,安全培训是一个全员性要求,包括海上求生,消防意识、人工搬运等等,在技术培训方面就是我们会切入到在校培养阶段,我们会和高职一起开展一些联合培养的产品,然后员工从院校毕业之后进入到企业,就是新员工培训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0-08-28

      国家电网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进一步强化协同攻关,利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平台资源,着力突破关键环节和“卡脖子”技术;联合培养高端人才,鼓励更多优秀学子将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施展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