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负极”相关结果200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16

      目前,研究者们已探索了多种方式解决以上问题:(1) 通过电极结构设计增强导电性并抑制多硫化物的扩散;(2) 通过调节电解液成分、隔膜结构、粘结剂成分来抑制穿梭效应;(3) 在金属负极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多硫化物和的副反应

      PNNL新技术有望让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翻倍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4-11

      金属锂电极的理论比容量达到3860mah/g,电势只有-3.04v(vs标准氢电极),是一种非常理想负极材料,但是金属负极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金属锂枝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shuru chen等设计了一款在金属li负极和4v正极体系中稳定工作的电解液,很好的抑制负极li枝晶的生长,将金属li/ncm111电池的循环寿命提升了7倍以上,大大提高金属li

      来源:X-MOL2018-04-10

      而电化学阻抗谱显示带保护层的负极的阻抗为550千欧姆,这比没有保护的负极高了约20倍,说明负极上的确形成了绝缘的保护层。对带保护层负极的表征。

      <mark>锂</mark>空气电池可能是动力电池领域的未来挑战者 但非现在!

      来源:刘冠伟2018-04-09

      1.2 本文的解决办法该文章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为:在充满co2的气氛中,对负极进行反复的电化学充放循环,使其表面生成li2co3/c复合保护层。...最后作者还结合dft的计算方法,说明了该保护层可以有效阻止n2、o2扩散到锂金属负极(抑制副反应),但是有利于锂离子扩散到正极(需要的反应)。

      人造活性物SEI膜高效抑制金属枝晶生成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8

      sn和li分别可通过合金化和沉积的过程储,这样的一种二元混合储协同机理可以解释负极表面稳定的原因。...修饰活性sn层后,金属和钠负极仅仅界面电阻都急剧减低,而且与电解液的交换电流变得更高。长时间循环后,电极表现也未发现金属枝晶的形成。尤其对于以前让人头疼的钠枝晶问题,采用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北科大制备新型电解质 有效改善全固态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3

      传统液体电解质锂硫电池,普遍存在多硫化物的溶解和负极表面枝晶生长问题,降低了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d)电池循环后,celgard separator与负极接触侧的光学照片;(e) 柔性软包锂硫电池点亮led灯。

      中美合作发现应力释放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机理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4-02

      此外,我们还在《金属负极的机遇与挑战》一文中,对目前的抑制金属锂枝晶生长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锂硫电池、空气电池和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是最有可能的下一代高比能电池方案,这些电池无一例外的都会应用到金属li负极

      西北工业大学Nano Letters:多孔介质中锂枝晶生长抑制机理

      来源:材料牛2018-03-30

      金属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超低的电位(-3.040v vs. she)被认为是下一代高比能金属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i, j)上li沉积形貌图3 引入-si3n4亚微米线膜的铜箔和普通铜箔电化学性能对比图4 lifepo4| li电池中引入-si3n4亚微米线膜和未引入-si3n4亚微米线膜的电化学性能对比及对应负极形貌

      来源:材料人2018-03-26

      然而,化学性质活泼,易于电解液反应在负极表面生成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在众多的负极材料中,金属由于理论比容量极高(3860 mah g1)和电极电势低(3.040 v vs.标准氢电极)的特性,成为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

      来源:材料牛2018-03-22

      因此,开发基于金属负极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如锂金属电池、空气电池及锂硫电池等重新受到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及-3.04 v 的超负电极电势(相对标准氢电极),是理想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来源:鑫椤资讯2018-03-21

      基于对钛酸负极电池未来前景看好,已有多家产业链企业与特丰新材接洽项目合作。特丰新材总经理、全国钛白行业专家组专家廖向阳介绍:特丰新材是专注于二氧化钛产品的技术公司。...江苏特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钛酸制造的新工艺研发,新工艺将使钛酸成本大幅下降40%。该研发项目即将完成工程化阶段,进入产业化实施。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3-19

      金属具有电势低(-3.04v vs 标准氢电极)和比容量高(3860mah/g)的优势,是一种非常优异的负极材料,早期的一次电池采用金属作为负极,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此时对可充电电池研究开始聚焦在了金属二次电池上

      来源:纳米人2018-03-14

      图2.stanley whittingham当时,不可充电电池大多采用负极和有机电解液。为了实现可重复充电电池,大家都开始致力于将锂离子可逆嵌入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正极。...最终,他们实现了一半以上的从正极材料上可逆脱嵌。这一研究成果,最终指引asahi kasei公司的akira yoshino制备出了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coo2为正极,石墨碳为负极

      Nature Energy 报道一种新的抑制锂枝晶的方法-应力释放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13

      这为今后进行多个机制共同抑制锂枝晶,以进一步提高金属负极的性能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金属本身由于其极高的比容量(大约为石墨的十倍)和极好导电性,对于未来的高能量、密度高倍率电池来说,是一种极其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但是金属锂电池的发展严重受制于锂枝晶的产生。

      锂电和金属<mark>锂</mark>能量密度计算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1-29

      以提高能量密度为主要发展目标的第三代锂离子电池中,正负极材料都处于升级换代的阶段。今后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将朝着采用金属负极的电池发展。因此,计算锂电池中的能量密度显得尤为重要。

      <mark>锂</mark>硫二次电池技术取得新进展 比能量达到609Wh/kg

      来源:中国技术市场报2018-01-25

      公司在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锂硫电池高载量碳硫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技术、高硫载量高利用率硫正极的高精度制备技术、适配电解质技术、金属负极自动叠片技术以及锂硫电池化成和分容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欧阳明高院士:未来5—10年电动汽车实现15分钟充电75%

      来源:电力头条APP2018-01-22

      负极会从石墨负极、硅碳负极,最后有可能到达金属负极,但目前无法确认。钴和镍都是战略物资,下一步目标高比能量电池正极主要是无钴无镍材料。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8-01-11

      而全固态二次电池又分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负极材料为锂金属,其容量是石墨的10倍)。...总结:固态电池的研发产业化将持续升温,但受到金属负极可充性等问题的制约,真正的全固态锂金属负极电池还没有成熟,但是以无机硫化物作为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出现技术突破。

      北理工在金属锂电池研究领域获得新进展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2018-01-10

      金属凭借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 h g1)和最负的电极电位(3.045 v vs. 标准氢电极)而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前景的高比能负极材料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的资助下,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黄佳琦特别研究员课题组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中高安全性金属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困扰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 将被这个黑科技终结!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8-01-09

      ,后者负极为金属。...因为传统的锂电池技术(磷酸铁锂和三元)受制于液态电解质,难以兼容金属负极和新研发的高电势正极材料,从而使能量密度的上升存在瓶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