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09-09-07
为加深员工对新《安规》的印象,该所还开展讲《安规》活动,让员工用口语象讲故事一样把新《安规》讲出来,此外还编写和转抄安全知识顺口溜,强化学习效果。 ...9月2日,在赣榆县供电欢墩所召开的安全专题会议上,与会员工认真记下上述“顺口溜”。这是该所狠抓安全管理,彻查安全隐患,灵活学习新颁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现场之一。
来源:兵团新闻网2009-01-16
%26rdquo;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一分场六连职工王宜营编的顺口溜。像王宜营这样用上沼气的职工如今在芳草湖农场已达2000多户,他们每家一年节省柴火和煤钱近2000元人民币。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9-09
20年前,该村400多户人家均靠种田过日子,由于土地贫瘠,生产方式落后,加上没有电,村子穷得“出名”,人均年收入不到千元,家家户户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当地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一年四季天天忙、节衣缩食少口粮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6-12
本网通讯员倪强 “电无情、人有情,抢修赛过‘110’,电话叫、电工到,群众用电无烦恼;为农业、保三夏,服务事迹众人夸;创金牌、迎奥运,电力永贴百姓心”,这是江苏睢宁县沙集镇群众自编的一首赞颂电力抢修服务的歌谣
2006-09-05
在浙江的水电业主中曾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哪里有水电站,哪里就有丽水人。至于这次“拱手相让”,潘丽勇提及的转让原因是“成本走高,在管理上‘鞭长莫及’”。
来源:中广网2007-09-18
毕节地区一直是贵州贫穷落后的地区,而威宁、纳雍、赫章又是过去毕节地区最为贫困的三个县,所以才有了“威纳赫,去不得”这句顺口溜。直到2001年纳雍电厂兴建,纳雍才终于甩掉了这顶贫困的帽子,扬眉吐气了。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08-01
“灾难风”变成新能源 2006年春季,发生在北京的一次沙尘暴,这次沙尘卷起数万吨黄土从天而降,北京市民编出这样一句顺口溜形容当时情景:“早晨一觉起,黄沙铺满床;北京沙尘暴,可惜非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