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结果18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11-04

      《核安全法》纳入十二届人大的二类立法项目尽管我国核与安全监管取得重大成绩,但李干杰在《现代化》一文中坦承,核安全监管领域依然存在四大挑战。首要挑战是法律法规的系统性不足。...一是现有核安全法规体系中缺少一部规定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的基本法,即《核安全法》。二是内容上有欠缺,在法律中缺乏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公众权益的保障以及核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4-10-21

      、产品及规模;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种类、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核定的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达标情况;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情况的环境管理年度报告...环保部解释,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加快推进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根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环保部组织起草《信息公开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0-20

      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九条(强制公开内容)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强制性公开下列信息:(一)企业事业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工商行政管理注册号、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环境保护工作组织体系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二)企业事业单位生产地址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来源:21世纪网2014-08-19

      环境经济立法从20世纪70年代起,德国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984年,德国颁布了针对大型焚烧厂烟气排放的限制性法令,计划削减70%以上的二氧化硫排放量;1986年,德国成立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核安全部,并于同年出台《废弃物法》;1987年德国率先实行环保标志制度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24

      比如核电厂经验反馈体系,还有3年一次的核安全履约(cns),今年3月24日~4月4日召开了第6次国际核安全履约大会,这是强制性的。...其次可以给一些相关的核安全法律法规工作提供参考。比如安全目标,信息公开、透明,这些内容都是要在核安全法里体现的,我国在考虑这些问题时,可以参考这次欧盟新的核安全指令。

      来源:中国财政部2014-07-09

      支持现有企业对稀土采选、冶炼生产系统和环保系统进行清洁生产改造,达到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三)稀土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二)对已通过国家环保核查的稀土采选、冶炼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企业准入公告核定的企业产能予以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矿山采选1000元/吨(按稀土氧化物reo计)、冶炼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3

      在法规层面,安全必须是合法合规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才是安全的。在社会心理层面,安全必须是可靠可信的。只有政府、公众信得过才是安全的;只要政府、公众信得过,它就是安全的。...其次,核安全是一个综合体系,核安全不是孤立的,工业安全、辐射安全、电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均可能引发核安全问题,反之,核安全事故也常常伴随着其他工业伤害,因此核安全管理也是全方位的;此外,由于现场环境

      来源:华夏时报2014-06-30

      倪红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严格地说,环境税应该被视为一个税收体系,既包括已有税种的绿化,也包括考虑要征收的碳税。...近年来,随着以大气污染为首的环境问题引起各方重视,从严修订、完善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顺理成章之事。而在《环境保护法》修订完成之后,另一部重要的法律《环境保护税法》也将浮出水面。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信息2014-06-24

      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逐步建立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水平评价的职业资格制度。

      来源:能源观察微信2014-06-17

      5,能源供给革命为核电等清洁能源带来机会在能源供给上,目前的战略是: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非煤能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能源源供应体系。...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启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6-17

      这包括,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习近平要求,抓紧制定相关改革方案,并启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

      来源:新华网 北京青年报2014-06-14

      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4-05-06

      原子能法是原子能法律法规的金字塔塔顶,对其他相关法律、规章将发挥原则性、指导性作用,不可长期缺位。无论是从保障核安全还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需要来看,没有全方位的原子能领域法律的规范,都是一种缺憾。...但由于我国原子能领域国内法不完善,有些承诺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与国际公约相衔接,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理解,与我核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成为制约我国维护全球核不扩散、核安保、核安全体系,树立负责任核大国形象的一大阻力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4-05-06

      美国原子能领域法律法规框架顶层是原子能法。该法于1946年8月1日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原子能法。下一层是联邦法规cfr10,即美国核管会导则。再下一层是美国核管会导则实施细则。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4-02-28

      业内对核科普宣传、信息公开透明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但从长远来看,笔者认为,我国核能公众参与的体系和实践还处于成长期,在公众参与机制和程序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四个错位,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公众的意见和诉求是否采纳,首先应取决于这些意见和诉求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具有科学理性的依据和道理,是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2-1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三个:建议一,及早出台《原子能法》,奠定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石;建议二,研究制定《核安全法》,提升核安全法规地位【建议三】 制定或修订有关条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议三,制定或修订有关条例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4-02-10

      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核电的建设和引进工作急用先建,逐步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针对核武器对人类的威胁建立的核出口及进口管制、保障监督等核不扩散制度。

      来源:中国能源报 王晓岚2013-08-21

      对此质问,一位业内人士回应:原子能多年没有制定出台,确实是一种遗憾,但不能因此全面否定中国核电法律法规体系。...但他同时认为,没有原子能法,不仅核安全局作为独立监管部门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确立,核安全、核安保、核保障、核应急、核损害赔偿等基本法律制度也没有得到确立。

      来源:能源网2013-07-23

      核安全的重要性非常重要,除了要具备成熟安全的核电技术,还要综合考虑地方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公众意愿等因素,同时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事故应急管理和响应能力。...提高核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也可以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程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6-27

      具体而言包括:国内能源需求预测和供应潜力分析、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战略研究、能源战略基地与战略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能源科技创新总体战略研究、能源法律法规体系研究、能源监管体系研究、国外煤炭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措施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