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负极电池”相关结果227
      2018年我国<mark>负极</mark>材料行业市场份额及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06-25

      在现有的硅碳复合体系中,硅颗粒作为活性物质,提供储锂容量;碳颗粒既能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硅负极的体积变化,又能改善硅质材料的导电性,还能避免硅颗粒在充放电循环中发生团聚。...负极材料种类繁多,人造石墨及天然石墨为商业化应用主流。负极材料在锂电池充电过程中主要起储锂作用,其脱嵌锂电压和比容量对电池能量密度影响较大。

      来源:电动公会2018-06-08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已经看到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了,高镍材料、碳硅负极的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应该在300wh/kg左右,正负不超过20wh/kg。...那么,锂离子电池密度究竟还能不能再提高了?无论是三元锂材料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基本都由四大关键部分组成,即正极、负极、电解液和膜。

      低温生长全碳石墨炔改进<mark>硅负极</mark>锂离子存储性能

      来源:材料人2018-06-06

      si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理论储锂能量较高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之一,其理论容量可达到4000 mah g-1以上。但是,si负极材料储锂时,容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粉化,电池容量急剧下降。

      锂<mark>电池</mark>包多元化电极材料

      来源:存能电气2018-05-24

      1、硅负极材料:由于硅物质的储存量较为丰富,且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将其作为新型负极材料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十分理想。...2、碳负极材料:此种类型的材料无论是能量密度、循环能力,还是成本投入等方面,其都处于表现均衡的负极材料,同时也是促进锂电池包诞生的主要材料,碳材料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别,即石墨化碳材料以及硬碳。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5-16

      三、开启能量密度提升的大门:基于本质上的安全性,固态电池可采用高能量密度材料(如锂金属/硅负极)四、自放电大幅降低五、电池设计自由度增加,可能实现多层化:除去电解液的固态电池犹如积木,可达成电池芯内部堆栈

      璞泰来:拟在内蒙古设立锂离子<mark>电池</mark><mark>负极</mark>材料子公司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8-05-16

      璞泰来5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内蒙古卓资县设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紫宸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经营范围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型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硅负极、硅碳石墨体系的复合材料)的技术开发

      世界顶尖锂<mark>电池</mark>研究团队及其研究进展

      来源:材料牛2018-05-15

      负极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锡负极硅负极和锂金属负极上。目前也有不少团队致力于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液态的电解液易燃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深度解读后锂离子<mark>电池</mark>技术展望(上)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5-03

      在这种情况下,含硅负极材料通过溶液或电化学过程进行预锂化则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这样可以解决首库问题而又不损害循环寿命。高分子粘结剂对提高硅负极循环性...硅负极: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长期用作主要的锂电负极活性材料,也被广泛作为评估其他新兴负极材料的参考依据。

      锂<mark>电池</mark>硅基<mark>负极</mark>材料研究进展追踪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5-02

      2.1.1硅的合金化影响硅负极材料商业化最大的障碍是硅在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效应导致的材料粉化失效。...然而,硅负极由于其在嵌脱锂循环过程中具有严重的体积膨胀和收缩,造成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碎,从而导致电极表现出较差的循环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硅基负极材料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锂离子<mark>电池</mark>硅基<mark>负极</mark>电极设计参数的理论优化

      来源:锂想生活2018-04-27

      与锂合金化后,硅晶体体积出现明显的变化,这样的体积效应极易造成硅负极材料粉化,并且从集流体上剥离下来。...他们定义了变形阈值,由于硅负极体积膨胀,电极中原本的孔隙会被填充而降低孔隙率,为了避免在充电过程中电极颗粒接触产生剧烈的变形和应力,以及孔隙率的剧降,电极初始孔隙率的存在一个最小值。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4-27

      2硅负极材料:由于硅物质的储存量较为丰富,且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将其作为新型负极材料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十分理想。...锂离子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二次充电,属于一种二次可充电电池,主要工作原理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反复移动,无论电池的形状如何,其主要组成部分都为电解液、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4-27

      d、硅负极材料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松下的新型18650电池已经开始了对此类材料的商用进程。但是如何在纳米化追求性能与电池工业对于材料的一般微米级的要求方面达到一个平衡,仍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

      来源:电源技术2018-04-27

      2.1.1 硅的合金化影响硅负极材料商业化最大的障碍是硅在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效应导致的材料粉化失效。...氧含量的增加能提高氧化硅负极的嵌锂容量,但是它能导致锂硅酸盐的形成,这种盐由于难以退合金化,由此引入不可逆容量损失。

      锂离子<mark>电池</mark>硅碳<mark>负极</mark>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3-29

      ,故硅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并不可观.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多孔、中空或带防护涂层的封装硅颗粒等硅纳米结构通常应用于硅基负极材料的改善结构和电学性能结构.另外,制备这些纳米结构的方法(如气-

      Joule: 应用于微米<mark>硅负极</mark>并具有自愈合功能的多级网络结构粘结剂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21

      图2:使用不同粘结剂的微米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a 循环性能;b 长循环性能;c 不同载量的电极循环性能;d倍率性能;e 大电流的循环性能;f 与ncm组装的全电池循环性能。...硅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具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2018-03-20

      此外,该粘结剂也适用于微米氧化硅负极材料,可在9 mah/cm2的高面积容量下可逆循环。该研究结果对发展具有强体积效应的高容量电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硅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具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3-13

      除了松下外,日本gs汤浅推出的硅基负极材料锂电池也已应用于三菱汽车,日本三井金属将硅负极电池推向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两大领域,日立麦克赛尔开发出高电流容量硅负极电池

      解析|全固态锂<mark>电池</mark>的技术难点和挑战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3-12

      (7)体积膨胀在采用高容量的硅负极后,或者高温胀气、长时间循环后,由于电解液的持续分解,sei生长和反应产气以及负极本身的体积膨胀收缩,软包电芯的体积膨胀超过应用要求的10% 以内。...(5)析锂由于嵌入负极材料内部动力学较慢的原因,在低温过充或大电流充电下,金属锂直接析出在负极表面,可能导致锂枝晶,造成微短路;高活性的金属锂与液体电解质直接发生还原反应,损失活性锂,增加内阻。

      来源:起点研究2018-03-09

      在市场不断进步,终端企业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情况下,现市场出现了一种克容量高达3500mah/g以上的硅基负极材料,其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硅负极材料的理论能量密度超其10倍以上。

      深度解析硅碳<mark>负极</mark>材料复合方式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30

      单独使用硅晶体作为负极材料容易产生以下问题:第一、在脱嵌这个过程中,硅晶体体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样的体积效应极易造成硅负极材料从集流体上剥离下来,导致极片露箔引起电化学腐蚀和短路等现象,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