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储氢”相关结果214

      来源:大同晚报2020-01-07

      6日上午,山西首座氢储能综合能源互补项目正式签订,该项目一期主要建设6×25mw分布式光伏电站、100mw风电电站;二期项目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4万亩,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可同时满足1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二期项目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4万亩,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10000kg,可同时满足20座500kg

      来源:大同晚报2020-01-07

      ,可同时满足1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二期项目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4万亩,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10000kg,可同时满足20座500kg...该项目一期主要建设6×25mw分布式光伏电站、100mw风电电站,接入现云冈热电公司发电送出系统,并配套建设150mw电极锅炉供热系统和10mw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系统,项目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5000kg

      来源:能源发展与政策2020-01-02

      发展液氢技术和装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氢的储存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化学储氢及吸附储氢等多种方式。高压气态储氢为当前主要储氢方式。

      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及“再电气化”路径初探

      来源:循环流化床发电2019-12-30

      1.3储氢技术氢气的储运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之一。常用的氢气储存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氢化物储氢等。3种技术概述及优缺点对比见表4。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12-25

      2.气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液氢目前中国运氢方式只有高压储氢+20mpa长管拖车模式。气态储氢技术相对成熟、应用也广泛,但也存在高压氢气品质控制难、运输半径短、安全隐患等问题。

      来源:拉瓦锡17872019-12-13

      相对于低温液态储氢的高能耗(25%左右)、易蒸发(0.5-1%/天),有机液态储氢具有性能稳定、简单安全以及可充分利用现有石化基础设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反应温度较高、脱氢效率较低、催化剂易毒化等问题。

      来源:华龙网2019-11-01

      为氢能蓝图赋能,联合研究院重磅来袭联合研究院依托中科院理化所四代科学家数十年超低温工程核心技术成果,将重点围绕开发多渠道氢源供应技术体系,突破大型氢液化设备关键技术,开展液态储氢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推动液氢工厂

      2019IHFCS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技术峰会将于12月召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10-31

      高压气态储氢技术及安全运输方案分析10. 液态储氢技术及安全运输方案分析11. iv型瓶安全、测试和测量12. 最新双极板技术/质子交换膜技术/催化剂技术进展13. 空压机及氢循环泵技术14.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2019-10-23

      这里划分为综合试验区、供氢及液态储氢加氢区和能源供给区3个区,有12个标准试验室,120项储氢安全、燃料电池检测能力。每天早上8点半,有105名工程师和技术员来这里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检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10-18

      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三种方式,罐车运输管道运输等方法途径;中游氢燃料电池涉及质子交换膜、扩散材料、催化剂等多种零部件和关键材料;下游燃料电池应用包括便携式应用、固定式应用、交通运输应用。

      来源:hydrogenfuelcellinfo2019-10-12

      氢储能2018年12月,nasa的一份报告中说,它们世界上最大的液态储氢罐已经破土动工。自1969年开始执行阿波罗11任务以来,nasa的储氢罐基本上保持了不变。...现在,借助nasa最新的集成制冷和存储系统,nasa的科学家们可以主动的消除储氢罐中的热能。iras背后众多的新技术可能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储氢能力。

      在安全层面 3种车载<mark>储氢</mark>业内更看好哪个?

      来源:能链2019-08-26

      目前,国内外35mpa气态储氢主要应用于商用车,如公交车、物流车;70mpa气态储氢应用于乘用车;液态储氢国外已从航空航天领域转到民用领域,国内主要还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来源:能链2019-08-01

      探索发展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及合金固态储氢等材料、技术和设备,以及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三、氢源供给及存储设备重点发展水电解制氢、热化学制氢等制氢设备及氢气提纯设备,70兆帕车载储氢、加氢设备,以及高精度流量计、氢气检测系统、高性能传感器、制氢加氢一体机等关键零部件及设备。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19

      液态储氢方面,低温液氢在航天等领域得到应用,有机液态储氢和液氨储运氢正处于研发示范阶段。固态储氢方面,成熟材料体系正在示范应用中,新材料体系研发在继续。...氢有3种运输方式,分别是船运、车运和管道;有3种存储介质,分别是高压氢气(气态),液氢、液氨、有机液体(液态),以及储氢材料(固态)。

      日本氢能发展:看上去很美?

      来源: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2019-07-16

      虽然氢气的体积能量密度不高,现在成熟储氢技术70mpa下的氢气体积能量密度约为汽油的三分之一,如果低温液态储氢储氢合金技术能够有突破,体积能量密度有望提高1.5-2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6

      记者了解到,目前车载储氢技术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等。...当然,低压储氢目前还并非完美。记者了解到,低压合金储氢装置的材料质量储氢密度为1.73wt%,且系统偏重,导致百公里耗氢量比高压储氢高0.3kg。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0

      随着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储氢密度和传输效率都更高的低温液态储氢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规模化才有经济效益为什么液氢的生产一定要追求规模化?...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强在论坛上表示,高压气态储氢在国内处于小规模示范推广阶段,虽然成本相对较低、能耗相对较小,但运输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应用推广。

      有关氢气储存的五个问题 看完这篇就够了!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08

      上述储氢技术中有些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目前较为成熟及前景较好的储氢技术,一共四种: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和有机液态储氢

      行业报告丨中国氢气储运技术与成本分析 管道输氢或是最优运输方式

      来源:EVTank2019-07-05

      低温液态储氢是将氢气通过低温液化后以液态的形式储存,由于液态氢具有很高的密度,常温、常压下液氢的密度为气态氢的800倍以上,能够使得储运简单,体积比容量大。...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认为低温液态储氢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可配合大规模风电、水电、光电电解水制氢及储运。在民用领域,国内企业正努力实现氢的液化、储运及加注设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

      来源:高工锂电2019-07-05

      在大规模液氢工厂和高效液氢储运的基础上,普及液氢储氢型加氢站、液氢气化站和充装站,并结合液氢泵高效增压,降低高压充装和燃料加注成本,推动深冷高压储氢等先进的技术发展。...45mpa高压氢气集装运输半挂车,相比传统20mpa钢制长管拖车,储氢密度提高70%,装备自重降低40%,运输成本降低50%,氢气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