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输煤输电”相关结果23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1-11-03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认为,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当地gdp的贡献比约为1:6,就业拉动效应比大约为1:2。...在新疆境内煤炭企业,需缴纳煤炭资源开发地方经济发展费,动力15元∕吨,焦煤及配焦用煤20元∕吨;用于疆内煤电、煤化工等转化项目的煤炭项目,地方经济发展费按照上述收费标准40%收取。

      来源:满洲里送变电工区2011-11-01

      三华同步电网的建设,将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将有力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一是实现从输电并举的转变,实现能源、环境、经济等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电油运紧张矛盾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1-10-10

      政府在特高压输电工程问题上的长期举棋不定,使得大规模远距离输电能力建设严重滞后,能源资源配置过度依赖的格局难以改善,是造成目前电荒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将对中西部地区火电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0-08

      政府在特高压输电工程问题上的长期举棋不定,使得大规模远距离输电能力建设严重滞后,能源资源配置过度依赖的格局难以改善,是造成目前电荒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将对中西部地区火电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1-09-22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表示,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方式单一,过度依赖输电比重偏低,运力紧张、煤炭价格上涨等问题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导致全国煤电运紧张矛盾反复出现。

      来源:东海证券2011-09-13

      根据《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开发指导意见》,到2020年,金三角地区煤炭产量将达到14.5亿吨,火电装机达到1.4亿千瓦,将形成与华中火电集群及煤炭储集中心相互支撑、有机衔接、输电并举的能源供应新格局

      来源:新华网2011-08-12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已就地平衡为主,能源配置过度依赖,我国山西等煤炭调出省区输电比例为20:1,输电比重明显偏低,带来运力紧张、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等一系列问题,也导致全国煤炭运力紧张矛盾反复出现。

      来源:《中国信息界》2011-07-05

      上世纪90年代,山西能源工业开始实施由单一输电并举的战略转变,原煤的转化和深加工得到明显加强,重点新建、扩建一批以30万、60万千瓦机组为主的大型坑口电站。

      来源:电气中国2011-06-17

      为优化能源的开发布局,适应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和大量清洁能源外送消纳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输电并举,大力发展输电,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来源:科学时报2011-05-30

      为适应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和大量清洁能源外送消纳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输电并举,大力发展输电,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05-30

      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增加电力供应外,还要加快跨区电网建设,将西部大煤电、水电、风电基地丰富的电力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实现由过去“单纯依靠煤炭运输”向“输电并举”转变,实现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来源:国家电网2011-05-24

      长期要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能源基地建设,优化电源地区布局,改变电力就地平衡的旧有模式;坚持输电并举,大力提高输电比例,减少大规模、长距离的压力;支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来源:中国网2011-05-24

      我国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煤炭调出区的输电比例为20:1,华东煤炭调入区的输电比例为48:1,输电比重明显偏低,导致全国煤电运紧张矛盾反复出现。 跨区电网建设相对滞后。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1-04-26

      同时,走输电并重之路,通过特高压电网实现更大规模皖电外送,也是安徽的热切期盼。希望国家电网公司一如既往地支持安徽建设,在“十二五”电网规划和重大能源项目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支撑。

      来源:英大网2011-04-23

      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坚持输电并举。鼓励发展热电联产,统一规划高参数、环保型机组和符合国家政策的热电联产项目。推进煤电绿色开发,大力推行洁净发电技术。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2011-04-21

      测算表明,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gdp的贡献比约为1:6,就业拉动效应比大约为1:2。...从丰富能源输送方式来看,建设特高压,通过加大输电比重,实现输电并举,使得两种能源输送方式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保障格局,促进能源输送方式的多样化,减少铁路煤炭运输压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和高效经济运行。

      来源:亮报2011-04-14

      特高压输电的经济性明显优于,可降低全国电力供应总成本。采用特高压输电到达受端电网的落地电价将低于到受端发电的上网电价。经测算,到2020年可降低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成本约560亿元。

      来源:英大网2011-04-09

      二是转变思路,改长距离运煤为长距离输电,实现输电并举。 据国网能源研究院总工程师葛旭波介绍,我国跨区输电的潜力巨大。目前,我国输电比例仅为1∶20,跨区输电能力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来源:重庆时报2011-03-31

      长距离和长距离输电这两大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利弊可能很不相同,能源供应应当切合实际,输电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统筹特高压的发展空间和铁路运输线发展能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1-03-25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输电规划,2015年“三西”地区煤电外送规模将达到9400万千瓦,输电比例为8∶1;2020年煤电外送规模将达到1.4亿千瓦,输电比例为4∶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