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电e家2025-02-21
与此同时,江苏人均用电量9954千瓦时,山东人均用电量8219千瓦时,广东人均用电量7179千瓦时。这意味着浙江超越苏鲁粤,稳居第一梯队前列。...今天,一起探索浙江人均破万后面的电力消费密码。人均超过苏鲁粤稳居第一梯队前列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人均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千瓦时,达到10231千瓦时,是全国人均用电量的1.46倍。
来源:跟着风行走2025-01-26
我觉得还是比较可信,有些新兴行业比如算力行业极为耗电,另外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惊人,加上电气化水平提高以及人均用电都在快速增长。全国所有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西部地区用电增速领先。
来源:浙电e家2024-09-20
进入“十二五”期间,浙江能源电力消费再创新高,人均用电水平超过1千瓦。一次能源极度匮乏,省际500千伏通道受电能力捉襟见肘,周边省市电力富余度仍显不足。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最严重的时候,用电曲线呈浴盆形状,本该是用电低谷的子夜成了用电高峰。只因当地供电公司半夜从省外增购了电量,企业组织夜间生产,使正常的峰谷倒了个儿。彼时,一切能发电的东西都是抢手货。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4-08-19
进入“十二五”时期,浙江能源电力消费再创新高,人均用电水平超过1千瓦。一次能源极度匮乏,省际500千伏通道受电能力捉襟见肘,周边省市电力裕度同样不足。“远水”能否解“近渴”?...十年间,外电入浙承载能力大幅增强,“西电入浙”送电容量增至2400万千瓦,年输电量跃升至908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14.7%。
来源:电联新媒2023-10-26
从人均用电量看,2022年我国人均工业用电量为4038千瓦时/人·年,已经超过英、法、德、美;三产和生活人均用电量分别为1053、947千瓦时/人·年,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来源:电联新媒2023-07-04
参考发达国家的用电结构和人均用电水平,我国的三产、生活用电量占比和人均用电量增长空间较大,这也意味着未来迎峰度夏/冬时的空调/采暖负荷占比将更大,导致电力负荷尖峰化更加突出。
来源:中国电力2023-06-19
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城乡比7.25∶1,人均用电城乡比为4.28∶ 1,城乡用能差距远
来源:电联新媒2023-05-25
人均用电水平及不同产业用电量比重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征2022年人均用电量约6120千瓦时,是世界水平的1.7倍。...人均生活用电量约948千瓦时,占人均用电量的15.5%(2019年世界人均生活用电量为880千瓦时)。中国人均生活用电量及比重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水平。
来源:央视网2023-01-28
以我国居民每日人均用电2度计算,该电站可供20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专家介绍,目前,全球能源发展正处于从高碳到低碳再到无碳的关键过渡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尤其需要全新的发电方式。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1-03
项目厂区建设60组磷酸铁锂储电集装箱,2个小时即可满储20万度电,按照中国居民日常生活每日人均用电2度左右计算,可供10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项目电站设计运行25年,具备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电解液可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等优势,在发电侧,有利于提升电能质量、增加新能源的发电量;在电网侧,有利于维持电网频率稳定、调峰、自动电压控制等;在用电侧,有利于削峰填谷
来源:新华网2022-11-15
该电站总建设规模200兆瓦/800兆瓦时,最多可存放40万度电,按每日人均用电2度左右计算,可满足20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在其帮助下,能源的存取可以有所“中转”,用电低谷时,它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给自己充电;用电高峰时,它又可以将储存于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放电。
来源:新华网2022-09-30
本次进入并网调试最后阶段的是该电站的一期工程,规模为100兆瓦/400兆瓦时,最多可存放40万度电,按每日人均用电2度左右计算,可满足20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该电站相当于城市的“电力银行”,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电网用电低谷时,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给电池充电;在电网用电高峰时,将储存于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放电。
来源:中国电力2022-07-08
,用电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用电水平实现了大幅跨越。...”以来,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较快增长,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走势与全社会用电量基本一致,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相对较高,如图3所示。
来源:华云科技2022-05-25
从非城镇居民与城镇居民用电比值来看,非城镇居民用电与城镇居民户人均用电比值从2019 年的 0.7585:1 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 0.8070:1,这也体现了浙江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上不断前行的印记
来源:电联新媒2022-04-26
回顾“十三五”,我国电力生产能力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持续提高,减污降碳成效显著,科技创新驱动电力科学发展,“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力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展望“十四五”,我国人均用电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电力工业的功能将由保障用电、电力系统清洁高效发展、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进一步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全社会低碳转型拓展。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21-11-18
估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可能超过8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到5700千瓦时,超过英国、丹麦、瑞士、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人均用电水平,是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人均用电量的4.8倍。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2021-04-14
2000—2018年,中国人均用电从1063千瓦时增至4905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从132千瓦时增至694千瓦时。...2018年,美国人均用电11473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4980千瓦时,分别为中国的2.3倍和7.2倍。中国碳排放占全球比重达28.8%,超过欧盟和美国(9.7%+14.5%)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