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池厂商”相关结果1941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19

      这也是绑在所有电池厂商身上最沉重的“枷锁”,但众多主流厂商正使尽“浑身解数”试图挣脱这道“枷锁”。极致“卷”价格的2023已成为过去,单纯的低价竞争终将通往“末路”,已越来越成为储能电池厂商的共识。

      容量变大、内卷加剧:BMS需要核心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4-18

      在bms行业参与企业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电池厂商、集成商、专业第三方bms企业。目前,电池厂和集成商加速布局,集成商自供 bms、电池厂配套出货 bms,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16

      近期众多车企和电池厂商密集发力固态电池车型和产品,1000公里续航里程已经“从梦想照进现实”。...电池中国还注意到,在电池厂商方面,力神电池开发完成全新一代能量密度达402wh/kg的半固态电池,采用界面新型纳米材料铆接正极技术和低膨胀致密化硅基负极技术;蜂巢能源的方形半固态二代果冻电池,采用了二代果冻电解质技术和一体化复合正极技术

      亿纬/远景/楚能等中标系统集采 ,多家<mark>电池厂商</mark>“加注”储能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15

      潜藏无限商机的储能产业背后正暗流涌动。有业内人士曾预言“未来10年,储能企业格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ack厂将被大量整合,在时代中落幕。”现实却告诉我们,似乎用不了10年,预言在当下正悄然变为现实

      上新 | 极光云能工商业储能新品“3极3真”在储能国际峰会上重磅发布→

      来源:极光云能2024-04-11

      目前主流的做法是电池厂商和ems互相配合,保证电池的安全。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09

      车企、电池厂商等作为买方,把锂电材料采购价格往低处压,是常规的操作,但一向讲究极致成本控制的比亚迪,居然罕见地给供应商“涨价”。

      来源:电池网2024-04-08

      不管是半固态电池,还是固态电池,车企及电池厂商最终追求的依然还是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当半固态电池是不是固态电池上升到哲学思考的时候,多家车企已公布上车计划!...不管是半固态电池,还是固态电池,车企及电池厂商最终追求的依然还是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当半固态电池是不是固态电池上升到哲学思考的时候,多家车企已公布上车计划!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03

      单纯靠卷价格“卷”不赢未来,已越来越成为储能电池厂商的共识。为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避免被行业所“抛弃”,二线电池厂商在技术方面的竞逐同样在加速进行中。一方面,储能大容量电芯向着“更大”进军。

      排产高企、交易停滞料企骑虎难下  减产兑现、低价抛货硅片断臂求生(2024.3.28)

      来源:集邦新能源2024-03-28

      直径247当前状况堪忧,后续需求不断缩量,厂商恐慌性降价抛售迹象频发,部分厂商已挂出低于1.7元/片的低价谋求成交,直径256库存压力相对缓和,出货价在1.6-1.7元区间;在当前低价去库存背景下,下游电池厂商补货意愿较为明显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4-03-28

      日前,中国台湾省固态电池厂商辉能科技(下称辉能)官宣:今年量产固态电池。消息只在自媒体、垂类媒体中赚到了些点击量,却未在电池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商和学术界引发太大波澜。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6

      目前,北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是由韩国、日本电池厂商提供,均主要以三元电池为主,成本相较于中国市场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要高出不少。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5

      近期,又有超10家电池厂商相继推出搭载300ah+储能专用电芯的工商业储能新品。...头部企业的动作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行业风向,今年以来各大电池厂商已展开300ah+电芯在工商储领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5

      松下曾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动力电池厂商,但是目前已经被中国的宁德时代取代,并被比亚迪、lg新能源反超。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14

      这意味着,多数电池厂商在“赔本赚吆喝”。如何降本增效成为当前储能电池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词。...此外,已有20家左右储能电池厂商相继发布了“314ah+5mwh组合”,以应对多场景的储能需求。同时,不少储能电池企业正积极出海,寻找利润较高的海外市场。

      来源:高工锂电2024-03-13

      据不完全梳理,由于高性能铁锂电芯对寿命、倍率、极端工况表现等要求高,技术壁垒高,目前主要由头部电池厂商进行供应。...对于锂电产业链来说,不少电池厂商已提前进行的高端铁锂电池布局,此时已等来新一轮的确定性。短期内,铁锂系电池上车高端车型,或推动电池、正极环节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2023年储能电池出货185GWh!宁德/比亚迪/亿纬/瑞浦/海辰Top5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13

      为了突破目前的停滞,韩国电池厂商决定从2026年开始在北美量产磷酸铁锂电池,试图在储能系统市场反弹。以下为具体明细:

      来源:高工储能2024-03-11

      ggii预计,经过2023年下半年的去库存,电池厂商对市场预期供应将回归理性,从脱钩到再次锚定碳酸锂以应对产能过剩。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05

      面对如日中天的特斯拉、比亚迪等强劲竞争对手,以及有着“宁王”之称的强势电池厂商宁德时代,苹果汽车确实做不到“收割全行业”。

      来源:高工储能2024-02-27

      万次循环成储能电芯标配 2023年以来,各大储能电池厂商争先发布300ah+、超万次循环的大容量储能电芯产品。然而,实际寿命能否达到设计值,仍值得打上问号。...(文章来自:高工储能,id:weixin-gg-ess)近年来,储能电池的寿命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储能电池厂商纷纷将储能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到10000次、12000次甚至是15000次,承诺产品寿命可以达到

      2023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配套解析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2-20

      电池中国梳理了2023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并结合各家电池厂商配套车企信息供参考:· 宁德时代:特斯拉(上海)、理想、上汽、蔚来贡献大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