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负极材料”相关结果162
      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04-07

      摘 要 硅基材料因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认为是固态电池中最有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因此,硅基材料成为全固态电池中极具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硅基固态电池可以借鉴传统硅基锂离子电池的设计经验,但固态电池中存在一些与传统锂离子电池不同的现象。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12

      此次签约的蓄谷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将建设年产1gwh锂电池集成系统、1gwh锂离子电芯、2万吨全硅负极材料和1万吨锂电池回收再生的新能源产业园。

      来源:电池中国2025-02-10

      国轩高科近期也公布了“一种硼掺杂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申请,资料表明,其可以使硅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通过采用二次造粒、包覆等技术手段,电池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当前主流负极材料的快充性能。同时,先进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进程也在提速,其应用规模在不断扩大。

      华夏储说31丨破解固态电池的迷思:全固态尚远;半固态商业化仍需攻克性能与成本难题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1-15

      液态锂离子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主材组成;固态电池则是将电解液、隔膜替换成固态电解质,在正负极极片之间直接取消隔膜。...如高电压正极(如磷酸锰铁锂等)、富锂锰基、硅负极、锂金属负极材料,使得能量密度达到 500wh/kg 甚至更高。

      来源:高工锂电2025-01-09

      如豪鹏科技在新年伊始便宣布了与欧洲某硅负极材料公司的合作,计划共同开发100%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并将其应用于北美一家头部智能穿戴企业的项目。...研发型初创企业中,兰溪致德一期500吨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已于2021年7月投产,但二期3000吨项目暂无公开信息更新。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2-23

      研发中的第三代半固态电池,引入高电导率固态电解质、快离子环技术、超高镍正极及负极材料表面固态化技术、负极膨胀抑制技术,极大的降低了电解液用量,提升了正负极材料的热稳定性,电池的热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2-18

      该电芯产自辉能gigafactory超级工厂的量产示范线,辉能科技创办人杨思枬表示,这一成就涵盖无隔膜陶瓷隔层技术、复合硅负极材料等创新。

      来源:高工锂电2024-12-17

      这种膜状或片状的形式,能够提供均匀界面并适应形变,是固态电解质在电池中的重要存在方式,类似于正负极材料以极片形式存在的模式。...首先,固态电解质、正负极(尤其是富锰正极、锂金属或硅负极等新型材料)、集流体、添加剂(包括粘结剂、导电剂等)等等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也就是所谓的“固固界面”问题,需要开发者从全电池(材料-电极-电芯)角度出发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10-25

      02材料技术升级当下,众多负极材料厂商都在大力加码快充技术。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贝特瑞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快充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10-22

      正极材料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高镍化,已经有了突破;相对应的,负极材料的比容量提升将会是这场“军备竞赛”的下一个赛点。硅负极的理论克容量可高达4200mah/g,远超目前主流的石墨材料10倍以上。

      来源:电池中国2024-09-19

      硅负极的理论克容量可高达4200mah/g,远超石墨材料10倍以上。目前许多企业研发出的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的电池,正是因为采用了高镍搭配硅负极材料组合。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9-14

      同年,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包,采用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另外,国轩高科亮相的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芯,采用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预锂化技术。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9-11

      贝特瑞今年8月透露,其在固态电解质及固态电池用正极、负极材料的开发和创新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其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开始吨级出货。...鹏辉能源发布其第一代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方案,能量密度为280wh/kg,计划于2025年后搭载硅负极做到300wh/kg,将在2025年中试研发、小规模生产,2026年批量生产。

      又一企业IPO!储能电池售价仅0.35元/Wh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7-31

      在层状氧化物正极方面,正力新能则自主研发了高比容量正极材料。同时也在研发硬碳负极材料,实现钠离子电芯产品能量密度突破130wh/kg。...另外,正力新能也在研发高能量密度半固态大圆柱电池,通过采用超高镍正极与硅负极体系以及半固态电解质,实现能量密度高达306wh/kg,并且可以支持最高4c的快充。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31

      据了解,广汽全固态电池采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片技术,通过活性纳米硅的非晶化、高强度3d多孔支撑体、快离子导体包覆等技术的应用,负极可逆容量达到1500mah/g,达到现有石墨材料的4倍;较常规硅负极材料膨胀率下降

      60亿资金支持 固态电池产业化“备战”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30

      相应负极材料开发上,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粉化和分层现象严重,有待解决。...而在锂金属负极的开发过程中,锂枝晶生长、活性锂不断消耗,导致可逆性差;另受到工艺设备的影响,超薄锂金属负极的制备还存在困难。其次,在制造工艺上部分生产设备需要定制。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5

      其46系列大圆柱电芯采用超高镍正极+高硅负极材料体系,电芯能量密度达306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245wh/kg,整包电量高达170kwh。...据悉,蔚来150kwh电池包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超高镍正极材料,能量密度为360wh/kg。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16

      据了解,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以硅碳负极材料和硅氧负极材料为主,目前公司硅基负极产能5000吨/年。作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电解质方面,天赐材料透露,公司半固态电解质及氧化物与硫化物全固

      华夏储说14丨突破锂电池能量瓶颈,硅碳<mark>负极材料</mark>在艰难突破中应用加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14

      一、硅负极材料优缺点(一)优点1、相比石墨负极具有更高的比容量。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理论比容量为372 mah/g,能量密度提升有限。...硅负极材料能从各个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通过将锂储存在更小的体积内,更薄的硅负极使锂离子能够更快、更轻松地到达负极颗粒,可以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3、充电析锂风险小,更安全。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2-20

      此外,硅负极材料要持续提升性价比,保持长期的应用优势。...而在此之前一个月,比亚迪申请了一项名为“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设备”专利;德方纳米申请了一项名为“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专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