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07-03
为缓解锂金属在沉积剥离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同时保证负极的导电性,chi等利用刻蚀了部分锌的多孔铜锌合金作为骨架材料,将金属锂通过热熔法负载在该骨架材料中制备了li/cuzn复合锂负极。
来源:真锂研究2025-06-27
紧接着6月25日,赣锋锂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覆盖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这轮市场关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固态电池三元前驱体、硫化物电解质、锂金属负极、新型复合集流体,以及相关专用材料和产品之上。例如备受关注的诺德股份,其主营业务是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的研发、生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6-26
赣锋锂业6月25日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覆盖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公司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其中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
来源:电池中国2025-06-20
“硫化物电解质对湿度极度敏感,与金属锂负极和三元正极的界面稳定性较差。”业内人士指出,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电化学稳定窗口比较短,这是一个关键的致命短板。...近期,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完成ah级软包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样品开发,百mwh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
来源:真锂研究2025-06-10
“负极都使用金属锂。”近日,中国锂业巨头,赣锋锂业表示,其二代混合固态锂电池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开发的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20wh/kg,循环寿命超过700次。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5-05-22
例如,赣锋锂电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卫蓝新能源则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平台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5-2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赣锋锂业在接待活动上提到,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
来源:高工锂电2025-04-29
这建立在赣锋锂业于今年正式披露的固态电池全面布局之上,覆盖从关键材料(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到电芯乃至系统的全链条。...技术进展方面,其硅基体系产品能量密度已达320-450wh/kg梯度,基于金属锂负极的400wh/kg电芯循环突破800次,全球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据称已小批量量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4-10
1、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双向发力公司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突破产业化门槛,以金属锂负极技术为核心,推动高比能电池量产进程。...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来源:高工锂电2025-04-08
值得关注的是,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的应用预计将显著提升单位电池对锂资源的需求。...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举措。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19
公司有信心快速推进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成为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的头部企业。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03-03
例如,基于自放电机理将金属锂箔与电极材料直接接触进行补锂。采用直接接触法对负极进行补锂,尽管工艺简单,效果显著,但金属锂材料使用时的安全风险以及工艺要求,仍是该类补锂策略大规模应用面临的挑战。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5-02-26
按照华为公布的最新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内容来看,华为解决了金属锂负极与硫化物电解质界面的副反应问题,大幅延长了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华为将固态电池从材料和工艺两方面进行了大幅提升。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2-12
但是,金属锂负极面临诸如活性层厚度小于20μm超薄锂负极难于量产制备、超薄金属锂的制备成本高等难点。...根据合同,道氏技术将委托后者进行超薄金属锂负极的研发,其中包括单面/双面锂覆铜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和自支撑超薄锂负极带材的开发。
道氏技术表示当前,金属锂负极在固态电池领域商业 化应用面临诸多困难,活性层厚度小于20μm超薄锂负极难于量产制备,且超薄 金属锂的制备成本高,不利于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推广应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7-15
固态电解质具备更高的电化学窗口,可以使用高电压正极、金属锂负极等高性价比电极材料大幅降低电池成本。谈及上汽集团的实践,他介绍将实施三步走战略,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装车量产。...第三阶段产品是全固态产品,通过新的负极材料和更加压实的新型电池成型工艺,最终形成整体致密度超98%,液体含量为0的全固态电池。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5-07
同时,比克电池正规划将金属锂负极应用到半固态电池体系,计划在2024年底将能量密度提升至450wh/kg。上个月,正力新能发布了双重半固态超长续航大圆柱...全固态电池要实现500wh/kg、1000wh/l的高能量密度目标,电池负极以目前的技术看必须用锂金属,但锂金属有两个问题:巨大的体积膨胀和枝晶生长。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3
“本申请改善了金属锂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能够抑制金属锂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增大了金属锂负极的比表面积,引入了亲锂的纳米位点,从而能够引导金属锂均匀沉积,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此外,三维骨架包覆活性锂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2023-03-31
大面容量金属锂负极研究相关成果以“a 700wh kg-1rechargeable pouch-type lithium battery”为题以express letter发表在chinese physics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2-15
规划提出,聚焦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打造围绕锂离子正极材料负载量和稳定性提升方法,针对性开发出机械稳定性好、电导率高的电解质制备技术和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制备技术,着力解决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