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动力电池碳足迹”相关结果29

      来源:高工储能2025-03-17

      储能将成刚性配置根据欧盟最新发布的《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意见稿,动力电池碳足迹计算仅认可两种模式:电力直接连接和国家平均电力消费组合。绿电购买、绿证交易等间接减碳方式均不被认可。

      两会声音 | 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 推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

      来源:天能控股集团2025-03-04

      据此建议:将动力电池产品纳入2025年5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名录中;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计算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实现国际互认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5-27

      随着欧盟动力电池碳足迹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动力电池碳足迹的计算和管理再次成为全球电池产业关注的焦点。在绿色新政大框架下,欧盟规划和建立与贸易挂钩的全球碳标准体系,影响深远。

      来源:电力法律观察2024-05-09

      这个规则是为了实施欧盟电池法而制定的技术规则,主要是为了解决动力电池碳足迹怎么计算的问题。...近日,关于欧盟委员会公布动力电池碳足迹规则的“征求意见稿”的消息,引发业内普遍关注。观茶君专访了资深专家钱国强先生,请他谈了该规则的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的“双碳”实践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7

      张天任代表重点关注了储能、氢能、铅蓄电池消费税、动力电池碳足迹、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等领域。譬如,张天任代表认为,当前,储能产业发展需要关注新能源项目配储、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受限等现状。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3-07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规范电池回收市场,强化溯源体系数字化建设,同时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更好地助力中国新能源车“乘风出海”。...张天任还注意到,《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要求2025年2月18日起动力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但目前各企业的碳排放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

      远景成为首个获得CDP A-评级的中国新能源企业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4-02-23

      作为“零碳技术伙伴”,远景携手元气森林、泡泡玛特、正谷有机食品等合作伙伴打造碳中和产品;助力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打造中国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服务平台;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合作打造

      来源:工信部装备中心2023-11-10

      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政策、标准、数据库发展现状及最新动向,分析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低碳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管理及行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mark>动力电池</mark><mark>碳足迹</mark>及低碳循环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

      来源:远景能源2023-11-08

      该报告是全球首份系统性评估动力电池碳足迹及低碳循环发展报告,聚焦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全价值链上的多重利益相关方以及其行动实践,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和处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企业案例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实践参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17

      在日前召开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研讨会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坦言:“国内碳足迹管理、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深圳:《产品<mark>碳足迹</mark>评价  <mark>电池</mark>》(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6-29

      本文件包括七章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产品描述、目的和范围的确定、数据收集要求、影响评价、产品碳足迹解释、产品碳足迹报告以及2个附录(分别介绍了动力电池典型生产工艺和动力电池碳足迹评价信息收集清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涉及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根据欧洲议会消息,此次欧盟电池管理立法的主要措施包括将强制要求用于电动汽车、轻型交通工具以及工业用容量在2千瓦时以上的动力电池披露各环节碳足迹,要求电池配备有“数字电子护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碳中和愿景下,随着全球对动力电池碳足迹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我国想要深度参与全球电动化转型,就必须加快提升碳竞争力。那么,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碳足迹管理能力如何?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0

      碳中和愿景下,随着全球对动力电池碳足迹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我国想要深度参与全球电动化转型,就必须加快提升碳竞争力。那么,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碳足迹管理能力如何?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09

      第三是加快构建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加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池碳足迹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协同,引导行业的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标准体系系,并且与国际社会、与欧洲提前进行对接,以统一标准实现互认,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链更好的走出去。

      2023中国废旧<mark>动力电池</mark>循环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衢州召开

      来源:资源强制回收产业联盟2023-05-24

      ,其次应从后端考虑统筹规格与标准,开展生态设计,规范回收利用流程,通过市场模式建立稳定的回收利用网络,推进绿色再生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计算方法论,控制环境风险,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绿色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4-26

      据欣旺达官微消息,4月25日,欣旺达召开供应链低碳管理专项暨产品碳足迹项目启动会,与全球领先的第三方认证机构sgs及tuv莱茵合作,正式全面启动供应链减排计划。

      智库观点丨<mark>动力电池</mark>产业链绿色化之路

      来源:电动百人会2023-03-22

      欧盟《新电池法规》对电池产品碳足迹做出了严格规定,作为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尚未形成行业统一标准,且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较为分散。2、低碳电池推广缺少法律法规约束。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不能对低碳动力电池推广形成有效支撑。

      从洞察市场到技术创新:大咖共论新能源<mark>电池</mark>产业发展之道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2-28

      第二是推动碳足迹相关数据库及标准制定,发展中国电池行业碳足迹数据库和碳核算软件;制定权威性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支持相关标准及国内认证机构与国际接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15

      中国作为电池生产大国,对电池碳足迹的研究已明显落后。”曾毓群表示。据了解,国外已率先启动针对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政策法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