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电子设备”相关结果984
      金风科技乔元:构网型技术已成储能市场竞争发力点

      来源:金风科技2025-02-13

      乔元表示,电力电子设备相比传统发电机有其独特的优势,即能够依靠算...如果延续当前跟网型技术路线下,当电力电子设备渗透率达到 50%,系统短路比降至2.5左右就将面临稳定性问题,即便部署同步调相机等设备,渗透率和短路比极限也只能提升至75%和1.5左右,难以有效应对高渗透率电力电子设备带来的挑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2-12

      低压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复杂,涉及电力电子设备元件较多,设备过流、耐过压等能力弱,短路、接地时均会引起保护动作。另外,低压直流在同一回线路中存在正负双极性,对作业时的绝缘遮蔽、防电弧伤害等要求更高。

      微电网中的四元素“源网荷储”

      来源:黄师傅说电2025-02-10

      离网项目中,光伏和储能作为主电源,难免会有电力电子设备宕机、天公不作美、储能电量不足等情况,此时柴油发电机的存在就是另一份保障。...电流源顾名思义,只负责提供电流,不负责支撑电压,这也是电力电子设备接网的主流工作模式。一旦跟随的“网”没了,也就是电压三要素失准,那么光伏系统也会随之停机,等待电压恢复后再自行启动。

      2025年构网或迎大爆发!储能核心<mark>设备</mark>PCS将成技术“主战场”?

      来源:阳光电源2025-02-07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电力电子设备接入正将传统电网推向“临界点”。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构网型储能不仅能够帮助新能源消纳,同时也成为维持电网稳定的重要一环。...依托28年电力转换技术实践经验,阳光电源从储能系统层面出发,通过pcs、bms、ems等核心设备自研,实现系统间高效协同,保障pcs等设备和技术的高效性能。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5-02-07

      当前,构网型技术已经被用于储能、无功补偿装置(svg)、新能源发电等多种电力电子设备。由于每种设备的能量储备、过流能力和集中度不同,构网型技术在其中发挥的功能也各不相同。...构网型技术可以对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进行适当选取和模拟,使电力电子设备的功能类似于传统同步发电机,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因此,这项技术在近年备受业内关注,成为全球多国研究和示范应用的方向。

      微电网与虚拟电厂

      来源:黄师傅说电2025-02-05

      电力电子设备接网的方式也可能是电压源,不过相比于火水核一次能源的可稳定供应,风和光的一次能源供给就有点不靠谱,如果以风光变流器为电压源构建电力系统电压三要素,那非常不可行。...而风电和光伏虽然也是电源,但接网的方式并非是发电机直挂,而是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接网。

      特斯拉2024年储能装机超31GWh,预计2025再增5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05

      而且,特斯拉也推出了支持400v-1000v高压充电的第四代超级充电桩,可为乘用车提供高达500kw的大功率充电,为特斯拉semi提供高达1.2mw的充电功率,并拥有3倍功率密度的尖端电力电子设备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5-01-27

      当下,新型电力系统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阶段,由于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使得诸如高频谐波、宽频振荡、暂态过电压等问题日益凸显,对电压测量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来源:泓达光伏2025-01-21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渗透率增加,电力系统的惯性减小、系统强度变弱,构网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变流器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早期的光伏有两种应用,主流是并网,约占98%以上,逆变设备是并网逆变器,这是电流型的,电压和频率跟随电网变化,电流是随着光照变化,这是跟网型,其次是离网,约占2%以下,逆变设备是离网逆变器,这是电压型的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1-15

      ,电网稳定支撑由同步机为主向同步机与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并重转变,电力平衡基础由确定性常规电源为主向不确定性新能源为主、支撑性调节性电源为辅转变。...变频空调、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化新型用能设备广泛应用,尖峰负荷快速攀升,峰谷差进一步加大,调节资源需求不断提高。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1-14

      截至2024年11月,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81亿千瓦,成为南方电网第一大电源,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新型电力系统“两高三性”特征凸显,海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导致系统惯性持续下降,同时高比例新能源渗透下系统发电能力的波动性

      来源:电网头条2025-01-14

      这些变化在能源电力领域已充分显现:新能源以超预期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率,叠加电力电子设备海量接入,电力生产模式、供给结构、消费形态、运行机理发生深刻变化,电力系统面临颠覆性创新

      新型<mark>电力</mark>系统<mark>电力</mark>电量供需平衡和系统稳定新思路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5-01-13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从技术上解决传统高惯量电力设施比例越来越小带来的惯性稳定问题,还要发展新的稳定理论以指导解决因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带来的新型稳定问题。

      <mark>电力</mark>系统“中枢”重构带来基础设施底座打造新需求!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1-06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高比例的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网运行;另一方面,数智化技术也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目前,我国新能源装机已经超过12亿千瓦。虽然绿色,但波动、不确定。”

      来源:新华网2025-01-06

      此次响应旨在解决特大型城市所面临的电缆化率高、节日期间用户负载率低以及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广泛使用导致的电能质量问题。...为了充分发挥用户侧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支撑能力,国网上海电力建立了调用用户侧无功设备的成本计算模型,并在国内首次形成了无功需求响应电价激励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引导用户动态响应电网的无功需求,有效盘活用户侧大规模现有资源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5-01-03

      另一方面,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了新型电力系统“双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特征变化,也将影响算力的充裕供给、高效运营及绿色发展。...南方电网公司在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攻关技术创新、产品装备等五大谱系过程中,形成了柔性配网、多能互补、节能降耗、设备集约等成果,可助力单体和集群数据中心提高保障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绿电消纳水平

      华夏储说29丨长时储能应时发展,钒液流电池成为主流加力提速开展应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1-03

      随着新能源电源和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凸显,对电力系统调节资源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5-01-02

      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特征愈加明显。“新能源场站有别于传统火力发电厂,其自身惯量支撑能力不足,大规模接入会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带来巨大挑战。”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025-01-02

      据了解,专业设置调整后,电科院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聚焦电源侧电力电子设备和系统及其接入电网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问题,以技术分析、问题评价和优化提升为目标导向,与电力电子方向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广泛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

      来源:浙电e家2024-12-31

      新能源主要通过电力电子装备并网,随着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当前电网主配网、交直流、送受端耦合紧密的格局下,电力电子设备承受扰动冲击的能力差,故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局部单一元件继电保护异常就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