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市”相关结果671
      电碳耦合对煤电机组现货市场结算电价影响分析模型

      来源:中国电力2024-06-03

      文章基于碳市场中碳价、配额有偿分配比例和配额分配基准值三重分析维度,分别设定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碳市场情景,构建考虑碳排放成本的煤电现货市场竞价模型,并通过算例模拟不同碳情景下碳成本对机组出清电价的影响

      “电-证-碳”市场交易机制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5-14

      碳价升高会压缩火力发电利润空间,火力发电主体减少发电行为,碳市场中碳配额需求降低,推动碳价下降。

      来源: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2024-04-30

      4月29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招商银行武汉分行,与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湖北试点碳市场碳配额回购交易业务,为企业融资超1亿元。作为银-证-企三方联动碳配额回购交易模式的又一实践,本次业务既是湖北碳市场首个

      连涨7日 首破百元关 狂奔的碳价背后发生了什么?

      来源:能见2024-04-26

      从供需的逻辑的来看,此番碳价的上涨可以简单概括为:碳市场上买家多,卖家少,因此,惜售的碳配额成为推高碳价的主要动因。

      来源:电联新媒2024-04-15

      仅覆盖发电行业的碳市场中,企业履约记录良好,但履约也几乎成为市场交易的唯一动力:临近履约期交易大涨,履约期之后交易量迅速回落,市场“潮汐现象”突出。

      来源:河钢集团2024-04-08

      使各控排企业提前适应碳市场交易流程及规则,全面改善碳排放数据质量、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提高对碳减排市场化的认知度,强化各企业碳排放管理人员对碳排放交易规则及数据质量的把控能力,锻炼一支碳交易的专业人才队伍,助力河钢未来在全国统一碳市场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此外,电解铝、水泥、钢铁行业也是欧盟cbam政策的纳入行业,将这些行业尽早纳入全国碳市场中,也有利于后续应对国际相关政策挑战。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4

      虽然化石能源通过碳市场取得了碳排放权,由于碳市场还不完善,其覆盖范围、交易规模、竞争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碳价水平,造成化石能源并未承担全部的碳成本,从而使电力系统降碳贡献最大的新能源的环境价值在碳市场上未得到完全体现

      来源:电联新媒2024-02-29

      全国碳市场中引入ccer抵销机制,关联了控排及非控排企业,扩大了全国碳市场的影响力。目前全国碳市场只认可ccer一种自愿减排机制,未来是否扩展,值得长期关注。

      基于CCER规则的抽水蓄能碳减排计算方法

      来源:中国电力2024-02-01

      试点碳市场分别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以及交易平台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各自的探索,现有的9个试点碳市场中,有7个试点省市行政区域内含有抽蓄电站,根据各试点生态环境厅(局)公布内容,其中北京碳市场将抽蓄电站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3

      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价走高,有几方面因素:一是需求旺盛时,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分配收紧的话,大部分控排企业会缺少配额,碳价自然上涨;二是碳市场上用于可买卖的履约数量有限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12-28

      拓宽碳排放履约渠道,引入自愿减排项目,创新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机制,将碳排放量超过2万吨/年的工业企业全部纳入交易试点范围,涵盖15个行业160家企业,市碳市成交量在2021年全国碳交易试点市场中位列第二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2-20

      据介绍,根据湖北碳排放交易现行规则和平均碳价水平估算,居民客户按照碳普惠方法学计算方式每节约1千瓦时电能对应的碳减排量在碳市场上价值为0.023~0.037元。

      全球掀起“自愿碳市场”保卫战 数万亿碳抵消市场何去何从?

      来源:环球零碳2023-12-14

      另一类是自愿性碳市场(voluntary carbon market,vcm),是指一些没有减排法律义务、没有被列入强制减量的企业、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自愿减排目标,可以通过在自愿碳市场上购买信用额度来实现减排目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存在争议“目前绿证的环境权益属性认定,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进行认定,但由于这三部门并不主管碳市场,因此接下来绿证的环境权益是否可以参与到碳市场中有待观察。”...换句话说,如果绿证的环境价值是指零排放,由于海上风电、光热并网等项目已经纳入ccer范围,那么一度海上风电或者是一度光热并网的电,会出现两个环境属性,是减排量同时又是零排放,这个问题最终会反映到碳市场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存在争议“目前绿证的环境权益属性认定,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进行认定,但由于这三部门并不主管碳市场,因此接下来绿证的环境权益是否可以参与到碳市场中有待观察。”...换句话说,如果绿证的环境价值是指零排放,由于海上风电、光热并网等项目已经纳入ccer范围,那么一度海上风电或者是一度光热并网的电,会出现两个环境属性,是减排量同时又是零排放,这个问题最终会反映到碳市场上

      来源:能源新媒2023-11-21

      假定扩大到最大产品范围,纳入欧盟碳市场下所有覆盖产品,...在过渡期结束后,欧盟委员会将定期评估碳关税机制的实施效果,并考虑纳入“间接排放”和产业链下游的排放,并要求在2030年前覆盖欧盟碳市场下所有覆盖产品。

      邵诗洋: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展望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11-13

      因为在第一个履约期强制碳市场交易过程中,主管部门发现数据质量是碳市场生存的基石,不仅存在在强制碳市场,也存在于自愿碳市场,尤其对于自愿碳市场中间有第三方的审定和核查机构,也就是第三方机构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8

      例如,目前企业购买的绿证并不能在碳市场中体现其环境属性,在碳市场中购买的碳配额与ccer项目、绿电的碳排放核算核查也不统一。为何电-碳协同一直难以实现?...“需要考虑如何将电力碳排放核算与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协同匹配,从而更加科学地在碳市场中发挥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环境价值。”障碍正被逐步打破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主管部门不同,要想实现机制衔接,统筹布局是关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3

      例如,目前企业购买的绿证并不能在碳市场中体现其环境属性,在碳市场中购买的碳配额与ccer项目、绿电的碳排放核算核查也不统一。为何电-碳协同一直难以实现?...“需要考虑如何将电力碳排放核算与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协同匹配,从而更加科学地在碳市场中发挥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环境价值。”障碍正被逐步打破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主管部门不同,要想实现机制衔接,统筹布局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