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产业基地”相关结果251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6-19

      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通过工业用气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6-17

      甲方依据中国宝武各产业基地的氢能产业规划,结合钢铁主业生产运输需求,统筹确定加氢站布局规划。甲乙双方同意组建项目公司进行加氢站的开发建设,规划审批、施工建设、升级改造、后期维护、配套经营等业务内务。...(二)、加氢站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是氢能应用的重要场景,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加氢站的建设数量和普及程度决定了氢能零碳运输的可行性。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2024-06-17

      近年来,海东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重要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打造绿色产业体系,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体系,海东市抢抓青海零碳产业园落户海东的政策机遇,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海东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海东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立足高原资源本底

      来源:浙电e家2024-06-12

      如今,伴随着该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落地,以氢能产业链为主导的氢能产业基地已经形成并茁壮发展。...通过帮助氢能源零碳物流发展,该工程将推动甬城百姓用上更环保、更健康的冷链配送服务。供稿科技部 毛航银宁波公司 唐瑾瑾 叶夏明电科院 汪冬辉 章雷其 江航宁波·慈溪公司 张恺 姚科斌

      【别样迎端午】和科创储能一起乘风,“粽”享未来

      来源:珠海科创储能2024-06-11

      与“粽”不同打造零碳产业基地为进一步提升科创公司科研和生产能力、资源整合,科创投资约20亿元建设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新型储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自主研发建设年产超6gwh数智化工厂,2024年第一季度已开工投产

      吉林辽源:最大限度实现电力供应低碳化 绿电规模力争达到10亿度

      来源:辽源市人民政府2024-05-14

      推动冰雪运动装备产业提质增速,支持优鹿纺织、兴黉制衣等企业发展冰雪运动服装、冰雪运动器材和冰雪机械装备,打造吉林辽源冰雪装备产业基地。推进吉林装备制造、瑞意粮机等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新装备、新材料、新文旅四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新农业、新建材、新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做强新袜业成为全国袜业纺织产业集群示范标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由传统煤炭基地向现代零碳高地转变

      来源:大众日报2024-05-06

      近日,据当地媒体报道,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学习考察期间,乳山市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远景零碳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乳山市委书记刘奎忠指出:“乳山新能源产业的‘远景’值得期待,这里新能源资源丰富,涵盖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诸多领域,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乳山港,在海上大型装备制造、储运等方面优势突出,是全省三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之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29

      “17.8166亿元输变电资产投资,有力地保障了鄯善石材园区及自治区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供电,坚强了吐鲁番鄯善东部区域电网。”邓华说。...在辽矿集团第一采煤区旧址对街,连片的蓝色光伏发电板上方,“辽矿集团零碳产业园”九个红色大字醒目矗立。有着百年开采历史的煤炭企业,已建成装机总容量6.755万千瓦的光伏项目。

      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2024-04-24

      立足能源资源富集和产业基础较好的有力条件,超前布局氢能产业,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和国家“零碳”城市创建,规划建设了张掖经开区“氢能零碳产业园”。...小时产能的电解水制氢站正在进行调试,二期4000标方/小时产能的电解水制氢站及绿氢合成氨生产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华能东方氢能产业园、海槿hz碱性电解槽生产线正在全力推进,预计今年3月完工;龙源张掖碳中和产业基地一期规模化制氢项目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15

      中国天楹董事长严圣军表示,中国天楹基于辽源一流的营商环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十三年的深厚合作基础,再度合作建设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携手共建新能源产业基地,旨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零碳绿色发展新优势

      来源: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04-11

      最后还提到,发展漳州外海浅滩海上风电产业,集约化打造“海上风电+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示范项目。...到2025年,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制造80家,研发攻关、树立典型、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为工业领域碳达峰夯实基础;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4-03

      公司将投资建设北部湾风电零碳产业基地,总投资金额为60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金额为17.7亿元人民币。...2023年11月22日,金风科技发布《关于关于布局广西北海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公告》。金风科技与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北部湾风电零碳产业基地项目投资建设合同》。

      欣旺达15MW光储项目一期并网发电

      来源:欣旺达储能2024-04-02

      该项目的投入使用,为山东欣旺达产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零碳智慧园区的建设上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该项目位于枣庄高新区山东欣旺达产业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共计15mw,另配置3mw/6mwh储能,本次并网的一期项目,装机容量为4991.48kwp,配置储能1mw/2mwh,配储比例达20%。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20

      同时,投资建设了国内首个“埃斯比约港”式海上风电专业化码头及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母港,为海上风电和地方产业基地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形成了以海上风电为特色的海洋能源产业集群。...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光热项目——中广核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中广核吉林白城49万千瓦风电、光伏、光热一体化外送项目,以及中广核西藏阿里17万千瓦光伏+光热“零碳”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2024-03-15

      11.g341中川至河桥(含河桥海石湾连接线)12.瓜州柳沟西公铁物流园一期13.广汇明水综合能源物流基地14.陇中仓储商贸物流中心及综合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四)能源项目(31个)15.嘉峪关市嘉西光伏产业基地...浙江南都电源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一期)54.甘肃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体化项目55.甘肃智汇格林新能源有限公司1000万吨/年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耦合一体化示范项目56.甘肃炎石零碳绿电先进材料产业园项目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2024-03-14

      11.g341中川至河桥(含河桥海石湾连接线)12.瓜州柳沟西公铁物流园一期13.广汇明水综合能源物流基地14.陇中仓储商贸物流中心及综合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四)能源项目(31个)15.嘉峪关市嘉西光伏产业基地...浙江南都电源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一期)54.甘肃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体化项目55.甘肃智汇格林新能源有限公司1000万吨/年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耦合一体化示范项目56.甘肃炎石零碳绿电先进材料产业园项目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02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逐步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全年生产钾肥7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7%以上,碳酸锂11万吨、增长49.4%,卤水提锂技术国际领先,成功攻克氯化镁脱水这一世界性难题...其中涉及电力能源重点内容整理如下:——2024年1月24日在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长 吴晓军一、2023年工作回顾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金融支持“碳账户”体系,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企业入驻零碳产业园区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2-01

      依托技术成果,赵波和团队在台州、丽水、宁波、杭州等地牵头建设了适用于海岛、农村、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目前,赵波正带领团队开展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分布式氢电耦合零碳供能实验室建设,致力于打造国家电网公司的氢电耦合技术研究与转化“金名片”。

      来源:嵊泗县人民政府2024-01-31

      选取绿华岛、花鸟岛作为零碳(负碳)示范岛建设,以绿华、花鸟双岛联动,加快整岛电气化改造,打造双岛零(负)碳示范岛样板。...打造海上风电+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示范项目。同时加强电网、储能设施相关产业建设,加速充电桩、充电站产业化进程,构建出新能源外输通道,保障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9

      沈阳作为省会城市,更是主动求新求变,提出建设“储能之都”“新能源之都”,以储能和动力电池为核心,打造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理念之新、魄力之足,令人敬佩。...第二,储能和氢能作为绿电转移和绿电应用的重要载体,将通过零碳产业园的形式助力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中国去年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历史性超越火电,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指日可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