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当前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热搜词斯诺登事件

斯诺登事件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斯诺登事件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斯诺登事件最新动态。了解斯诺登事件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斯诺登事件”相关结果33个

类别:国外经验来源:和讯网2015-09-06 08:52:14

斯诺事件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争论。但无论是斯诺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斯诺的行为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一个全新焦点:外交政策和互联网治理日益密切的关系。

类别:来源:vsharing2015-05-06 08:46:27

(调查显示target数据泄露对企业影响超斯诺事件)七、云计算不适合关键任务云计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阶段主要是用于非关键业务,但是很多度过初期阶段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云端处理关键任务,不要忘了,还有很多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政策解读二

类别:配电自动化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12-08 10:38:17

再加上沸沸扬扬的斯诺事件更让各国进一步认识到,来自网络的攻击在分分秒秒中进行着,稍有防护不到位,我们的电力系统就有可能遭到攻击。如果没有一个严密的防护体系,后果可想而知。

类别:安防软件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12-05 10:43:56

再加上沸沸扬扬的斯诺事件更让各国进一步认识到,来自网络的攻击在分分秒秒中进行着,稍有防护不到位,我们的电力系统就有可能遭到攻击。如果没有一个严密的防护体系,后果可想而知。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中科同向2014-09-25 15:11:26

针对2013 年6 月初发生的斯诺事件,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于2014 年5月26日发表《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证实斯诺揭露美国窃密中国的内容基本属实。

类别:自动化来源:人民邮电报2014-08-20 13:55:28

高度重视网络新空间:技术经济价值2013年以来,斯诺事件的持续发酵和美国棱镜等计划的曝光,深刻地提醒全世界: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国的基础平台和神经中枢,是国家的一种新边疆。

类别:管理软件来源:存储在线2014-08-11 10:50:22

国产品牌崛起表现在国产化趋势到来了,斯诺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促使中国用户对国产化的需求机会多了,而国产品牌的投标机率和中标机会都比以前多了很多。

类别:电力通信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7-14 10:12:51

赛迪顾问副总裁、资深分析师孙会峰认为,在斯诺事件的影响下,国内政策、舆论环境都在向有利于国产厂商的方向上转变,这是时代赋予国产品牌大步前进的机遇。

类别:电力通信来源:虎嗅网2014-07-02 13:13:38

十年恩怨从美国国会调查案到斯诺爆料棱镜门,再到两个月前的美国国安局入侵华为核心服务器且监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事件,一次又一次,美国人的挑衅行为引起中国舆论集体愤慨和口诛笔伐。

类别:关联软件来源:虎嗅网2014-07-01 11:02:43

十年恩怨从美国国会调查案到斯诺爆料棱镜门,再到两个月前的美国国安局入侵华为核心服务器且监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事件,一次又一次,美国人的挑衅行为引起中国舆论集体愤慨和口诛笔伐。

类别: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6-12 10:08:25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信息战场,斯诺事件再一次表明,没有硝烟的网络战争一直在进行。

类别:安防软件来源:新华网2014-05-22 16:01:29

特别是去年6月初发生的斯诺事件,为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充分印证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深刻的道理。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已成为网络大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类别:自动化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4-23 16:08:08

浪潮信息2014合作伙伴大会斯诺事件以后,随着中央加强自主创新工作的落实和社会各界信息安全意识的觉醒,2013年国产服务器产业形成了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局面,国产厂商的市场份额稳步快速上升,首次达到50%

类别:电网信息化来源:比特网2014-04-16 10:02:03

智能电网相关研究与应用等已经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南方电网的信息化建设平均覆盖率高达92%以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信息化建设一直都关注应用层面的数据安全性,而忽略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底层的安全隐患,斯诺事件提醒了我们

类别:电网信息化来源:光明网科技2014-04-16 09:19:35

智能电网相关研究与应用等已经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南方电网的信息化建设平均覆盖率高达92%以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信息化建设一直都关注应用层面的数据安全性,而忽略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底层的安全隐患,斯诺事件提醒了我们

类别:电网信息化来源:中国海洋报2014-03-20 14:57:43

2013年斯诺事件发生后,罗塞夫曾发表公告称,鉴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其电子邮件和私人电话等通信,将推迟访美行程。...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海底光缆监听各国通信事件,近日再次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

类别:关联软件来源:CSDN2014-03-06 15:07:19

斯诺事件一度给美国云计算领域的厂商蒙上一层阴影,很多预测机构甚至专业人士都预测云计算前景黯淡,但是根据初创公司jamo的创始人huan liu对亚马逊的研究得出结论,云计算业务并没有因斯诺事件的打击而一蹶不振

类别:物联网来源:机房3602014-03-03 09:57:04

保证客户的隐私,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在斯诺事件之后,隐私泄露的问题似乎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但如果企业那个妥善处理他们的数据,这其实也并不构成太大的问题。

类别:关联软件来源:北京日报2014-01-24 09:16:48

老杨说,国家黑客的目的,是把目标国的各种有关信息采集回来,斯诺事件是典型案例,现在一些国外大公司的路由器存在后门,能让黑客很方便地入侵它。...安全专家表示,此次事件对国内网友的影响在48小时以内,若浏览网站依然有异常,可通过修改dns设置或相关安全软件进行一键修复。

类别:关联软件来源:畅享网2014-01-23 10:33:45

轰动世界的斯诺事件说明了安全专家对于网络安全状态的预测是多么有价值。有了精准的预测,就能够开发更为具体的安全计划,预防潜在威胁,而并不是进行总体规划,力图完全覆盖。

类别:关联软件来源:老冀博客2014-01-16 13:18:25

去年由于斯诺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一路败退。根据idc的数据,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本土服务器厂商的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国际品牌,并在第三季度占到了53%的市场份额。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TechTarget中国2014-01-13 10:17:10

之前的斯诺事件也同样提醒我们,黑客也不是唯一威胁企业数据的因素。...美国零售巨头target 4000万信用卡数据泄露事件使我们意识到,保护数据安全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而且,这不是网络安全专业人士唯一的挑战者。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通信世界网2013-12-19 14:58:03

今年爆出的斯诺事件,让信息安全关注度骤然增加。虽然事态最近有些平息,但斯诺后遗症却在逐步显现。...卡巴斯基在布鲁塞尔接受访问时表示我担心斯诺事件恐迫使政府、国家发展政府专用网络系统,和企业专用网络系统。这是网络的分裂,我担心这将对全球网络造成伤害,因为全球网络公司拥有的资源将减少,投资也减少。

类别:光通信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2013-12-16 17:25:24

斯诺事件已经对思科、ibm等it供应商在中国的业务造成影响。在过去9个月里,华为在印度安全领域的形象已经得到了提升。...斯诺所做的,实际上损害了it行业。自此之后,人们总是问我,你如何知道什么可以信任,什么不能信任。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新浪科技2013-11-15 13:18:43

中国软件股票自斯诺事件以来已经上涨近250%。在被问及思科的糟糕业绩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周四回应称,希望外企能够尊重中国法律,而中国政府也会肩负起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通信世界网2013-10-14 10:52:22

国家安全问题带来的新机遇斯诺事件的出现对于思科等美国通信设备厂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危机,尤其是从中国市场来看,国内运营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规避这种潜在风险,思科在国内运营商ip集采份额上大幅的下滑也明显反映出了这一局势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北京真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保全2013-10-10 10:26:17

文物固然价值连城,但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和数据的价值恐怕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斯诺事件便是最好的论据。再看破坏,其影响不言而喻,试问一个证券行业的数据中心被破坏的损失会如何?

类别:电网信息化来源:至顶网2013-10-09 10:40:10

在浪潮专区,王恩东以斯诺事件为切入点,介绍了信息安全问题。他介绍了信息安全的三个层面即终端安全、网络安全、主机与存储安全,并强调了主机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石。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2013-09-11 16:00:52

有观察家认为,浪潮与锐捷网络签约后,不仅使得双方成为国内第一个能够提供计算、存储、网络一体化云数据中心方案的厂商,也成为云计算基础架构领域自主化推动的重要力量,近期的斯诺事件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设备造成的信息战略安全隐患暴露无遗

类别:发电信息化来源:中国软件资讯网2013-09-04 10:04:33

棱镜门、巧言计划、斯诺事件,给全球各界敲响了信息安全的警钟。目前,我国关键信息系统主要面临设备被控制、情报被偷取及业务被破坏三类威胁,实现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是解决中国信息安全威胁的核心所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