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电站建设模式遭批:把钱从一个兜里放到另一个兜里

2013-07-15 10:11来源:《财经》杂志关键词:中国核电核电机组AP100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标杆时代”来临

由于核电的特殊性,价格主管部门一直采取“一堆一机一价”的方法,来确定新建核电站的上网电价。

中国广核集团总经济师岳林康介绍说,核电机组投产后,国家发改委会为该机组单独核定电价,方式是“成本+利润”,保证其在30年经济寿命期内,内部收益率可达到9%。

相较于其他电源,核电站9%的内部收益率并不算高。若不考虑“窝电”因素,目前西部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内部收益率可达12%至14%。而国家补贴的光伏屋顶“金太阳工程”,若能准确把握光伏组件价格下跌的机遇,内部收益率可高达30%。

但核电站发电效率高,运行稳定,燃料费用和后期运营维护费用在总成本中比例较低。一旦投产,将给股东带来稳定现金流;而“一堆一机一价”的定价方式,也保证了股东合理的收益预期。

此种“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曾引发多方批评。企业为获得政府审批的高电价,会故意强化预算软约束,持续推高火电、水电的造价。

“反正最后定价是成本加利润,投资方对成本的把控就不会特别严格。”一位不愿具名的核电行业人士称。

随着国内核电装机量的进一步上升,改革核电定价方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中核集团副总会计师、财务部主任王世鑫曾公开表示,核电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单独定价方式,与电力市场化改革不相适应。

大约在三年之前,国家发改委就开始研究核电电价机制改革事宜。截至今年7月,中国已有17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在建核电机组达到26台,为世界之最。2012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重启核电建设。核电电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亦随之加快。

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与会代表认为,核电发展初期实行国家管制定价是有利的,但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则必须要走向市场定价。最终发改委在多次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0.43元/度的核电标杆电价。

此举虽未摆脱政府定价模式,但仍被看做是核电向市场化迈出的第一步,其将倒逼核电企业通过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大收益。

上文提及的核电行业人士表示,此举透露出的另一信号是“核电在电力行业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以前核电规模小,政府顾不上你,现在规模大了,地位上升,政府需要进行统一管理。”

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至2020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电机组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