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徽池州市十三五规划:深入开展热电联产 加快推进华电福新东至风电等工程(全文)

2016-11-16 09:1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池州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商务服务业。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融资租赁等商务服务业。构建商务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上市企业进驻,培育商务楼宇经济,打造商务服务集聚区。

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县、示范园区(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支持搭建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和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抓好中国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功能建设,强化集聚效应和示范引领,完善电子商务园区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等多功能、多业态,促进“农、工、商、旅”互动。开展电子商务进传统商贸企业、进生产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批发市场“五进”活动。到2020年,引进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建成5个生产型电子商务基地、消费型电子商务园区,网络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5%,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比率达80%以上。

会展经济。发挥会展和旅游联动效应,培育发展一批具备组织策划、布展搭建、综合配套等服务功能的会展企业,积极争取举办具有产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展会和论坛,打响旅游会展、会议会展、生态绿色会展品牌,建成以常年展览、季节展览、节庆展览和大型会议论坛为主体的新型知名会展城市。

第二节 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

按照突出特色、高端提升、完善功能、服务民生的原则,积极发展商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为消费升级、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商贸。完善中心城市、县城、产业新城和重点镇的商贸服务功能,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支持城市商业企业向农村延伸。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构建设施先进、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城市核心商圈,与全域化旅游相适应的旅游消费圈,安全、方便、快捷的城乡社区便民服务圈,流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2%。

房地产业。引导房地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引进房地产上市企业来池投资,建设精品住宅、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等中高端地产。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按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设计建造、实施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和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社区服务业。科学规划配置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社区基础商业网点。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推进公共服务覆盖社区,积极开发平价店以及家庭用品配送、实物租赁、家庭救助等新型服务领域,建立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暂(居)住证办理、社区就业、社会保障、居家养老、卫生、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和家政服务信息,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到2020年,建立起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

第三节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心城市商务基础和生态优势,布局建设金融商务会展集聚区。依托重点园区和重要交通枢纽,提升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依托旅游景区和健康服务产业资源富集区,布局建设一批旅游商品和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依托重点园区、重要特色产业基地和大宗商品集散地,布局建设一批新型专业市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探索发展专业服务镇(街道)、专业服务街。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完善政府采购机制,逐步将各级政府信息管理、研究咨询、投资促进、检验检测等非基本公共服务依法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大力推进服务领域标准化,加大服务业标准的实施和推广,积极创建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深化服务业企业改革,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团。引导和创造服务需求,引导工业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之外的附属服务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长江货运码头及港后物流园(30亿元)、江南信达物流园(50亿元)、池州旅游码头及配套商务区(15亿元)、池州市空港物流园(20亿元)、池州现代流通服务基地(10亿元)、穗佳物流园(3亿元)、东至粮食物流中心(1亿元)、前江港口物流园(5亿元)、前江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建设(20亿元)、东至火车站站前区物流中心(2亿元)、东至经开区化工综合物流园(10亿元)、大渡口开发区物流园(2亿元)、东流现代港区物流园(5亿元)。

第七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生产力,推动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节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发展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支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防止“非农化”和“非粮化”。到2020年,全市流转耕地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到60%左右。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到2020年,合作社达到1600家、家庭农场达到15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4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家,规模以上加工业产值160亿元。

第二节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新改建95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面积稳定165万亩左右。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活动,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个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粮食产量稳定在65万吨以上,亩产达到410公斤。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规模化生产,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开展追溯试点,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到2020年,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60个。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种植业、畜禽产品保险范围和承保率。健全“三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实施农机农艺融合工程,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60%、80%以上,机制茶达96%以上。

第三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实施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坚持“一红一绿”齐头并进,新建和改造无性系高效茶园5万亩以上,到2020年,茶产量1.4万吨、茶农人均收入5000元。实施水产跨越工程,以鳜鱼为重点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到2020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肉类总产量10万吨。实施林下经济工程,以全国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依托,重点发展以九华黄精、西山焦枣、油茶、瓜蒌、食用菌等为主的森林经济。到2020年,建成黄精基地5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西山焦枣1.2万亩,形成较为完善的林下生产、加工、利用和营销体系。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推进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菜篮子”工程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建设。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

第四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推进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延伸处置权、抵押担保权等权能。

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按照“明确事权、改革产权、多元投入、建管结合”的原则,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护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水利建设投融资改革、基层水利站体制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深入推进乡镇改革,改革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创新行政运行机制,把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变到主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探索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进一步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健全村民对村务实行有效监督的机制。激发农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

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34亿元)、耕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0.75亿元)、杏花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2亿元)、大中型沼气建设工程(0.27亿元)、年产3000吨九华红夏秋茶加工新建项目(0.56亿元)、池州市农机农资集散中心建设项目(5亿元)、池州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0.25亿元)、池州市水场良种(黄颡鱼)示范场项目(0.5亿元)、万亩“秋浦花鳜”休闲观光渔业示范基地项目(2.6亿元)、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白鹭渔舟项目(0.5亿元)、池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0.5亿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0.56亿元)。

第八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树立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导向,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到2020年,基本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

第一节 强化创新主体

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完善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全流程服务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工程,培育一批综合竞争力在全省居行业前列的创新领军企业。“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

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政府创新资源围绕企业规划中的研发需求进行部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坚持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鼓励国家级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和知名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十三五”期间,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以上,其中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0家以上。

第二节 提升创新载体

强化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和池州高新区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江南产业集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东至、青阳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

支持孵化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各开发园区普遍建设政产学研资共同参与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立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链条,力争池州高新区孵化器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运用市场化机制探索建立产业研究院、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第三节 深化产学研用一体

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高校院所和我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用实体,构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支持高校院所、央企和知名民企在池建立实验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主动切入创新链前端领域,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学研用合作长效机制。到2020年,100家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第四节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20年,形成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建成由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孵化平台、创新政策构成的创新生态。

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推动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以引进创新企业人才和团队为着力点,以培育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为目标,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聚集和链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增强创新创业支撑能力。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机构,营造科技、金融、咨询、培训一体化的创业环境。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通过财政补助、贷款支持等方式,充分调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以及草根能人创新创业激情,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推动形成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信用担保、银行贷款、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等在内的融资体系。加强创业培训辅导,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到高校、园区、企业开展培训辅导活动。

创新驱动应用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实验室(0.5亿元)、集成电路可靠性验证分析工程实验室(0.3亿元)、集成电路材料工程实验室(0.5亿元)、互联网+软件设计实验室(0.3亿元)、智能泵阀实验室(0.5亿元)、高强高导高频合金材料研发实验室(0.5亿元)、数控机床工程研究中心(0.8亿元)、汽车尾气处理设备工程实验室(0.8亿元)、高端轴承工程实验室(0.6亿元)、化工生产工艺工程实验室(0.8亿元)、农药及基础化学原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0.6亿元)。

第九章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新业态,拓展网络民生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筑经济发展新动能。到2020年,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池州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