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火电行业超低排放(全文)

2016-12-23 14:2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燃煤发电超低排放煤电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广西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履行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三大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广西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责任重大,环境管理制度改革任务紧迫,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重大机遇

一、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绿色发展”等五大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将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在总体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国家修订环境保护法,发布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总体方案等,充分显示了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中央明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新使命,将为广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新的契机,注入新的活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桂林国家旅游胜地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将为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二、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前景更加广阔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生态立区、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为主线,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广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15— 2020 年)》,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壮大、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三大目标,突出抓好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乡建设四大任务,全力打造全国生态经济发展强区,坚持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转型绿色崛起之路。绿色发展蓝图正在为广西提供更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动力,生态环境保护将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经济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广西经济增速下降,“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年均增速将比“十二五”时期有所回落,经济年均增长 7.5%左右,同时,广西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较为粗放的发展模式,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增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大力度、更深层次地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突出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优化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广西要打造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区,能源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西气东输管线广西段已通气,县县通天然气工程正有序推进,天然气的应用将进入井喷式的发展,2020 年全区天然气消费总量将达 50 亿立方米,规划新建燃气加气站 296 座以上,计划发展燃气汽车 5 万辆以上,防城港核电站的投产运营,光电、风电等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增长,将有力带动能源结构加快调整,逐渐实现能源清洁化,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四、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更多投向保护生态环境领域,意味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将会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有望提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启动有望大幅度提高生态建设的投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已经发布,多渠道融资局面可望形成,国家出台了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受到激励,大型国有企业携资金和高新技术进入环保产业,资本市场上环保企业比例增加,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一带一路” 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进程加快,广西实现了国家战略全覆盖,享有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沿边沿江开放、革命老区振兴等叠加政策,在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为从整体上优化资源环境配置和要素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五年,广西将有望由低中等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跨越,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提升,环境保护的投资能力将持续增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促进投资向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同时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新模式逐步推进下,广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将持续增加。

五、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将逐步形成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区亮丽的名片和特有的优势,同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公众对自然生态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公众对环境公平正义诉求与环境质量改善要求日益提升,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氛围更加热烈,参与环境保护的范围与程度逐步加深,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全区各级人民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公众在环境保护领域将逐步形成强大合力,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不竭动力。

第二节 重大挑战

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突显

“十三五”时期,广西要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需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才能逐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然而,广西属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是广西现阶段推进工业化的必然选择,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增长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原有的落后产能短期内难以全部完成转型升级,对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需求不会降低。未来五年,广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 54%,将有 460 万人由农村转移到城镇,分别新增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 12.42 万吨、1.39 万吨,而城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镇开发地区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将加大。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健康问题与环境风险正逐步显现。

二、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加大

广西环境质量已处于全国前列,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二,但是广西部分主要污染物减排压力尚未完全缓解,新压力显现,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物介质转变为大气、水、土壤三者共存,累积型、长期型、复合型的环境污染问题正集中显现,一部分长期累积的环境污染问题难以短时间内有效根治。冶金、有色金属、水泥、化工、造纸、制糖等传统高耗能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短期内难以完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打造石化、冶金、林纸一体化等为主的临港产业集群和国家级产业基地;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将继续布局冶金、食品、化工、建材等产业,打造制糖、冶金、有色金属、茧丝绸等工业基地;并且广西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解决 460 万人口的脱贫问题,坚持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十三五”时期,广西的生态环境问题进入多型叠加期,受经济因素影响,污染治理主体承受力步入下降期,全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较大。

三、环境风险防范难度越来越大

广西沿海地区石化、重工修造船、有色金属冶炼等海洋产业和临海工业逐步聚集,海洋环境污染风险增大;部分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以及土壤污染状况尚未完全摸清,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的隐患短时间内无法根除,仍有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一些企业偷排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非法小企业隐蔽生产转移污染排放尚未杜绝,极易发生环境事件。广西环境风险防范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事故应急、损害赔偿的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区域协作联动机制尚不健全,环境监管能力仍不能完全适应环境保护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生态资源保护压力不断加大

“十三五”时期,是全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时期,社会对土地资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大,目前破坏海洋、湿地、森林资源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先破坏后治理、边保护边破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滥捕滥猎、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农田等行为频发;气候异常导致森林火灾、农林业病虫害发生频繁;林区治安、森林火灾防控、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近岸海岸保护、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日益增大。全区未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天然林面积近 239.07 万公顷,全面保护天然林的任务十分繁重。全区仍有 43 个县石漠化问题比较突出,石漠化防治任务还比较重。

五、公众对良好环境的期待迫切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和生态状况信息公开程度的加强,公众的环境权益观日益增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件使得群众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空气中的 PM2.5、饮用水安全、看不见的辐射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对良好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的理念不断强化,对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影响损害健康的环境诉求越来越强烈,凸显了良好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环境污染投诉和邻避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和老百姓需求差距较大。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三章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以环境问题大诊断、环境问题大治理和环境质量大提升、大考核广西环境保护工作“三步走”战略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达标排放和污染减排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健康和防范环境风险为落脚点,认真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守生态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实施重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大工程,着力构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严防环境风险,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广西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打下良好生态环境基础。

第四章 基本原则

一、坚持绿色发展,守住底线

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守住绿色发展底线,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做好保护和利用的加减法,推动经济和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好生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社会和谐” 的美丽广西。

二、坚持环保惠民,促进和谐

坚持把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重点,对薄弱环节予以关注,加大大气、水、土壤、生态等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优先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风险,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三、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

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陆海联动、工农并促、水气土齐抓、多业并举,坚持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型环境问题协同控制,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选准抓手,务求实效,切实解决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环境问题,全力推进广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四、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法治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管理创新,以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为原则,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以强化执法监管、依法治污为原则,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目标责任、执法监管体系。积极创设全社会共建共享优美环境的良性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煤电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