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5-09-16 00:00关键词:煤炭供需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一、需求增速放缓,煤炭消费进一步集中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国煤炭需求(国内)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和预测每个用煤行业(共32个行业)的用煤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来预测每个月的国内煤炭需求,并考虑了“西气东输”工程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直接取代作用”的分析,2005年国内煤炭需求为192928万吨本文的数据基础和预测结果均为统计局月度数据口径,同比增加15213.3万吨,增长8.51%。国内煤炭需求在经历了2003、2004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在2005年增速有所减缓。
从月度国内用煤量看(见图1),8、11、12月份为用煤需求高峰,分别为16375、17116、18122万吨。从季度上看,四季度是用煤需求高峰,用煤需求为51780万吨,其次是三季度,用煤需求为48770万吨。下半年用煤量要明显高于上半年,但上半年的增速更快,需求压力更大。
与2005年GDP预期大于8.5%的增速相比,今年国内煤炭需求增长将首次低于GDP增速。国内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在于宏观调控影响下的经济增速放缓,另外,一些行业如交通运输、建筑和居民生活等用煤的逐渐减少,以及煤炭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煤炭需求增速。
预测分析显示,2005年煤炭消费进一步集中,电力、钢铁、石油加工、水泥、化学原料五大行业用煤比重将达到78.8%,其中电力(火电)用煤比重将首次超过50%,增长贡献达到64.5%。我国煤炭的消费越来越来集中于向二次能源电力的转化,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焦炭的出口继续实行配额管理。2005年煤炭出口配额为8000万吨,焦炭为1400万吨,在当前旺盛的国际需求及高涨的价格推动下,预计出口可能仍会超出该配额。而进口需求依然旺盛,预计2005年进口煤炭将接近2000万吨。
综合国内需求和进出口的预测结果,预计2005年我国煤炭的表观消费量(表观消费量=国内煤炭需求+煤炭出口量+焦炭出口折合量-煤炭进口量)将达到200832万吨,同比增长7.75%略低于国内煤炭需求增长水平。
二、煤炭生产、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供需紧张形势将有所缓解
从煤炭生产看,2003年煤炭产量达16.67亿吨,2004年则超过19亿吨,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应看到,目前煤炭企业多是超能力生产,尤其是国有重点煤矿,在前几年建设投资匮乏的影响下凸现产能不足。由于国有煤矿产量增长有限,在快速增长的煤炭需求拉动下,大批曾被关闭的乡镇小煤矿重新投入生产,在平衡当前煤炭供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导致煤炭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出现逆向变化。由图4、图5可以看到,乡镇小煤矿的产量比重已占1/3强,而增长贡献更是接近60%。2005年煤炭需求达20亿吨,需增加产量1亿吨。从2004年规模企业的产量情况看,下半年的月度产量要比上半年平均高1500万吨,随着煤矿建设改造的加快,这种增长走势有望在2005年重现,预计2005年全年煤炭产量将超过20亿吨,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
分季度看,一季度乡镇煤矿往往受春节影响,开工不足(见图4),供需状况相对紧张,也是大量消耗库存的阶段;进入二季度后,各类煤矿均大量投入生产,紧张形势将有所缓解。同时看到,05年乡镇煤矿增产均依然较快,上半年煤矿事故频繁出现,为此国家出台各项政策保证煤炭安全生产,将严格管制小煤矿的开采,可能会对下半年的供应形势有所影响。
2004年煤炭产量已大于消费量,但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依然难于明显改善,运力不足仍是煤炭产业链的瓶颈所在。不过,2005年大秦、候月线的改造完成将增加运力1亿吨,全年铁路运煤将超过11亿吨,增长10%以上,高于煤炭需求增幅;同时秦皇岛等港口的扩容改造将使得水路运煤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煤炭出口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内贸水路运煤量大幅增加,预计将超过3亿吨,增幅达20%,将进一步缓解煤炭供应紧张状况。
煤炭供应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依然明显。一季度煤炭产量不足,水运能力有限,又加之正逢春运,供应形势比较严峻;二季度为需求淡季,煤炭供应则大有改善;下半年为用煤高峰期,仍需抢运。运煤能力的提高,受益的多是北方及东部沿海、沿江地区,中部及南方省市煤炭供应依然紧张,仍需大量进口来抵消国内输运的不足;而山西、四川等产煤大省电煤供应却异常紧张,则主要是当地电煤价格过低、煤炭多外销所致。
三、煤价高位运行,继续上涨空间不大
2005年“煤炭订货会”更名为“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更多地体现和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订货量以及煤炭价格较2004年均有显著提高,煤炭总合同量达9.14亿吨,其中电煤4.22亿吨,而价格较2004年9月份平均提高了40多元,较2004年订货会价格更是提高100元之上。2004年煤价的一路走高,来源于市场内在力量的驱动,2005年煤炭供需形势将有所缓和,加之订货量的大幅增加,将有助于稳定目前已相当高的煤炭出厂价格,但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部分时期可能会因供需状况而有所波动。
电煤与商品煤价格“双轨制”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在一些煤炭产量较大的省份,当地过低的电煤价格竟使得电厂用煤频频告急。单单采用行政手段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加之煤炭资源税的提高,预计电煤价格将会继续缓慢增加。
由于运力的提高,下游煤炭市场压力降低,市场煤炭价格将趋于平稳,受季节性及区域性的供需状况的影响在高位有小幅波动;而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运输成本的不断提升,则有推动市场煤炭价格整体继续缓慢上涨的潜力。
煤价的高位趋稳,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利润水平。但应该看到,煤炭行业历史欠帐沉重,目前的价格上涨很大部分属于恢复性上升,并且由于下半年资源税的提高,将压缩煤炭行业的利润空间,因此整体盈利水平很难大幅提高。综合历史数据及价格走势,预计2005年煤炭行业规模企业收入将达到5187.6亿元,同比增长34.5%,而利润将达到448.0亿元,同比增长46.0%,利润率为8.63%。
四、应对煤炭供需紧张的建议
2004年我国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状况,对工业生产及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05年煤炭供需紧张的局面虽然总体有所好转,但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煤炭供应仍比较紧张。为此,煤矿应强化安全生产,保证煤炭的稳定供应,也应避免盲目过量生产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用煤高峰期,政府及铁路交通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电煤的供应;在需求侧提倡企业节能降耗,着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占70%左右,煤炭供需紧张直接反映了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进程对能源的旺盛需求。长期来看,保证煤炭行业及其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首先,应继续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采煤炭资源。目前乡镇小煤矿产量已超过6亿吨,尽管小煤矿在平衡当前煤炭需求中贡献很大,但小煤矿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安全隐患严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存在;随着今后煤炭需求的稳步增加,应加大加快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投资建设,同时控制小煤矿的过快发展。
其次,改善能源生产的地区分布,缓解运输压力。可考虑加快煤电联产步伐,大力发展坑口电厂,变运煤为输电,将“运煤”方式向空间发展,既可缓解铁路运煤的压力,也可能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最后,加快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实施,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改变目前我国煤炭等能源价格不合理的局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供强需弱,煤价震荡寻底——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1—2月份,原煤生产增速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7亿吨,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春节后煤矿复产速度明显快于需求恢复,主流煤矿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炭的地位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尽管面临着可再生能源、政策限制以及环保要求的多重挑战,煤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未来几年的市场中依旧扮演着关键角色。2024年,国内煤炭供需基本面逐步走向宽松,国内动力煤产业链格局延续区域市场分化和结构性变化加
2025年伊始,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以一组骄人的能源保供数据叩响新春——2024年全年发电量达到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1%,创下湖北能源成立20年来的历史新高。其中,省内发电量在湖北省统调电厂中的比重提升至20%。20年如一日,这是湖北能源奋力保障湖北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缩影。做强做优做大主责
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推动煤炭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刘涛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局煤炭司(以下简称“煤炭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从供需看煤炭2025市场主旋律——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2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连续多年的煤炭保供政策持续推进下,2024年我国煤炭产能对产量的制约基本消除,煤炭政策亦由保供转为稳产,同时煤炭进口量不断突破新高,煤炭供需格局转变,煤炭行业关注的重点也从供给端转向了需求端。
2021年,我国受全球碳减排政策加速推进、新冠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进口煤缺失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煤炭等能源价格创多年来新高,为保障能源安全,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密集出台一系列能源保供政策,着力改善煤炭供应不足的局面,促进煤炭增产、保供、稳价,有力推动能源安全供应。随着一系列煤炭增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该文件的出台将煤电从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
近日,14家电力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4年,13家火电、水电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火电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国电电力1月21日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国电电力(以下简称“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0,000万元至985,000万元,同比增长(法定披露数据)69.38%至75.62%
近期各省2025年电力年度交易有序开展、市场活力持续释放,飔合科技梳理了各省年度交易结果,据此分析了各省交易的量价情况。(来源:微信公众号“飔合科技”作者:张一)宏观来看,新能源装机激增、挤压火电发电空间拉低了全市场发电成本,煤价下跌、煤炭供需宽松进一步压低火电报价,致使多数省份2025
能源发展年度回顾及趋势展望林卫斌林晓东2024年能源发展回顾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快,预计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9.7亿吨标准煤左右;电力需求强劲,全社会用电量为9.85万亿千瓦时。能耗强度趋于下降,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创“十四五”时期新高。2024年,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
建投能源1月20日晚间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75.68%;扣非净利润预计4.1亿元,同比增长5551.35%;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建投能源表示,2024年国内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煤炭供需形势改善。公司坚持“集约化管两端,专业化控中间”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市场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