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系列技术突破表明,人类对于核聚变的探索已从理论推演走到了工程试验阶段,核聚变永远50年的“魔咒”可能正在慢慢被解除。(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范珊珊)在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里,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星际流浪之旅;在《三体》中他描述了“无工质飞船”——核聚变飞船带领人类
2月1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和医学院发布了一份长达91页的报告,列出了建造一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聚变发电站的大致时间表及其开发设计策略。根据计划,美国在2035年之前开始建设试点项目,并在2040年之前投入使用。为满足要求,报告呼吁美国能源部资助2~4个团队,与私营企业合作,在2028年前开发出
几十年来,能源危机一直是萦绕在人类心头最为致命的梦靥之一,而截至目前最有希望为我们获取无限清洁能源的技术仍然是原子聚变。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宣布正在研制一款全世界功能最强大的超导磁体,不久后会建立全球首个核聚变发电站,让无限能源时代离我们更进一步。与当今已有的核电站不同
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在上周达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与此同时,被召集来检视最新修订预算和建造拟定聚变堆的时间表的专家组公布了他们的发现。自2006年启动以来,ITER一直饱受延期和超额开支的困扰,因为要让六个国家美国、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与欧盟协作建造一个实验堆被证明是几乎无法克服的挑
科学家们一直渴望着,可以掌控像太阳般制造能量的技术。值得欣慰的是,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一个“微型太阳”。研究人员使用全世界最强力的激光聚变装置——“国家点火装置”(NIF),朝一个豆粒大小的目标发射激光,触发了核聚变反应,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尽管它只持续了短暂的一瞬,但这项技术重新燃起了人们对核聚变反应堆的希望。即在未来的某一刻,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该技术,轻易地制造并控制核聚变反应。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清洁的、无限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局长史蒂文-考利日前表示,未来10年,核聚变可能成为一种可行性能源。位于法国的世界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产生可用电力。考利教授强调,该发电站一旦运行成功,到本世纪中叶,核聚变将满足全人类一半的能源需求。据悉,核聚变是一种安全而廉价的能源。它只需要利用氘和锂就可以获得,氘在海水中蕴含丰富,锂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物质。并且,这种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排放,也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的放射性物质。考利教授还说:“我希望在本世纪20年代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能够试验成功,为世人展现核聚变的威力。这样就能得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欧洲已将空间太阳能发电卖到了四川,据称太空太阳能的发电比率远胜于地表。虽然欧洲卖了多少电、价格怎样、哪种合作方式还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很多人还不怎么明白的空间太阳能发电技术似乎已经渐行渐近了。将电池阵放置在地球轨道上,建成太阳能发电站--这是1968年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建造空间太阳能光伏电站构想。有资料称,从理论上说,在阳光充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每平方米太阳能能产生1336瓦热量,如果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部署一条宽度为1000米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阵环带,假定其转换效率为100%,那么,它在一年中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差不多等于目前地球上已知可
3.5∶1――这是空间太阳能发电与地面太阳能发电的效率比。欧洲已将空间太阳能发的电卖到四川,但很多中国人却连这种电怎么来的都不明白。谈到从几万米的太空收集太阳能发电,有人觉得不可思议。高昂的设备装置费用、难以解决的电力传输问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等忧虑,让人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然而,包括欧美、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空间太阳能发电的研究与产业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国几位研究该领域的院士专家,为公众揭开这一技术的面纱。或引发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其中太阳能和核能有望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中国科学
院士建议,将空间太阳能发电及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列为我国科学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和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011年5月30日本报刊登的《空间太阳能:未来新能源》一文,向读者展现了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的全球清洁能源的新视野。2011年7月18日,本报发表的《空间太阳能再回公众视野》向读者介绍了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空间太阳能发电计划进展情况。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葛昌纯、姚建铨、余梦伦、王希季、闵桂荣、何祚庥等院士及美国空间技术协会会长马克·霍普金斯、欧洲空间能源集团首席技术官徐枫、美国国家空间协会理事大卫邓禄普等对
人类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能源,它可开发、可持续、安全可靠且取之不尽,与此同时,这种“理想”能源要最终实现商业化。核聚变让人类可以驾驭太阳和星星,从中获取史无前例的巨大能源。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正试图在实验室中实现“人造太阳”的壮举,他们也面临着各种阻力。据外媒6月11日报道,美国田纳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研发出一项隔离和稳定中心螺线管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用于正在开发中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此举将利用核聚变能联网发电的可行性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相对于目前使用的核裂变技术,核聚变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
模仿太阳 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国家点燃设施”项目的科学家负责这项研究实验。 “国家点燃设施”负责人埃德·摩西说,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试图在实验室环境下点燃一个微型人造“太阳”并触发热核反应。 实验目标是创造出1亿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和比地球上任何地方大数十亿倍的压力,而产生这些温度和压力的来源只是相当于针尖大小的一点氢燃料。这一过程同太阳中心产生能量原理相似,因此实验被称为“人造太阳”。 英国报道,如果实验成功,科学家将向着建立现实核聚变发电站迈出第一步。 实验原理 根据实验原理,在一个面积有3个足球场大小的特定实验室中,一束红外线激光将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参议院以51对49的微弱优势,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减税和支出法案的程序性投票。这项被特朗普称为“大而美”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计划在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同时削减1.5万亿美元支出,取消多项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包括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及清洁氢气生产等项目。最值得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产业升级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肩负着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大使命。班德瑞,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凭借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2025年6月25日,葡萄牙里斯本: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报告显示,海上风电行业在2024年新增了8GW的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3GW,足以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去年,各国政府拍卖了创纪录的56GW新容量,同时全球还有48G
在不久前结束的SNEC2025展会中,供需博弈、技术迭代、行业重构依然是大家热议的焦点话题。2025年,在供给端承压的背景下,需求侧能否成为破局关键?TrendForce集邦咨询将聚焦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区域,在本文中为大家解读各区域市场5月光伏新增装机概况,一览市场和政策动态。亚洲中国抢装,印度高增2
总部位于瑞士的MeyerBurgerTechnologyAG(梅耶博格)在为其德国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近期又为其美国子公司和债务关联方申请了第11章保护,寻求出售其资产并停止《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诉讼。根据特拉华破产法院已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公司子公司包括MeyerBurger(Americas)LeaseCo.,LLC、MeyerBurger(
【编者按】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美国工程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作了题为“科学机器学习与智慧能源系统”的主旨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5日至29日,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青海西宁盛大举行。会上,玉树州称多县政府与三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称多县500MW集中式风电场项目,签约金额达22亿元。据介绍,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为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签约项目将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6月28日,凯盛新能发布公告称,为积极应对行业竞争与挑战,提升大吨位先进产能比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公司控股子公司自贡新能源拟投资建设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公司及自贡新能源另一股东自贡市金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货币方式对自贡新能源同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导致印度储能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近日,印度拉贾斯坦邦总规模2GWh的两笔储能集采开标,此次预计总投资为200亿卢比。这两笔开标报价接连创造了印度储能报价历史新低,低于印度此前所有大规模储能招标的价格。印度拉贾斯坦邦电力监管委员会(RERC)已
6月24日,云南盈江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权中标结果公告。安徽海创绿能环保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费率或单价等):145.00元/吨。盈江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于云南省盈江县弄璋镇姐冒边府村盈江海螺水泥厂区,通过新建一处日处理300吨(年处理量10万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6月13日,英国政府消息称,将投入5亿英镑(约合48.8亿元人民币)用于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在英国工业核心地区创造数千个清洁能源领域就业岗位。此举是英国政府“变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助力英国打造“清洁能源超级大国”。英国政府称,这笔资金将用于建设英国首个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产业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任务: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
在持续推进的能源转型大势下,光伏行业仍旧是少有的具备确定性的潜力赛道。然而毋庸置疑的是,136号文的落地打开了光伏等新能源的全面市场化新局,不仅将彻底改变新能源项目的经济测算模型进而影响投资决策,而且也将进一步重塑项目设计以及设备选型逻辑。眼下,轰轰烈烈的“531”落幕,各地136号文承
6月13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阿汉加兰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7683.43万元,工期240天。据悉,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91980万元,招标人为湖北百步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阿汉加兰地
12日,位于江苏徐州市下辖邳州市的国能邳州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厂区内,硕大的抓斗循环往复,将干燥的秸秆投放到传输带上,源源不断地传送到焚烧炉内。这些秸秆焚烧后变成清洁电能,并入电网后输送到千家万户。“我们厂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秸秆收、储、运、用体系,一年大概能消耗小麦、玉米、稻草的秸秆30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