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煤危机1】煤企停供!

2009-01-12 09:3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关键词:煤企电煤危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坐在温暖家中欣赏北京夜景的人们也许很难明白北京的冬夜意味着什么。1月5日,记者得到消息,负责为北京地区供电供热的北京华能热电厂已经遭遇煤炭企业停供保价。这一夜,北京气温零下8摄氏度。

  断粮危机

  北京某热电厂位于北京东郊高碑店,装机容量84.5万千瓦,担负北京市10%的供电、70%的供气和30%的集中供热任务。这个给三分之一北京人民送去温暖的电厂现在却面临着“断粮”的危险。每天7080吨的煤炭消耗量即便是拥有大面积煤场,拥有高库存的郊区电厂也难以支撑太久,更何况是临近北京四环的市区电厂。
  同样遭遇“断粮”危机的还有负责为天津地区供热供电的天津某热电厂。该热电厂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供热面积2200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热电厂之一,也是奥运期间为北京提供重要电力保障的电厂之一。
  为两家电厂提供电煤的正是煤炭行业巨头———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据业内人士透露,和神华一样都是国有企业的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和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开始了停供行动。
  突如其来的“断粮”危机令电力企业左右为难。现在正值农历新年前夕,历来都是保供电保供热的重要时期,也是电力企业作为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多年以来,电力企业已经习惯了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来看待。然而,目前这种现状,电力企业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某电力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样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就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责任VS生存

  其实,早在福州全国煤炭订货交易会(以下简称订货会)之前,煤炭企业就采取了限产保价的措施以求在订货会上取得舆论主动。
  即便如此,订货会依旧不欢而散。此时外界普遍传言,今年五大发电集团之所以能够“死扛”不签合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力企业的煤炭库存相对宽松。
这给煤炭企业一个似乎很明确的信号———仅仅限产保价力度不够。
  结合煤炭企业一直以来的谈判策略,这次以神华为首的煤炭企业突然停供让人不免产生联想。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神华之所以停止煤炭供应,原因在于手头缺乏供货合同。
  “神华停止煤炭供应基于电煤合同,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合情合理,完全是一个市场化行为。然而,在电煤谈判陷入胶着之时,在全国人民欢天喜地庆祝新年之际突然间‘严格’执行合同,这样的‘市场化’行为值得深思。”一位从事电煤谈判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种顶牛的关键时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停供极有可能激化矛盾。毕竟,电力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生存是第一本能。”
  “谁喜欢死扛啊!再充裕的库存总有一天要用完。不签合同真正的原因在于电力企业根本买不起现在的煤。”某发电集团燃料部负责人言及“高库存死扛”说法时非常激动,“讲求社会责任很重要,可是企业也要生存。现在就连煤耗细小的差别所带来的成本上升我们都非常在乎,更何况是动辄上百元出入的电煤价格。”
  “2008年燃料成本已经让我们走到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煤炭企业给出的价格签订2009年的合同,电力企业将彻底掉进亏损的深渊无法翻身。
  “与其这样,不如不签!”
  据最新消息,截至记者发稿,经过多方协调斡旋,神华已经为北京某热电厂恢复供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企查看更多>电煤危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