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王炳华:核电三代技术AP1000不会拿中国做试验品

2009-04-10 11:07来源:《能源》杂志  关键词:第三代核电王炳华AP100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您前段时间参加了美国西屋公司年会,会上同行对中国的核电发展有怎样的直观评价?王炳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球核电界对中国核电发展的一致认可,许多同行认为中国在本轮全球核电发展中走在了世界前列。对我国政府选择引进三代核电AP1000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国外核电界人士也表示了他们由衷的钦佩。

  《能源》:有观点认为,美国西屋公司的核电三代技术AP1000不曾在其他国家有过成功经验。中国是否会成为试验品?

  王炳华:总有人说AP1000不是个成熟技术,是在拿中国人做实验,这种观点是有很大偏差的。乔治亚电力、南卡电力天然气公司和前进能源佛罗里达公司等3家电力公司都已经先后和西屋公司签订了建设AP1000核电的EPC合同,截至2月底已经签了共6台AP1000,还有一个业主也打算签,这样算下来美国本土就是8台了。而且美国第一台AP1000机组2015年就会建成,只比我们晚两年。而他们目前正在运行的反应堆就是西屋公司设计的,已经有了几十年的运营经验,所以再采用西屋的技术毫无争议。同时,对AP1000的非能动安全系统,采用的业主都非常认可。AP1000已经通过了美国业主和民众非常信任的美国核管会的核准,可以用于商业电站的运行。总之,从技术成熟度、验证过程等各方面来讲,引进AP1000都是有充分依据的。“中国成了试验品”的说法并不科学。

  《能源》:一项源于美国西屋公司的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为什么反而被中国抢先了?

  王炳华:这主要还是一个体制的问题。美国的核电项目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市议会上面有州议会,还要加上核管会的严格审查,不仅有业界技术和安全审查,还有民意的参与。美国的这种决策体制决定了美国要兴建核电站,需要经历漫长的专业审查和公众参与周期。反观中国,在市场和资金方面的考虑还在其次,在目前“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及业主企业都在大力投入核电项目,这是个政策导向型的行为。中央一旦制定了决策,执行起来是非常快的,一竿子插到底,与美国复杂的决策和执行程序截然相对。

  《能源》:美国西屋公司对AP1000的技术转让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们是否通过引进AP1000全面掌握最先进的压水堆技术,培育自主化能力?

  王炳华:从招标结果来看,我们所坚持的三个100%得到了体现,即100%满足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AP1000核电机组工程建设的需要,100%保证AP1000技术转让的完整性,100%实现AP1000关键设备的国产化。

  AP1000本身的知识产权归美国西屋公司所有,但它在中国境内发展,不受知识产权的限制。也就是说在我们掌握了AP1000的技术之后,可以在国内无限制地使用,但我们不拥有AP1000的知识产权,若在中、美、日这三国之外的国家使用时,中国和西屋则需采取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如果中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只要我们设计的机组电功率超过135万千瓦,那么合同规定中国将拥有这个机组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出口权。目前国家已经为此设计了重大专项,我们叫做CAP1400,C代表中国(China),1400则代表140万千瓦。

  《能源》:实现三代核电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化是否有具体标志?

  王炳华:有三个标志。一是依托项目4台机组成功发电,二是对后续机组的建设具备完整的设计能力,三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示范核电机组投产。

  《能源》:在从吸收消化到完全实现自主化的过程中,遵循怎样的步伐节奏比较合适?

  王炳华:我们将坚持循序渐进,从设计到管理,先取经后自主,将坚持走出一条“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管理、自主化建设”的三代核电产业化发展道路。在技术上,AP1000核电站1至4号机组由外方负责,从3号机组开始,关键设备逐步实现国产化;在工程管理上,AP1000核电站1、2号机组由外方负责、中方参与,3、4号机组逐步由中方替代,外方提供技术支撑。最终将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三代核电设计和关键设备制造的国产化和自主化,形成我国自主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引进并不是目的,消化吸收并加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我国发展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最终目标。

 《能源》:引进成本是各方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

  王炳华:许多人可能不了解,实际上,AP1000在经济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为它在核岛系统设计简化、厂房建筑和设备配置大幅减少,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技术,类似于搭积木的形式,可以控制成本,缩短建造工期,保证建造质量。另外,AP1000的核燃料采用简化设计和长周期换料,18个月更换一次,比目前的二代技术12个月缩短了1/2,这也有利于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此外,AP1000的设计寿命为60年,比二代核电的设计寿命长20年,多出20年的运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相当可观。

  《能源》:随着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核电产业既有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上升到中国核电发展体制而言,您认为应该走怎样的发展模式?

  王炳华:我国的核电体制改革应当采取“专业化、多业主”的发展模式,即由专业化的公司向所有的核电站业主提供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化的服务,以及提供核燃料保障体系服务。必须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和管理来提高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能力核电产业;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核燃料循环还涉及到核不扩散的问题,所以尤其不能把产业搞乱了。

  《能源》:您如何评价我国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在实现这样的战略决策中,还存在哪些难点?

  王炳华:我国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及时、正确的,采用先进核电技术、统一技术路线为我国核电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核电产业要始终把握主动,坚持自主创新。我国核电产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不仅是要成为核电大国,更要成为核电强国。实现我国核电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尽快形成核电自主化、产业化发展格局,提升核电产业的国家竞争力,引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未来。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各种重大问题,包括技术问题、体制问题、监管问题等等。所以说,我国核电的创新发展确实还任重道远。

  《能源》:对中国未来核电的自主化发展有怎样的期许呢?

  王炳华:目前AP1000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核电重大专项研发也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关键设备国产化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填补了不少国内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尽快形成核电自主化、产业化发展格局。根据目前核电产业的发展情况,实施技术攻关、进行资源整合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下一步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有关部门应抓住加快发展核电的有利时机,促进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的提高,尽快实现核电技术自主化、设备国产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三代核电查看更多>王炳华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