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电力企业安全难管根源分析与破题

2010-12-20 09:54来源: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庞继勇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反问得好。教育不是万能的,受个体差异的不同,即使是接受了良好的安全教育,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不出现违章行为。但是,安全教育是充要条件,是作业前必须经过的程序。近几年国家推行的执业(职业)资格取证上岗,就是很好的证明。考过了才有上岗的资格,才能证明你具备了在岗位干好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前提条件。还有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例证,那就是交通安全法规的贯彻落实。

有时候我在思索,我拿出驾照已5年,开车四年,上车打火后必有“三连贯”(锁好门窗+扎安全带+慢踩油门起步),已经成了习惯。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是交警的监督么,不是,是交通法规的强行灌注、在灌输中培养争取的观念、驾驶过程中的多次提醒(警示牌和交警的执法)、继而养成了自觉行为。

驾驶理论考试是车辆驾驶前的必修课。拿出驾照的司机都有相同的感受和经历。考试相当严格,一人一机,限定时间,专人、摄像头监考,作弊难上加难。有了扎实的安全知识,就有了可以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的基础,也就是具备了安全驾驶的素质和条件。但是总有不自觉、不顾个人和别人家安危的司机,因此,就有了辅助的查禁手段----交警巡查和路口的摄像头。到目前为止,交通安全法规的落实效果明显,尤其是查禁酒驾的立法和严格执行,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支持,深得民心。因此,在比较成功的交通安全管理上,培训是最主要的,监督是次要的。实践证明,这种主次排列顺序和管理方式方法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对比企业的安全管理,大多数企业都延续了多少年来的传统安全管理思路,轻岗前培训重现场监督,本末倒置,结果就是安全员在现场疲于奔命,违禁口号喊得天响,效果却是不怎么明显。

如果说,岗前培训+严格执法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成功的两件法宝。那么,我们抓安全的法宝可比交警们多得多。比如,国家宏观形势和舆论氛围非常好,企业的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领导支持、员工以及家人响应,难道还差东风么?反思企业入厂前的安全培训,是什么样子呢?尽管也想到了很多的方式方法,付出了努力,但是考试效果怎么样,大家都是不言而喻。因此,中国企业的安全管理缺的不是东风,缺的是严格、认真、不走过场的、实实在在、像考驾驶理论一样严格的各级安全考试培训,尤其是入厂前的安全培训。这项工作做扎实了,安全理念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真正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动,加上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的铁面无私、严格执法,我个人坚信,企业员工的违章行为是完全可以杜绝的,事故一定能够杜绝。

特注:

    文中谈到的企业安全培训是泛指。包括入厂前、就职前(干部、技术员、操作人员)、施工作业前等等的所在岗位应知应会的安全培训活动。

    文中提及的违章系指企业员工违章行为。关于如何抓好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另有专文论述。

    文中国外安全情况来自网络,其余均为原创。

    作者单位: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庞继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企业查看更多>安全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