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谈起首家生物质发电厂的成功运营,蒋大龙如数家珍:“首先,这个装机容量30MW的生物质发电厂年消耗农林剩余物约27万吨,目前,经过收集、加工、运输等环节,到厂平均成本约为260元/吨,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达到7000万元以上。第二,这样一个生物质发电厂,每年可替代约1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万吨,而且改善了农村环境,减少城乡污染,发电后的剩余灰渣还可返田作肥。第三,根据测算,一台30MW机组的年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同时可以向约100万平方米的居民供热。第四,在秸秆的收集、运输、加工等环节,可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1500余个。这对于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五,运营实践证明,生物质电能质量稳定,机组利用小时数高,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优质电力,对农村地区电网平衡和电网安全运行具有积极意义。第六,这种分布式的生物质发电站,一般坐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这对于解决当地的用电,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有益处。”
让数以万计的中国农民受益
蒋大龙向记者谈起2004年他陪同丹麦科学家去河北调研时路上亲历的一件事。当他们驱车驶过天津后,看见马路两边的田里正在焚烧秸秆。一位丹麦老科学家要求停车,他下车后趴在地上痛哭,并连连说:中国人太奢侈了,太浪费了!就这一小会儿烧没了几万几十万元钱啊!这个场面打动了蒋大龙以及所有在场的中国人。蒋大龙走过去,紧紧与这位丹麦老科学家拥抱,并坚定地发誓:“我一定要改变秸秆无序焚烧的现状。”这位丹麦老科学家鼓励蒋大龙迅速推广生物质发电。“中国有8亿多农民,这个技术应该在中国发展起来,这也是农民脱贫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位丹麦老科学家说。
“我们国能生物是中国农民的企业,我们的发展和农民息息相关。自从国能生物第一家生物质发电厂建成后,我只要一看到秸秆被烧的场景,就会心疼。我们公司员工都有这样的感受。当然,我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秸秆的价值。”蒋大龙对《国际融资》记者披露自己的肺腑之言。
他坦承,当时将第一个厂址选择建在山东老家,是因为母亲常常向他说起的一句话:“你是农民的儿子,应该为农民做事。”
他直言:“我认为,最能够让人民受益的东西,最容易让人民掌握的东西才是最有高科技价值的东西。”
他表白,当初他只想在家乡建一座生物质发电厂,以报答养育他的那方土地和家乡的农民。而今,他领导企业马不停蹄地建电厂,是为了让更多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生物质能源最能体现造福三农,惠及三农的政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就曾坦言:“生物质能适合中国国情,最能体现‘情系三农’、‘服务三农’、‘造福三农’,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据记者了解,蒋大龙对个人财富看得没那么重,但令他感到骄傲的是,国能生物已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支农补助系统之一。迄今为止,国能生物发电已累计提供了32亿元现金用于秸秆收购,这个数字还将随着生物质电厂的增多年年增加。此举使得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他对记者讲了一件事:“有个农民老大姐,家里实在没有钱,但又急等钱看病挂号,于是,她想到生物质发电厂,就背着一捆秸秆来卖,卖了20块钱。但这20块钱解决了她看病挂号的问题啊!这是我们公司收购秸秆中最少的一笔,很感人。”
事实上,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让农民受益匪浅。生物质能电站运营成本的60%用于收购农民的多余秸秆。1亩地(666.67平方米)平均产生秸秆300~400公斤,目前的收购价约为每吨260元左右,这让农民每亩地增收100余元。一家典型的30兆瓦发电厂消耗生物质25万吨至30万吨,收购成本总计约为7000万元~9000万元。
另外,国能生物投资建设运营的生物质能发电厂还为农村地区的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个30兆瓦的发电厂可以创造1200~1500个工作岗位。发电厂可直接雇用130名工人,每个发电厂需要建立8个秸秆收储基地,每个基地需要50名工作人员,秸秆收购过程中需要有一大批经纪人队伍。到目前为止,国能生物已在农村地区创造了大约6万多个工作岗位。
据了解,生物质发电的原料成本占其成本总额的近60%。过去在农村一分不值被焚烧掉的秸秆,现在每吨能卖两三百元。在广西北海,因为乙醇加工厂的设立,以前300元一吨的木薯现在价格翻番。很多人开始留在自家地里“淘金”,不再去外地务工。
艰难融资与成功并购史
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蒋大龙在中国发展生物质能的宏伟蓝图则很难实现。因为直到2010年,国能生物才刚刚开始有了一点点微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投集团系统单位全面推进班组建设各项工作,扎实落实班组“强基创优”方案,广大班组长充分发挥“兵头将尾”作用,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在提升班组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典型。近日,国家电投集团表彰2023-2024年度示范班组、优秀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23日上午,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黄海金控集团与法液空、国能生物、美锦能源,在盐举行“生物质制沼气绿色甲醇项目”签约活动。此次法液空、国能生物、美锦能源携手黄海金控集团,多方强强联合落子大丰,共同建设生物质制沼气绿色甲醇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计划年产绿色沼气1.8
11月1日,国家电投国能(临沂)生物热电联产项目(以下简称“临沂热电项目”)举办项目开工仪式。11时18分,随着第一方混凝土浇筑,临沂热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国能生物首个开工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临沂热电项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主要建设1×140t/h生物质锅炉配1×3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近日,停运近4年的金寨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重新启动点火,实现并网发电。在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迟迟不到位,前端生物质燃料短缺的当口,为什么重新点火运行了呢?官方表示,凯迪电厂的复工复产是金寨开发区推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再利用的典型案例。我们也能看到,在国补退坡、补贴拖欠等诸多不利因素
4月8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集团总部会见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深入交流。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参加会见。张智刚感谢国家电投长期以来对国家电网的支持,介绍了国家电网的经营
2024年1月22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刘明胜调任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大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上任2个多月,刘明胜密集出席重要会谈、调研等活动,北极星电力网盘点了刘明胜升任国家电投“一把手”之后的21次调研、会见,涉及“两个联营”、核电、新能源、储能、风
3月20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到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生物”)调研。国家电投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陈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参加。刘明胜到国能生物运营监控(调控)中心了解机组运行及安全生产情况,听取国能生物关于生产经营、发展思路等方面汇报。刘明胜指出要统
2月21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到国家电网总部与国家电网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会谈,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国家电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国平,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参加。辛保安欢迎刘明胜一行到访国家电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冰先生介绍了中央企业在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方面的进展。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回望2023我们创造了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工作成绩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揭晓国家电投2023年度十大新闻!2023年4月12日,国家电投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部
2017年,绿色电力证书首次在我国能源舞台崭露头角。最初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收益的替代,而后逐步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相结合,成为履行消纳责任的替代方式之一。如今,随着绿证核发全覆盖工作的推进,绿色供应维度更广、绿电消费意识更强,绿证正日益走向能源舞台中央,掀起了一场中国能源消费的“绿色
近期,国家电投、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新疆粤电、湖南红太阳多个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电投新能源”),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的产业化全资子公司,负责实施国家电投“高效铜栅线晶体硅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量产技术开发”科研课题项目。项目团队不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公告2025年第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规范》等304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odeforEnergyEfficiencyDesignofHydropowerProject》等43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水电工程集运鱼系统设计规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7月8日,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工信厅、云南能源局联合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绿电资源就地转化。适用范围方面,根据方案,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电源原则上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云南省发改委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提升调节能力。绿电直连项目应实现内部资源协同优化。并网型项目应通过合理配置储能、挖掘负荷灵活性调节潜力等方式,确保与公共电网的交换功率不超过申报容量,自行承担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供电中断的有关责任。分析电源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