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夜已经很深了。在一间略显逼仄的房间里,依然灯火通明。一个中年人紧皱眉头,凝视着一个奇形怪状的树根,反复端详,不时地围着树根转来转去。忽然,他一拍大腿,猛地站起来:“天哪!这不就是一只蝴蝶犬吗?”他拿起雕刻刀,凿子,对树根雕琢起来。把头部前突的枝干适当截取,雕出犬的口鼻;再把臀部后伸的枝干适当截取,削尖磨光,活脱脱就是一条极尽亲近友好姿态的小尾巴;头顶突出的两个短粗枝干,经雕琢后恰好是犬的两个耳朵;那堆积隆起的节瘤,恰似臀部厚厚的绒毛;对称分布在前突枝干两侧的两个节疤,就是非常传神的眼睛!整个作品,除口鼻、耳朵、尾巴略加雕琢外,其余完全是树根的本来形态。
这个中年人就是扎兰屯供电局的王恒斌。当他把这个作品完成时,已经到了深夜12点。收起工具,他却无论如何也收不住激动、狂喜的心,立即打电话叫来书画家高振海、马志友两位好友。两位睡眼惺忪的艺术家看到这只蝴蝶犬时,一下子惊呆了:“杰作,绝对的杰作!你为这么一个本来很不打眼儿的树疙瘩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两位书画家高兴得手舞足蹈。
兴之所致,王恒斌跑到楼上拿来白酒、香烟、罐头、火腿和花生米,就在车库里与两位好友豪饮起来。三个人都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都是线条和构图方面的专家,都是视艺术为生命的人。谁有了新的作品,大家都会在一起品评、欣赏一番。可是这次,除了分享王恒斌的快乐之外,就剩下啧啧赞叹了。
“起初,我也没把这个树根太当回事儿。说心里话,我当时只是看中了那一片疙疙瘩瘩隆起的节瘤,想把那个部位截取下来,做成底座。可是,每次要下手截取的时候,总感觉到冥冥之中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形象在我脑海中萦绕。原来,就是这个可爱的小家伙。”
“我觉得,表情这么丰富的一只蝴蝶犬,好像不应该独立存在。如果你把它放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那艺术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高振海醉意朦胧地说。
不知不觉中,几瓶白酒都见了底儿。刚刚出世的小蝴蝶犬依旧蹲在那里,调皮而又奇怪地倾听着3个趴在桌上的大男人那如雷的鼾声……
几天后,一条小蛇“爬”到蝴蝶犬的跟前。2个可爱的小动物用同样可爱的表情,把人们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境界。
与根艺结缘,关注泥土中的美
在扎兰屯供电局,王恒斌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名人。铁工、木工、瓦工、油工,样样拿手;书法、绘画、雕塑,深受业内人士好评。然而他最痴迷的,是根艺。目前,他已创作30多件令国内著名收藏家、书画家、摄影家赞叹不已的根艺作品。这在全国根艺界也是为数不多的。走近王恒斌,就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根艺世界。
王恒斌从事根艺创作的诱因其实很简单。1986年,他大哥为别人打家具,家具的层格之间本来应该用细圆木作支撑,可是他大哥却突发奇想,用两种形状奇特的根材作支撑。这样一来,本来很普通的一件家具,就平添了许多艺术气息,令客户非常满意。这件事,使在书画艺术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王恒斌大受启发:如果根据树根的天然造型,加工成艺术作品,不是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吗?从此,林场内、柴垛里、河滩上的树根,就引起他的极大兴趣。走进根的世界,他才惊奇地发现,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竟然在泥土中蕴藏着本真和大美。
王恒斌创作的第一件作品,是一条中国龙。龙尾、龙身、龙爪、龙头以及龙甲、胡须都自然天成,颇具神态。他只把龙头部位的根干适当截取,并用手锯加工出一个三角形,对上下两部分略加雕饰,一条昂首咆哮的中国龙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当时,扎兰屯市根艺发烧友有七、八位,王恒斌这位后来者的第一件作品,就技压群雄。书画家高振海偶然中见到这幅作品后,大为惊讶:“你小子,什么时候爱上这个行当了?出手不凡呀!”
此后几年中,王恒斌陆续创作出雄狮、森林之王等十几件作品,而且件件是精品。
在一次艺术圈人士的聚会上,几位根艺发烧友兴致勃勃谈论着彼此的根艺作品。性格内敛的王恒斌只是饶有兴致地听。饭后,大家相约去几位发烧友的家中看作品。王恒斌看后,一直在心中叹息:“可惜了这些根材!”书画家马志友和高振海看后说:“大家可能不知道吧,咱们恒斌老兄近几年也在搞根艺,咱们到他家去看看怎么样?”
众人将信将疑。可是一进入王恒斌的家,看到窗台上、柜子上和茶几上摆放的根艺作品,大家不禁眼前一亮,惊叹不已。这一件件作品,构图精妙,曲线流畅,形态逼真,节疤、节瘤和根皮的去留都恰到好处。而且制作手法也特别精巧。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绝对是根艺,人为加工、雕琢的成分最多不超过15%。
“哈!王恒斌,你小子深藏不露啊!跟你一比,我们那些东西真该劈了烧火!”
此后,王恒斌的麻烦就来了。发烧友们只要发现有艺术造型的根材,就运到王恒斌家里,让他给创作;有时已经上床休息了,还有好友打来电话,说某某领导、某某根艺同行或某某收藏家要到他家里看作品。这些年来,他替发烧友创作的作品有40多件。至于来自北京、大连、哈尔滨等全国各地的拜访者和求购者,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位。2005年6月,北京赏石学会秘书长沈宽先生慕名登门拜访,而且是用非常惊喜和愉悦的心情看完了他的全部作品,并给予这样的评价:“我虽然不太懂根艺,但是我见识过很多根艺作品。我敢说,你的这些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也绝对上乘,是精品!”
2006年,内蒙古电视台《蔚蓝故乡》栏目组到呼伦贝尔市采风时,把王恒斌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根艺成就的代表人物,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
征服妻女,老婆孩子齐帮忙
最初,王恒斌的妻子和女儿并不赞成他搞根艺创作。原因很简单:别人家里摆放的都是鲜花、工艺品等装饰品,可自己家里到处堆满了树根;别人家的浴缸是用来洗浴的,可是他家的浴缸里泡满了大大小小的树根;别人都是通过装潢、字画什么的赚钱,可是王恒斌只搭钱不赚钱——骑着摩托车寻根要花油钱,大老远发现了好树根要雇人雇车往回运,得花人工钱和车钱,不断订阅和购进的书籍、资料和各种锯、凿、刀等工具,已经花费了近万元……而且,家境不是很宽裕。但是,随着王恒斌作品的增多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妻女渐渐由反对变成支持。毕竟,妻子当初是因为仰慕他的才华才与他结合的;毕竟,女儿的身体中流淌着他充满艺术细胞的血液。看到家中摆放的根艺作品,看到登门拜访者无一例外对这些根艺作品赞不绝口,妻子和女儿的目光中就会闪现出难以掩饰的骄傲和自豪。
有了满意的树根,高兴的是王恒斌,挨累的是主动帮忙的妻子和女儿。因为,创作前的准备工作,是十足的力气活和精细活。为了去皮,有些树根必须在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一家三口人就你搬我抬,趔趔巴巴地把树根弄进浴缸。去皮后需要晾干,还得趔趔巴巴的把湿漉漉的树根从浴缸中弄出来,放到阳台上自然晾干。每次挪动硕大的树根,全家人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妻子和女儿也有费力不讨好的时候。比如,碰断了一个很不起眼儿的根须,在妻女看来无所谓。但是王恒斌心里非常清楚:少了这个根须,作品的艺术形象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整个根材都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创作的必要。这时,王恒斌不忍心责怪妻女,只是自己顿足捶胸:“完了完了,这回这个树根真成了没用的树疙瘩了!”
有了一次这样的教训,他再也不让妻女上手了。偶尔搭把手,也得他在旁边盯着、嘱咐着。他不发话,妻女连挤夹在树根上的石头都不敢动。因为她们知道,这块石头,很可能就是作品完美艺术形象的一个支撑点。
后来换楼时,妻子一咬牙,把新楼下的一个车库也买了下来,专门给王恒斌做创作室。于是,人们就会经常看见,已经是三更半夜了,王恒斌的车库里仍然亮着灯……
灵感一触即发,敏锐的目光总是在追寻
“好的根材虽然是凤毛麟角,但只要有一双永不懈怠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有所收获。”与根艺结缘20多年来,王恒斌始终这样认为。一些与树根有关的信息和场所,他格外关注。公路建设工程开工,他想法设法通过关系找到工程指挥部,了解被占用的林地内树根的去向。早晨起来散步,别人都是到公园或者广场晨练,而他的去处是附近的河岸和沙滩。因为那里经常有从上游漂来的树根。到农村走亲访友,进村儿后他首先打听和观察谁家有大量的树根……
在王恒斌眼中,那些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废树根,和地面上的景物一样,同样具有自然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象,在各种形态中蕴藏着内在的艺术魅力和生命的内在活力。能以“似像非像”的艺术形象,赋予这些废树根以新的生命,使其变废为宝,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自己内心的那份充实和欣慰、狂喜是无法言喻的。而且,引发王恒斌艺术灵感和创作冲动的,有时仅仅是树根的一个枝、一个须、一个窟窿、一个节疤或者纹理和色泽。
为了寻根,从不吸烟的王恒斌总是随身带着几盒好烟。老乡家的木柴垛往往很大,要想翻动,必须经主人同意。王恒斌总是先给主人敬烟,夸奖主人,“是不是正经过日子人家首先要看这家是不是有大柴垛”,主人乐呵了,痛快地说:“看着哪个有用你就拿走,反正在我这里早晚都是一堆灰……”本来是一垛木柴,让他这么一翻腾就成了一片,最后还得给人家整整齐齐地码好,弄不好还要白忙活——折腾了半天没有相中的。
之所以这么费力气去寻根,源于他对艺术的执着。他始终认为,根艺就是根艺,不是雕刻。用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材就能雕刻出一个人物或者一个动物,但那是雕刻,不是根艺。根艺不光靠雕刻技法来塑造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根的各种自然形态,抓住那些富于变化的特点,巧妙妥善加以利用。在尊重树根自然形态美的前提下,去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
《长寿龟》这幅作品的最初形态,就是沙滩上一个支楞八翘的树疙瘩。被王恒斌发现后,他一眼就看出,这个树根太有价值了!那小树瘤密集覆盖的部位,俨然就是龟背。从树疙瘩向四处伸展的枝杈,稍加雕饰,就是龟的头和足。看着看着,眼前就已经不是静止在沙滩上的树根,而是一只龟在蹒跚着爬行。这幅作品刚刚创作完毕,风声就不胫而走。观赏者、求购者络绎不绝。对于观赏者,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着发现这个树根的过程;而对于求购者,不论出到多高的价位,他一律婉言拒绝。
《森林之王》也是王恒斌比较得意的一幅作品。这是在一个林场的废木堆中发现的。当时,这个树根底部的纹理、瘤质、形态和粗大的根干上疏密有致的裂纹,尤其是那个大窟窿,立刻让他眼睛一亮:好根!他阻止了正要将这个树根锯断劈开送进伙房的油锯手,从几百里外运回家。当时,一些根艺发烧友和几位书画界朋友都不以为然:“你费这么大劲把它整回来,有啥用?”
王恒斌让人帮忙把树根抬起倾斜到一定角度:“我从这儿截断,以这个大窟窿为基础,修饰成虎嘴……”行家一点就透,没等他说完,大家就豁然开朗:“真有你的,不愧是大手笔!”
远远近近的木材加工厂,是王恒斌经常光顾的地方。疤遍体、瘤满身的木材,通常来讲用途都不是很大。即便勉强使用,也要用大锯去掉很厚的一层,才能根据需要进行再加工。但是这些被去掉的疤疤癞癞的“板皮”,在王恒斌眼里却是宝贝。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一块上好的根艺作品的底座材料。底座之于根艺作品,就相当于土壤和环境,对作品有很重要的烘托和渲染作用。比如《远古》这幅作品,正是以丘陵密布、荒凉神秘的远古高原的形象出现的底座,才形成了作品沧桑凝重的主题。否则,这幅作品也只不过就是一头生动的大象而已。
不图名利,只为发现美、创造美
伴随着艺术成就而来的,是王恒斌在根艺届的社会影响。而这种社会影响,完全来自于民间的口传笔扬,而不是源于集中展出和各种荣誉的光环而形成的轰动效应。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仅仅于2007年6月份,被动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艺术作品展。他太爱他的作品了,对于每一件作品,都备加呵护和珍惜,唯恐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出现任何损伤。他常说,我迷根艺,不为名利,只是喜欢,只是为了把根的自然美,从泥土里揭示出来。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这是王恒斌一生守护的心灵净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回归自然成了时尚追求。根艺这古朴、自然的美备受青睐。比如《觅》这幅作品,潮涌鸥鸣中,各种不同类型的鸟儿在海滩上休憩、漫步、觅食。这种空灵、和谐、宁静的艺术氛围,让人很容易平静浮躁的情绪,让灵魂在净化、涤荡中超脱!
王恒斌说,“我所追求的,就是通过作品给人以启迪、震撼和感染的同时,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1日下午,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举行了安全消防知识培训,此举旨在使员工们了解消防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培训邀请了扎兰屯市消防大队郑参谋为该公司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讲解和授课,重点对燃烧基础知识、防火一般常识、消防检查的重点内容、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及检查、维护保养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培训很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消防知识。下班后做到人离电停,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和在出现火情情况下尽快将火灾扑灭。实现预防火灾、自防自救,保障单位生产生活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单位和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
3月7日,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举办了女职工知识竞赛来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该公司全体女职工、党政工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男职工参加本次活动。竞赛题目涵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知识点、国网企业文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营销服务、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通过问答、抢答的方式鼓励女职工们踊跃参加。特别是在抢答环节,女职工们争相答题,在场观看的男职工也呐喊助威,在增加了节日气氛的同时,也将本次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励了该公司女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丰富了女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
在美丽富饶的扎兰小城,步行街广场是一个广聚人气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小城的商业区,夏天夜市小摊商贩们的聚集地,在平时同样也是离退休老年人以及空巢老人娱乐休闲、养生保健、聊天解闷的好场所。3月5日,这里迎来一群特殊的年轻人,他们每个人都穿着红色的马甲,背上印着国家电网蒙东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15个字。他们一到这里就张开了一面“青春光明行”的旗帜,随后陆续走入三五成群的老大爷、大妈聚集的人堆中,向大爷大妈们开始分发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他们都是来自于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的青年志愿者,都是最近两年刚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经过了象牙塔的洗礼,他们
近日,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组织观看了陈巴尔虎旗供电公司安全生产“抓、建、树促”配网检修作业标准化演练视频,并将此视频以光盘形式下发于各班组,要求各班组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抓、建、树、促”是一项长期并且需要整个公司参与的工作,是要落实到基层,渗透到各个方面的总体性建设。该公司此次组织观看试点单位配网检修作业标准化演练视频并将此视频以光盘形式下发于各班组的举措就是要让此项工作在该公司落地生根、全面开花。班组是一个公司的基础,班组成员水平和素质的提升是是最为艰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同样是整个公司整体性进步的象
为了确保职工在劳动中规范操作,掌握必须的安全知识,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于9月13日和9月16日在扎兰屯市第四中学对该公司管理人员、所站长及基层工作人员146人进行了《安规》考试。《安规》是电力企业员工从业的根本,从业人员必须精通《安规》。本次考试不仅是对该公司人员《安规》掌握情况全面摸底考察,更是为即将开始的秋检把好了安全生产的第一关。为保证《安规》考试质量,该公司专人封闭式出题,杜绝了跑题、漏题现象。由于该公司正在进行装修,没有场地考试,该公司特意借用扎兰屯市第四中学场地作为考试地点。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一直都是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一直不遗余力的
在很多电力企业,到处可以看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之类的安全标语,有些企业提出“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的口号,我们不光要喊口号,更是要把这些贯彻到实际,深深地扎进心里。作为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的生产一线部门,配电运检一班时时刻刻都在和线路设备打交道,为了让安全更加深入人心,该班组每个月要举行四次安全日活动,活动中,对前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班长带领班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并进行记录。作为一线员工,从线路巡视到登杆作业,从应急抢修到日常维护的每一项安全规定
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本质安全建设正有条不紊的进行,日前,该公司本质安全建设看板已经基本成型,即将上墙。这是该公司本质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大步。经过培训老师的讲授,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各班组对本质安全建设看板的制作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老师的讲授结合各班组的特点,彼此积极沟通,努力做出了有本班组特色的专属看板。该公司各具特色的管理看板展示了在统一企业文化下丰富多彩的班组管理文化。每一张看板都是班组管理创新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在本质安全建设中公司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欣赏着每一个班组看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班组成员的心
扎兰屯电杆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为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规范企业规章制度,建立企业道德规范,把开展党性教育,作为引领企业发展动力,并且正确运用党的的政治理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工作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文件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活动同企业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并且把纲领性理论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和消化吸收。厂领导班子在深入学习中,把“选对路子,放开步子”
步入扎兰屯岭东电力建设有限责公司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块宣传栏,宣传栏是本企业宣传工具之一,由来已久,内容常换常新,是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宣传栏面积虽然小,但它是本企业宣传工作的窗口、平台、阵地,从宣传栏的内容中,职工能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劳动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文明教育;可以看到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职工的精神风貌,先进事迹,根据电力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安全知识解答每期连摘,这种宣传方式快捷、直观、方便,提高了职工学习主动性,增强职工文化素质,调动职工在工作中比、学、赶、帮、超的热情,促进
随着扎兰屯市经济迅速的发展,停电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缩短抢修时间、快速恢复供电、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9月27日,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组织生产管理人员及基层所站长进行标准化抢修流程的梳理工作。所谓标准化即针对现有配电网络制定详细、专业的故障抢修体系,当故障发生后依照既定准则实施快速抢修的工作流程,最大范围内缩短作业时间。在会议上,该公司管理人员和基层所站长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和热烈的讨论,针对扎兰屯地区的当前电力状况和实际情况对扎兰屯标准化抢修流程进行有效的梳理。整理出最适合该公司、该地区的标准化抢修流程。
9月16日,国网扎兰屯市供电公司“一书一片”廉洁教育培训班在该公司四楼会议室拉开帷幕。该公司包括领导班子、所属各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所属各供电所站负责人在内总计7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培训以专题片《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正反典型警示案例的讲解剖析,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人员的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意识。培训中,学员们首先观看了专题片《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该片时长80分钟,其内容主要针对当前在部分领导干部身上发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