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化“危”为“机”山西煤炭业开始“脱胎换骨”

2011-06-21 09:24来源:国际煤炭网关键词:煤炭资源山西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山西省抓住2009年煤炭产业休养生息的难得机遇,化“危”为“机”,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使山西煤炭工业踏上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记者日前从省煤炭工业厅了解到,历时两年多的煤炭资源整合使我省煤炭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煤炭产量持续稳定。今年1至4月,全省煤炭产量2.56亿吨,同比增加18.3%。今年全省将有100座重组整合建设改造矿井投产,新增产能1亿吨,全年煤炭产量预计达7.8亿吨,而且今年一季度,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又进一步下降到0.092,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这一。山西煤炭工业步入了高效、安全的发展轨道,这要归功于两年前开展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邢玉忠说,山西的煤炭工业既承载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又承载安全生产的重任,同时又承担着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两大重任,这样在多重的压力下,迫使我们山西要进行经济转型。

两年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山西的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从2008年10月起,占全省经济总量80%以上的煤焦冶电企业多数停产,全省主要经济指数下滑。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我国主要能源消费产品产量增速大幅回落,能源需求快速下降,煤炭供应明显过剩,长期沿袭的传统粗放式煤炭开采模式难以为继,山西煤炭工业的出路又在哪里呢?面对危机,省委、省政府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煤炭工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借鉴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盘考虑我省当前发展与长远规划、转型的成本与收益、市场倒逼与主动调整、内部优化与外在竞争等一系列关系,深思熟虑、统筹兼顾、化“危”为“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于2008年底启动实施了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这一战略性工作。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赵阳升说,当时山西煤炭资源的整合,应该说恰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机,煤炭因为产量不好了,销售也不好了,这样跟民企或者说跟一些小的企业来谈各方面成本就大大降下来了。

统筹兼顾、化“危”为“机”,经过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我省煤矿“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一条条“小舢板”回炉打造,融入了煤炭“航母舰队”,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行业的话语权也增加了,山西煤炭再没有出现过“好肉跌成豆腐价”的现象,没有再陷入量增、价跌、收入减的被动局面。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邢玉忠说,对我们山西来说,抓住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样既整合了资源、减小了环境的污染,另外又提高了产能,使得产业集中度增加。

闯过险滩好行船。在更加有力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我省依托煤而不依赖煤,投资640亿元建设的20个循环经济园区已成为煤炭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煤制合成氨、尿素、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产品研发已经起步,煤机制造等非煤产业跨入快速发展轨道。

2010年,全省煤炭行业实现非煤收入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66.98%。其中,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实现2046亿元,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6%,煤与非煤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业已形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资源查看更多>山西煤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