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CDM何去何从?

2011-07-14 16:33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CDM京都议定书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签署目前陷入了僵局。根据《京都议定书》提出来的3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即排放交易机制 (EmissionsTrading,ET)、联合履行机制(JointImplementation,JI)和清洁发展机制 (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的命运也变得前途未卜。

这3个市场机制中,CDM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主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确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从2005年开始在我国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政府共批准3051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中455个成功签发,中国CDM项目的数量和年减排量居世界第一。

如果《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承诺目标不存在了,那CDM等商业机制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必须承担减排义务,也规定了这些国家的减排额度,如果议定书不能顺利续约,发达国家对碳交易的需求动力将会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一旦《京都议定书》停摆,正在审批的CDM项目将会受到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气候和能源项目官员昂莉认为:“这虽然对已经签署的CDM项目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对可再生能源等清洁发展技术发展的打击是巨大的。”

在一片悲观声中,一些业内人士也看到了清洁生产技术项目发展的机遇。

王毅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曾担任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经理,研究碳交易多年。他认为,CDM项目不会就此止步,尽管出现了可以预见的艰难,但是这种碳交易的商业机制已经比较成熟,完全可以以其他形式或方式再次迅速发展。

金融危机以后,CDM进入萧条期,主要需求市场——欧洲对CDM的需求降低,这与欧洲遭遇的经济困难有关。但是进入2010年,CDM项目需求出现了回升趋势,也出现一些项目赶在2012年以前争取注册、签发的情况。审核程序有所加快,以往需要两年才能签发,现在最快只需要8个月就可以得到批准。王毅刚表示:“不管《京都议定书》命运如何,类似的温室气体排放协议还会存在,任何大国都无力承担气候问题国际合作破裂的风险,因此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仍对这些碳交易机制抱有信心。”

北京市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利用综合处理项目于2004年通过中国政府批准,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CDM项目,每年平均碳减排两万吨左右,目前运行良好。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副厂长刘亚淘介绍说,CDM项目给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温室气体减排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到2012年12月 31日项目截止后,是否还会继续参与CDM项目还没有确定。”原因很简单,填埋气综合利用的方式很多,任何一种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都要比单纯的CDM项目要高。他们下一步计划开发填埋气液化压缩提纯,为周围居民日常生活提供燃气。“以后节能减排是重点,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会继续减排。”

未来,减排项目形成的碳额度或者指标,我国国内需求将逐渐成为主流。王毅刚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应该以国内政策为引导,建立我国自己的碳交易市场。

目前的碳交易市场主要以欧洲为核心,中国不可能有定价权和话语权。“应该基于节能减排任务和目标,参照国际经验,建立中国自己的切实可行的碳交易金融产品以及碳市场。”王毅刚对中国未来的碳交易市场充满信心。

事实上,CDM等商业机制也并未被放弃。发达国家希望即使《京都议定书》停摆,这些商业机制仍能够继续独立进行下去。但是,发展中国家则要求两者能够捆绑在一起。昂莉认为,无论《京都议定书》是否能够顺利进行,CDM等商业机制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她希望,发达国家能够为不发达国家提供一些资金和技术项目支持,帮助他们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困境,帮助他们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

昂莉预测,未来在行业内部的碳交易可能会逐渐兴起,有望替代目前的以项目为单位的碳交易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DM查看更多>京都议定书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