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财经正文

中韩2500亿元大单落定 “硅能蓄电池”概念有望引爆

2011-08-04 15:12来源:新华网关键词:硅能蓄电池电动汽车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英力特:中报亮丽,下半年更好强烈推荐

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46亿元,同比增长42.11%;净利润1.04亿元,对应EPS为0.585元,同比增长358.94%,大幅超越此前一季报披露的预增,也远远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5元,但是符合我们东兴证券此前报告的预计。

近年PVC产能扩张逐渐放缓,但是需求在新开工商品房和保障房的支撑下持续强劲。另外由于国家对电石行业的产能淘汰和限产政策日趋严厉,电石成本也逐渐推高PVC价格。现在已经进入夏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的局面势必进一步限制电石生产,进而推高电石和PVC价格。

结论:预计公司11-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5和1.93元,未来增发全面摊薄后分别为0.74和1.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摊薄前分别为16和11倍,摊薄后分别为28倍和18倍。由于公司正在进行的增发计划未来会大幅降低财务费用,加上增发后集团公司有关联交易的糊树脂资产有可能注入,未来还有向上游继续扩张的预期,我们认为摊薄前给予2011年20倍估值,摊薄后给予2012年22倍估值较为合理,目标价25元,维持“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再次探底或保障性住房进展严重低于预期

有研硅股:业绩扭亏为盈,产品升级提升盈利能力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40.71%;营业利润734万元,扭亏为盈;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63万元,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也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制造,主要产品是硅单晶抛光片,包括4-5英寸、6-8英寸的单晶硅片产品。其中,中小尺寸产品主要供给国内,大尺寸单晶硅片主要销往日韩。

产品结构优化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内在原因,国内半导体硅单晶抛光片的需求结构调整是外部原因。公司产品包括4-5英寸片、6英寸片、8英寸片,12英寸片正在研发中,尚未量产。报告期内,国内的抛光片市场需求的重心由5英寸以下产品转到6英寸需求为主,公司的6英寸片的出货量大幅提升,从而公司的营业收入实现超预期的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具备下游需求结构调整的坚实支撑,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期间费用控制能力有所提升。2010年,公司期间费用率8.62%,同比下降4.6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0.98%,同比增加0.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76%,同比下降4.3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2.88%,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水平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司前期的营销投入,促进本期营业收入增长,规模效应致使销售费用率下降。

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02元、0.01元、0.05元,按2月17日股票价格测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683倍、2536倍、342倍。虽然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但考虑到目前公司估值偏高,已透支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维持公司“中性”的投资评级。

综合毛利率有所提升。201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0.82%,同比提升3.6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6寸片的收入比重增加,该产品毛利率较高,从而拉动了综合毛利率的提升。受益于下需求结构调整的支撑,公司的产品结构优化将进一步进行,这样的毛利率水平可以维持。

公司未来业绩,短期看国内6英寸的产品需求,中期看8英寸产品的市场客户拓展,长期看公司12英寸片的研发和量产进度。

从国内的需求结构变化趋势来看,国内6寸片的需求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短期内公司存在业绩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公司的8寸片尚未全面量产,这是公司未来产能扩充的重点。公司的12英寸片的研发有望年内完成,将对盈利能力形成有力支持。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12寸片的研发和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硅能蓄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