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高端工业软件国产化非走不可 首先聚焦智能电网等十大领域

2011-09-23 10:55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关键词: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高端工业软件上海率先出击

发展工业软件,上海具有一定优势,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超过20.0%的年均增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上海行业性工业软件产品门类较为齐全,覆盖智能电网、民用航空、石化、船舶等多个领域;产业技术、研发也较为集中;各大科研院校具有较强的技术服务支持能力;工业基础良好,为工业软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2010年3月,作为全国首家推出专项行动方案发展工业软件的城市,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振兴工业软件专项行动方案(2010-2012年)》,立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该方案明确了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出台一系列措施为工业软件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下为上海发展高端工业软件的一些经验:(一)强化政策协调。上海积极对接先进制造业,以应用为导向,以解决制造业业务需求为主要内容,着力实现现代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和行业服务网络化。在政策层面,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对新业态、新模式下的优秀企业进行培育和支持;在市级层面,由上海市经信委牵头,发改委、科委、教委等16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软件和信息业发展联席会议”,有针对性地研究推动重点领域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机制层面,与宝山、闸北、徐汇建立市区共建机制,依托区县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工作,发挥了统筹协调作用。

(二)聚焦重点领域。上海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目标是:到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3,600亿元,其中软件产业达到1,800亿元。为此,上海市将工业软件列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重点支持发展领域。由于工业软件比通用软件具有更强的行业性和专业性,依托于具体的工业领域,上海发展工业软件首先聚焦智能电网、民用航空、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汽车产业、船舶产业、海洋工程、石化产业、钢铁产业等十大领域,以实现开发应用的重点突破。

(三)整合优势资源。针对工业软件业规模较小、资源分散的特点,上海设立了首批六家“上海工业软件工程中心”,分别面向钢铁、数控、轨交、质检、安全和柴油电喷等6个专业领域,并在产业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资金筹措等多方面提供相应配套。从而在工业软件的开发研制、系统集成、产品定型等方面迅速聚合优势,深化工业软件技术内涵,提升应用服务能级。

(四)打造人才队伍。工业软件企业普遍缺乏既懂技术,又通管理和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上海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千人计划”、“浦江人才计划”等,引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领军人才。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培养了一批具有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和熟练的工业软件开发与应用人员,形成结构合理的工业软件开发、应用人才梯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