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盖茨“行波堆”能否点燃中国“核电热情”?

2011-12-22 11:53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关键词:核电AP1000比尔·盖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过,双方始终就合作的基本问题难以达成共识。

“盖茨认为他们拥有一些关于‘行波堆’的设计技术,但是我们认为他们类似于一种成果推广公司和投资公司。所以国家能源局和他们没达到商务合作的层面。”赵志祥说,谈判进行了数次,均没有明显进展,“我们总得先弄明白了他们推崇的这个技术是怎么回事。”

就在2010年,泰拉能源公司对“行波堆”的关键问题---行波蔓延路径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动。“行波堆”在形成核裂变后,推动中子往复燃烧,形成行波状,所以得名“行波堆”。

此举让中方对“行波堆”技术的成熟程度产生了怀疑。

“那次修改后,他们向我们提交了解决方案。但是在我看来,那其实已经不是‘行波堆’的技术方案了。”赵志祥说,“这更加说明,迄今为止泰拉仍然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堆芯燃料,以在长时间的运行中表现出稳定的性能,兑现‘不换料’的承诺,这项技术确实还没有成熟到应用的程度。”

此时,中国另一大核电企业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集团”)走上前台。

2011年2月11日,福建省发改委透露,中广核集团已与厦门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行波堆”合作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争取打造中国品牌的“行波快堆”(快堆即快中子反应堆)技术,以期在福建推进并建设世界首台“行波快堆”核电机组。

这也是盖茨向中国推荐“行波堆”以来的实质进展。

峰回路转

厦门大学一直是盖茨在中国新能源计划的支点。泰拉能源公司亚洲开发主任也由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宁兼任。他与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等校领导曾多次陪同盖茨到北京进行接触。

厦门大学的官方消息说,目前正在开展“行波堆”研发,希望依托2007年成立的能源研究院,成为中国新核能研发和人才培养的中心。该校已提出建设海西核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厦门大学的新能源决心背后,是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的福建目前仍没有一个成熟的核电研发或建设单位。

张益舟说:“目前泰拉能源在中国推介‘行波堆’主要依托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但厦门大学的核能专业起步比较晚,研发能力有限,不可能如清华大学在高温气冷堆中那样主导开发,主要还是协调搭建‘行波堆’在国内的产学研架构,不会是‘行波堆’的最大受益者。”

李宁告诉本刊记者,由于中美两国在国家层面尚未对“行波堆”合作达成共识,他还不便于接受进一步采访。

日本福岛核事故一周之后,中广核集团的总经济师及技术顾问造访了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校方公报说:中广核集团将与其制定长短结合的合作方案,“逐个细化合作项目和责任分工,从‘行波堆’的研发着手,并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的支持。”

张益舟认为,之前在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研发方面,中广核集团的表现不如中核集团、国家核电:前者有大批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院所,后者就是因引进AP1000而组建的,在吸收创新上亦大有可为。而“行波堆”以及盖茨的力量可能为中广核集团提供一个超越的机会。但是,由于国家能源局对“行波堆”尚未认可,中广核集团的动作显然会受到一定约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比尔·盖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