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评出2011年智能电网十大新闻

2012-01-17 10:06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关键词:智能电网特高压十大新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TOP6 胡锦涛访美取得五大成果中美共推智能电网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与美国电力公司共推智能电网发展.

2011年1月22号国家电网公司与美国电力公司签署协议,将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推进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和设备制造方面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舒印彪:智能电网是新一轮电力变革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技术。没有智能电网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应该说,占领了输电技术国际制高点。我们现在具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制造能力。这次,美国电力公司主动向国家电网抛出"橄榄枝"。双方协议内容涵盖智能电网的全部领域。舒印彪:六个方面:电网及其智能化、先进输电系统、先进输电设备,智能电表、一直到微电网、分布式电源。比如说在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方面的技术,大规模储能在电网中的配置技术,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技术,应该说包括整个的智能电网都涵盖了。

舒印彪指出当今世界能源日趋紧张,能源结构变革显得极为迫切。两国之间的合作对于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意义重大。现在中国的用电量超过4万亿,美国用电量也是超过4万亿。两国加起来相当于世界的50%。这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电力系统。在胡总书记访问期间签署这个合作协议意义非凡。这为中美两国不论是能源合作,而且对科技合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前景非常广阔,它的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关连接: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110124/267935.shtml

TOP7 2011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额达5970万台

12月14号,国家电网公司今年最后一批智能电表招标放榜,三星电气、林洋电子、科陆电子、浩宁达等众多智能电网生产商迎来今年最后一次盛宴。

2011年全年国网共进行5次电能表集中招标,招标总量达7600.88万只,较2010年提升了74.55%。从单次招标量上看,2011年历次招标平均招标量为1520.18万只,而2010年仅为1088.64万只。2011年国家电网电能表招标呈现出明显的放量趋势。从智能电表占比看,2级单相智能电能表占81.51%,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占6.79%,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占0.69%,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占0.02%,智能电表总量占比达到89.01%,是招标总量增长的主体。这显示了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总体建设当中,配电环节智能化投资已经开始发力。

根据国网此前的规划,2011年原计划招标的智能电表总量为5500万台,而2011年实际的招标总量为5970万台,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约10%。智能电表类上市公司还有三年的黄金期。据悉,国网计划在2010-2014年间更换3亿只单相智能电表,而2010-2011年的招标量约为1亿只,因此智能电表市场未来3年还有2亿只的市场空间。而随着国网招标制度的成熟,市场竞争格局趋稳,上市公司仍将受益。

相关连接: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120104/334541.shtml

TOP8 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2011年11月10日上午9时,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正式拉开序幕。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分别针对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性解读、智能电网建设重点项目解读、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化解读、绿色能源发电机遇与并网瓶颈破解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布局及支撑的电网技术,最终实现互惠互动、智力交流、合作共赢的目标。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发展前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两个专题进行了讲解和探讨,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处修炳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晓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阮前途、中国智能电网理论奠基人武建东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科技发展处处长陈海生、国网信通王继业、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江秀臣教授、金之俭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吴青华教授、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能源与交通处郑方能、国网电科院副院长姚良忠、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马紫峰教授、南网科研院副院长饶宏(排名不分先后)等众多嘉宾莅临本次论坛,并做精彩演讲。

相关连接: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111111/322510.shtml

TOP9 我国首个跨省区电动汽车城际互联工程竣工

11月25日,电动汽车苏沪杭城际互联示范工程验收工作全面完成。工程所涉及的上海、苏州和杭州间多条高速公路5个服务区、9个智能充换电站全部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电动汽车城际互联工程竣工,并具备投运条件。

该项工程共建成9座智能充换电站,其中浙江4座,江苏3座,上海2座。浙江境内的4座充换电站分别坐落于沪杭高速嘉兴服务区、常台高速新塍服务区,各站均配置标准充电仓3套,可同时对60组电池进行充电;电池仓3套,可存放60组标准电池。江苏境内的充换电站位于沪宁高速阳澄湖服务区、常台高速白洋湖服务区,距离上海段的枫泾服务区充换电站和浙江新塍服务区充换电站,分别只有59公里和44公里,完全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在苏沪杭之间互联的需要。

苏州、上海和杭州均是国家电动汽车发展“十城千辆”政策试点城市。苏沪杭城际互联工程首批智能充换电站的全面建成投运,将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打造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网络的精品工程,为电动汽车在苏沪杭地区的跨城际交通创造条件,并将推动苏沪杭地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智能充换电网络管理系统上线

伴随着电动汽车苏沪杭城际互联示范工程通过验收,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也正式上线。该系统实现了华东地区和苏沪杭三地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融合运营与管理的信息通信联网。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电网、物联网、交通网的信息融合,涵盖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客户服务、计量计费、检修管理、集中监测等主要功能,能够满足对电动汽车客户跨城际、跨区域要求,为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商业运营提供的信息网络支撑。据悉,该系统还将在长三角、环渤海区域推广应用。

相关连接: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111128/325931.shtml

TOP 10世界上最大智能电网示范区天津落成

2011年9月19日,我国国内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运。该工程于2010年4月7日开始启动建设。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工程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6大环节,包括分布式电源接入、储能系统、智能电网设备综合状态监测系统、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电能质量监测和控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用电小区/楼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信信息网络、电网智能运行可视化平台以及智能供电营业厅等12个子项工程,投运后将集中体现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先进特性。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覆盖区域31平方公里,是目前国际上区域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智能电网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天津市最大限度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滨海新区出台资金、用地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项目实施中,天津公司与国内外20余个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名专家学者,就智能电网建设理念、试点情况、政策环境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完成了配用电融合等4个原创系统和8个技术支持系统开发,制定了微网调度运行等39项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天津公司大力实施技术和管理创新,工程施工的同时,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关键技术领域启动了大量课题研究,并申报863国家高技术发展课题“智能配用电园区技术集成研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关连接: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110920/310937.shtml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十大新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