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接单、抢修、送电”,这是海宁市供电局长安供电所检修班抢修组长孙伟栋每天的工作“关键词”。这个每天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年轻人,用他的踏实与勤恳,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也用他的执着与负责,感动了每一名客户。
“拼命三郎”的高效抢修
在检修班同事的印象中,孙伟栋就是一个没日没夜干活的“拼命三郎”,也正是这种敢“拼”的精神,不断鞭策着孙伟栋在电力抢修“战线”上越跑越快。
电力抢修需要与时间赛跑,最讲究的就是效率。孙伟栋年纪轻轻,工作几年来却早已养成了一种军人般“快、准、稳”的习惯。挎电工包、戴安全帽、绑安全带、戴脚扣……他用时不到一分钟的“闪电式”上杆法,总能让人叹为观止。提起孙伟栋,同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叹服。
大所制改革后,长安供电所的辖区比以前增大了一倍,且地形颇为复杂,这给电力抢修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为了不耽误抢修,“拼命三郎“又拿出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利用休息时间去熟悉辖区内的地形和线路。两年下来,孙伟栋愣是把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摸得一清二楚,对遍布辖区各个方位的配变和线路都了如指掌,成了同事们眼中不折不扣的”活地图“。
去年5月的一个晚上,家住长安镇金港村的一位用户打来报修电话,焦急地说家中的电断了。接到电话后,长安供电所立即派出两名员工前去抢修。但是由于这两名员工都是新来的,对辖区还不够熟悉,所以在前往抢修的过程中,找了三次都没能找到确切地点。想到正在家中焦急等待的用户,两名员工也不由地着了急,紧急之中,他们想到了孙伟栋这个“活地图“。一拨通电话讲明情况后,孙伟栋就开始迅速发挥起了指路功能。在详细询问抢修人员的具体位置后,孙伟栋沉着地下起了指令:“向左转,向右转,前进50米……”一串简洁明了的指令过后,两名抢修人员很快顺利找到了报修用户的住址,顺利完成了抢修。
这个小插曲在长安供电所里广为流传,孙伟栋“活地图”的称号也随之越来越响亮。
汗水凝成“五星级服务”
提起长安供电所的检修班,辖区内的居民们都不由得赞叹:“他们的服务是‘五星级’的!” 一年365天,孙伟栋与检修班的同事们不知要解决多少用电难题,为多少客户排忧解难,而每一次的抢修,他们收获的总会是群众满意的微笑。
2011年8月的一天中午,孙伟栋带领检修队员们来到老庄村处理接户线故障。烈日当空,四十度的高温炙烤得抢修人员们一个个汗流浃背。
正当孙伟栋和同事们紧抓分秒,处理故障时,二楼一位大姐大声地喊道:“你们做事留神点,脏水都快滴到我晾的衣服上了!”话音刚落,当这位大姐扭头看到作业梯上的抢修人员时,不满的表情立刻僵在了脸上。因为她看到,那洒下的水并不是脏水,而是抢修人员的汗水。但孙伟栋毫不不介意,只是回过头笑着说:“不好意思啊大姐,我们会注意的。”
抢修完成后,孙伟栋和同事们顾不上擦一把脸上的汗,立马收拾好装备准备赶往下一个抢修点。临走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回头望去,原来是刚才的那位大姐。隔着远远的距离,孙伟栋知道,他们又一次收获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激的微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这里是浙江嘉兴南湖畔的新塍镇沙家浜,湛蓝色的光伏板在三层洋房屋顶上熠熠发光。这片在江南禾城照耀的阳光,已真正开始创造价值5年来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发电令乡镇生态新起来,村民荷包鼓起来。这里是金华茶园掩映下的800千伏金华换流站,来自远方的绿色电能在头顶的条条银线中漫卷奔流,幻变成枕水人家
全国光伏看浙江,浙江光伏看嘉兴。截止2017年年末,嘉兴市的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已经达到1.5G。光伏渗透率指标,2016年度嘉兴的海宁市已高达25.28%,2017年度又增加了80兆瓦的光伏。这张照片是2017年7月17日,嘉兴供电局海宁局尖山220千伏变电站的负荷曲线。(何继江于7月18日上午摄于嘉兴供电局调度中心
海宁袁花,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故里,也是全国三大太阳能产业基地之一。近段时间,袁花镇10户低保户的屋顶上都出现了一块块蔚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组件),只要有充足的阳光就能自动发电。“太阳能发电即发即用,用不了的还能上网卖给国家!”这让尝到甜头的低保户非常开心。据悉,让一些低保户免费享受光伏发电带来的甜头,是海宁袁花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展“造血”式扶贫的一项新举措,也是袁花逐步打造光伏小镇的一小步。不久的将来,遍布袁花的一个个“太阳能农庄”、“太阳能社区&rdquo
“孙师傅谢谢你,要不是你的突然出现,电表‘快走’这事情我还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好有你的帮助让我减少了直接经济损失,消除了用电事故隐患。”电力客户汤亚平感激的说着。事情还得从10月21日早上说起,当日浙江海宁许村所台区经理孙红艳一如往常的利用电脑查看管辖区域台区线损,发现“报国村方介台区”已经连续好几天出现异常线损了,第一反映便是该台区供用电方面有问题。经过一系列分析,他发现,用户汤亚平极有可能存在用电问题,他家的用电量从平日里的30多度跃升到了678度!20分钟后,孙红艳来到了汤亚平
7月12日,气温高达35度,在浙江省海宁市祝东变电所20千伏出线的作业现场,工作人员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当天,他们对大都C767线、东降C766线、庆东C773线等6条20千伏线路进行了绝缘包覆处理,以提高线路的可靠性。鸟窝是危及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的因素,每年的冬天是鸟儿筑巢的季节。鸟窝大部分由稻草、灌木甚至还有铁丝等材料构筑,一遇雨、雾等潮湿天气,很容易导电,成为线路跳闸、停电的“元凶”。据了解,此次绝缘包覆工作,除了对线路开关等设备的搭头处加装绝缘罩外,还对导线引线、线夹等搭接处外露部分用绝缘胶布进行
临近端午,在浙江海宁长安的万亩晚稻田里,伴随着“隆隆”作响的播种机播下的既是水稻,也是农民们近半年的希望。海宁素称“鱼米之乡”,自古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告别传统手工种植,现代农民们正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水稻育秧培植、播种、收割等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晚稻的育秧培土到脱粒加工都离不开电。”长安镇陆泽村主任褚亚峰告诉笔者,前几年电力部门把陆泽村陈旧的脱粒落火箱更换成聚酯阻燃脱粒专用表箱并配备闸刀、漏电保护装置,还每年对线路和设备定期检查,今年5月村里的育秧室还通了专用电。褚亚峰
6月2日天还没亮,浙江海宁市许村镇联合街的老沈和邻居家里却停了电。随即,海宁市供电局电力抢修人员戚忠明和吴佳刚赶往现场。根据经验,老戚和小吴判断“应该是台区总保跳闸了。”可到现场一看,两人就嘀咕了起来,“总保运行正常,只有老沈家和边上的几户邻居家里没电,这是怎么回事?”无奈两人只好循着电杆一根一根寻找故障点。走着走着,老戚突然一拍自己的脑袋,指着前面电杆上的小箱子对小吴说,“怎么把它给忘了,问题肯定就出在里!”顺手看去,电杆上一个微波炉大的铁皮箱子被固定在电杆中部。老吴介绍,今年他
4月21日至24日,浙江海宁市供电局组织全体窗口人员开展了以“擦亮窗口,电靓生活”为主题的训练营活动,对窗口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礼仪规范、客户沟通技巧以及客户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训练。训练营活动共分2期,每期2天。由电力专业培训老师授课讲解。培训期间,老师将视频学习、流程演练、案例研讨融入到现场讲课之中,重点突出如何与客户两沟通,让客户满意,并以互动的形式对营业窗口人员的坐姿、站姿、礼仪操等行为进行现场指正和指导,使培训形象生动,风趣易懂。“培训的内容丰富多样,方式别具一格,使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细致地了
“‘低压分治法’效果明显,我们建议供电部门进一步推广安装,最好能实现全覆盖。”3月15日的浙江省海宁市有序用电座谈会上,10多名来自基层乡镇、开发区的负责人纷纷表示,要让有序用电更加公平,“低压分治法”无疑是一剂良药,希望能加紧推广。今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海宁市预计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20万千瓦、同比增长11.2%,用电缺口最高将达35万千瓦,形势非常严峻。“让电于民”暨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是用社会电紧张期间的基本措施。目前,海宁全市3171
3月18日上午,海宁市供电局自律委员会,先后对各个机关办公室的工作纪律、环境卫生等综合情况进行了大检查。办公环境不仅代表了一个单位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领导职工的工作态度。检查中发现,多数办公室的环境卫生工作较为扎实,工作纪律十分严格,但同时也有个别办公室改进空间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重视,加大工作力度。检查组表示,此次检查大致了解了各个办公室的环境卫生情况,发现了不少问题,给出了不少建议,为下一步的综合治理打好了基础。除机关部门外,局属各个工区、营业所等部门也正陆续组织自律委员会,检查员工的环境卫生等综合情况。据了解,检查将形成长效机制,不定期开展,
3月19日晚,浙江省海宁市海宁大道北段,海宁市路灯管理有限公司的几名维修工人正在夜色中检修路灯。近日,该公司启动夜修机制,对重要路段的路灯进行夜巡夜修,做到随巡随修,力保道路亮化。
为全面、准备采集多源数据,加强数据分析应用,精准统计异常停电事件,深入剖析并整治低压运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网部召开低压供电可靠性试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更能为未来的电力规划和发展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撑。一直以来,江
4月11日至13日,天津地区遭遇大风天气,气象台发布陆地大风橙色预警信号,企业所在地滨海新区区域阵风达10级以上。面对严峻的极端天气挑战,国投北疆电厂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全力做好此次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紧急部署提高重视程度企业第一时间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通知,立即启
4月11日,针对河北省启动气象灾害(大风)Ⅱ级应急响应,国网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结合气象预警和实际风险,从组织部署、风险防控、应急资源、安全保障等多维度开展应急准备工作,要求周末全员在岗,并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重要输电线路开展特殊巡视,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巡视组立即出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将出现大风天气,北方将出现强风、沙尘、降温、暴雪天气,南方局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统筹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极端天气Ⅳ级应急响应,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
4月11日上午,国网冀北电力全面启动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万余名干部职工到岗到位,迅速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国网冀北电力已集结主网应急抢修队伍55支、配网抢修队伍497支、应急救援基干分队56支,应急抢修人员5256人全员待命。同时,76台发电车、520台发电机、257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管道科学研究院召开《康保输氢管道材料性能确定及评估技术研究》课题阶段讨论会,深入研究钢管及环焊缝氢相容性试验课题。该课题基于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输氢管道——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项目开展,用以支撑该项目建设,助力管道局在
国网江苏电力于2023年7月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率先建成多维多态“电网一张图”平台,实现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设备信息建模。该公司还是公司系统内首批完成企业级数据中台部署的省级电力公司之一。2024年以来,围绕配网运维、供电服务等业务需求,该公司深化“电网一张图”应用,挖掘电力数据价值,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初春的郴州太平里风电场,寒风依旧凛冽,但场长肖青的心里却暖意融融。看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发电量数据,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2025年实行“场长负责制”以来,太平里风电场发电量达5393.23万kwh,同比增长209.27%,利用小时同比上涨283.02。过去,作为众多风电场之一,华电新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系统惯量不足、电压稳定性下降以及弱网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具备更强电网支撑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的构网型技术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虚拟同步机技术作为最主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能源领域作为国民经济命脉,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核心场景之一。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与电网业务融合,标志着电力行业正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的新阶
最近,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送变电公司的大流量履带式移动排涝智能机器人亮相,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展示了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联动,为世界各国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
3月9日,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到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驻地拜会了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就加快推进双方合作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达成共识。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雷建国;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俞培根、曹述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桦,集团公司总经济师黄敏刚参加会见。孙勤首先感谢山东省多年来对中核集团相关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并介绍了中核集团近期的发展和在鲁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孙勤表示,中核集团已做好准备将在山东省各级政府指导与帮助下,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工作。姜异康表示,山东
五月五,端午节,浙江海宁市供电局党员服务队的6名志愿者冒着大雨来到海宁市长安镇的杜琴娥老人家,和杜阿婆共渡节日。79岁的杜阿婆年青时丧夫,本该拉扯大了2个儿子后可怡享天年了。然而,大儿子残疾,小儿子在去年死于意外,杜阿婆只能和末成家的大儿子一起艰难渡日。今年,为了让杜阿婆感受节日氛围,享受家的温暖,志愿者们带来了粽叶、糥米、五花肉等食材,与杜阿婆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阿婆,你看这个粽子我包的好多了吧,糯米没漏出来”。志愿者张娟霞把一只刚包好的粽子给杜阿婆看。“好、好,齐整多了。这么大的雨,你们还来,我心里高兴
3月的粤东山区,杜鹃花开,枇杷挂果,空气中透出一股清新的味道。从河源市驱车2小时到紫金县龙窝镇竹径村,只见一栋栋小洋房傍山而起,蜿蜒的山间公路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路灯格外惹眼。“有电用真好。” 竹径村村支部书记许展光高兴地说,电压稳了,村里的抽水机、脱粒机都派上了用场,家家户户用上了家电,大家心里都踏实了。据了解,广东电网公司从1998年开始实施改造农村电网,至今累计投入561亿元,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农网改造升级后,农村用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竹径村村民钟元明家的两层小楼,电视、冰箱、空调一件不少,厨房里电饭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