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日本核电产业利益链深入社会肌理(图)

2012-08-13 11:16来源:观察者网 王伟关键词:核电重启核能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政府6月16日正式决定重启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两台机组,这是去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日本首次核电重启。日本政府作出决定以后,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于7月1日重启发电,4号机组也将于7月内重新启动。面对形势出现转机,其他几个电力公司对重启本公司核电站也开始跃跃欲试。

但另一方面,日本民众反对核电呼声强烈,6月底以来在首都东京抗议政府重启核电站的集会和游行不断。7月16日,东京中心地区更是爆发了17万人参与的“永远告别核电站”的大规模游行。

事实上,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确定发展核电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着推动核电和反对核电两种力量,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两种力量的角力尤其突出。这自然是拜日本特殊的历史国情所赐。

核能源本身兼具天使和魔鬼的特性,日本尤其与之“有缘”。作为唯一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却因能源贫乏走向核电大国。这一充满悖论的选择,注定日本核电发展之路不会平静。

日本民众游行反对核电

从能源贫乏走向核电大国

日本成为今天的核电大国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有其客观性。

二战后,日本经过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但日本资源匮乏,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在80%以上。过于依赖传统能源进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而二战后核能转向为民用服务,作为一种有诸多优良特性的新兴能源吸引了许多国家参与开发和利用。基于这一历史背景,为实现能源安全和供给多元化,日本确立了优先发展核能的国家战略。

1955年,日本颁布《原子能基本法》,1956年制定“原子能研究开发利用长期计划”,确定了日本研究、开发和利用核能的基本方针。此后这个长期计划几乎每5年修改一次,2005年更名为“原子能政策大纲”。

1963年10月26日,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轻水型动力试验反应堆开始正式运行,成为日本核电的开端,这一天被定为日本的“原子能日”。1966年以后,日本核电站陆续投产运行,到1972年日本拥有5个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82.3万千瓦,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左右。

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加快了发展核电的步伐。1974年日本国会通过“电源三法”(《电源开发促进税法》、《电源开发促进对策特别会计法》、《发电用设施周边地域整备法》),规定政府可以对建设核电的地方公共团体给予高于火电和水电2倍的补助金,缓解了各地对建设核电站的抵触,核电建设明显加速。1975年核电机组发展到10台,装机容量扩大到530万千瓦。

经过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发展,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法国的第三核电大国。截至2011年2月,日本共有18座核电站54台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容量4884.7万千瓦,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0.8%。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重启查看更多>核能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