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电力软件管理软件市场正文

中国电力行业IT应用市场发展环境

2012-09-10 09:21来源:畅享网关键词:电力信息化电力ITSG186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行业发展与竞争及其对IT应用影响

1、行业结构

从供应链角度上来讲,按照产品生产、运输、供应、销售这一条主线,电力行业供应大致可以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销售等几个环节。其中发电主要任务是进行电能和热能等产品的生产,这一环节的主要企业就是各种形式的发电厂和热电厂;输电(包括电网和各级调度中心)是运输电能的通道;配电是主要负责电能的配送,相关部门是各地的供电公司;电能销售则包括电能的批发(趸售)和零售,相关部门是电力公司的营销部、用电部和大客户等。

电能是一个按需生产的系统,电力行业的供应链是电力需求拉动的,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及信息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电力行业在许多国家里都属于公用事业,直接由国家控制,形成一个自然垄断的行业。过去,我国的电力行业是一种垂直化垄断的模式,也是说电力行为的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几个环节都是在一家公司内部,使得供应链的管理成为一种公司内部的管理行为,便于领导和指挥,同时,也就失去了市场调节的作用。电力体制改革后,通过电力企业的资产重组,为建立“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奠定了基础。具有多方竞争机制的电力市场既给广大用电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发电集团公司和社会上的独立电厂提供了多元化经营机遇。用电大户可以选择更优惠的供电方式,发电企业也可以有多种售电形式竞价上网。这一切都反映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和新格局。

电力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到运行维护,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还要能够根据新的经营运作需要,升级信息系统或者对系统进行快速重组。如何实施一个既能满足当前企业需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功能强大又具有良好柔性的信息系统就成为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内电力企业信息化需要讨论的主题。相对于传统应用,电力信息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新的电力体制逐步形成,今后会在发电和电网等方面形成新一轮的信息化高潮。

在发电方面,五大发电集团公司自从成立以来,每个发电公司都拥有近百个发电厂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集团公司内部的通信和信息沟通将是各集团公司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例如: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成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就建设了覆盖整个集团公司的多媒体广域网络和生产日报系统,使公司总部与所属发电企业的信息沟通大为改观。同时,许多电厂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并在如下系统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时数据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机组经济运行专家系统、物资超市和电子商务系统、可靠性统计分析系统、实时成本核算系统、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等。

在电网方面,随着电力市场的出现以及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业务将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变电站视频监控(无人值守)、输变电线路监控、三维输电线路动态维修维护;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B/S)体系架构的转变;建设电量计费系统和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等。此外,基于电力线传输的网络技术(PLC)也日趋成熟,为配电信息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电网信息化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电网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电力企业应该是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它建立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并能够通过集成化的企业战略框架不断改进,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数字化电力企业的目标是通过全面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数字化、建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并通过集成实现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实现客户、企业和供货商的无缝集成,实现人、技术、经营目标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增强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均衡发展。通过集成企业的所有过程、规则、信息、资源、人员、技术,使企业成为具有协作性、学习性、虚拟化、实时性的电力企业。

2、业务发展

(1)用电情况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范围扩大和影响程度加深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位快速回落,各月用电增速持续放缓,四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4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3%,增幅比2007年下降9.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8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多年来首次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2008年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5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3%,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4511亿千瓦时和209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9%和4.24%,轻、重工业增幅比2007年分别下降7.92和13.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2008年第三产业用电量为34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小,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8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40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3%。占比达61.2%的重工业用电增速大幅下滑是造成全社会用电增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2008年,工业用电增速放缓,贡献率减少。2008年,全国工业用电量25495亿千瓦时,增长3.65%,工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52.71%,比上年降低27.93个百分点。总体态势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轻工业影响时间早,对重工业影响程度深、时间稍晚。重点行业用电放缓是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增幅放缓的主要因素。重点行业用电波动较大,从4月份开始增速逐步回落,8月份以后由于重点行业企业停、限产导致其用电增速开始放缓。四个重点行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为

21.83%,比2007年降低23.01个百分点,比1-6月份、1-9月份分别降低15.15和13.89个百分点,显然四季度放缓剧烈。四个行业在四季度各月用电增长全部为负增长。

2008年,用电量增长放缓的省份明显增加,中西部放缓更快。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沿海地区影响时间早,对中西部地区影响速度快、程度重。用电放缓趋势5月份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并逐步向中西部扩散,9月份以来开始明显放缓,直接导致全国用电量增速快速回落并出现负增长。从放缓程度来看,经济发达省份由于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全年下降幅度相对较少;而中、西部省区由于经济结构以高耗能行业为主,所受影响更加直接,用电量下降幅度非常剧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电力IT查看更多>SG18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