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物联网的危机:警惕跨国巨头的攻城掠地

2012-09-11 11:45来源:CIO时代网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IBM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颠覆在云端

Frost&Sullivan(中国)公司首席顾问王煜全认为,与“智慧地球”相比,未来最危险的还是来自于远在云端的联网服务商。

王煜全说,“智慧地球”其实是一个“装新酒的旧瓶子”,它的根本还是传统的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只不过融合了物物相连的传感网络,然后通过云端的存储和服务进行数据的整合处理。在这个过程中,IBM卖得更多的是硬件,但基于网络的存储和服务却更加关键。

“伴随物联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应用将依赖于网络的服务。”王煜全说,以前,网络更多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和载体,但未来,物联网的应用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快速的信息处理,基于联网的云存储和云计算将更加普及,更多的基础能力也将由本地“入云”.

这样的应用已开始出现。有物联网集成商透露,其正在投入应用的一个新项目,就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的生产线关键节点控制,以保证其客户在授权另一家公司生产产品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随时处于监控之下,“只要断开网络,远程的生产线就会自动停止。”

这意味着,当类似的应用普及,传统产业链条对网络的依赖将更加敏感。

“以前在安全问题上,更多是考虑多备份,在灾难情况下第一时间断开网络。但未来当机构或企业的信息都存储在网络上,业务也都需要网络才能维系时,一旦面对黑客或是后门,无论断网与否,都必然遭受损失。”业内人士表示。

“物联网会让一切变得更加智能化,但也更加危险。”这位人士说,“尤其是这个网络正由别人掌控时。”

除了安全问题,失去了国家边界的云服务,也可能对国家经济体系带来新的变数。

“比如我手上的iPhone,正在颠覆我们的财税体系。”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内的iPhone用户只能通过刷外币信用卡,才能在苹果的软件商店AppStore中购买服务。在此过程中,中国用户购买了苹果的服务,但由于交易和服务都通过网络进行,中国并不能在交易中获得任何关税或境内税收--事实上,坐享收益的是美国政府。

这位人士表示,伴随物联网和云服务的推进,类似的网络交易数量和金额将不断增长。

“无论是物联网还是云服务,都是大势所趋,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的新一轮科技竞争前沿,所以即使有危险,我们也必须发展推动。”王煜全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掌握主动权。”

不过,在另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如果缺少政府和资本的支持,中国本地企业的努力将面临很大挑战。

“可以看到,很多国际厂商都已经在未雨绸缪,他们无论是市场还是实力,都相当明显。”该人士认为,Google推动云计算乃至切入操作系统、iPhone打造AppStore并提供应用广告插件平台、微软Windows7全面网络化、IBM推动“智慧地球”、思科由设备厂商转向服务并与EMC和VMware结成虚拟计算环境联盟等,这些都是传统IT巨头在下一波浪潮全面到来前的提前布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