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日企衰落:从如日中天到满目萧瑟

2012-09-29 10:13来源:IT时代周刊关键词:数字化IBM甲骨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第一财季,索尼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4%,达15151亿日元。

第三章通往重生的路径

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说:“改革虽痛,但也要切实推进,留给我们挥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经历几十年的辉煌后,日本企业就像老化的鹰一样(嘴上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吃不到食物;爪子也老化,抓不住食物;羽毛又多又厚,无法自由飞翔),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痛苦地寻求重生。

日本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机,并开始自救。今年以来,日本科技界希望通过改革,来阻止下滑趋势。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说:"改革虽痛,但也要切实推进,留给我们挥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自我拯救

4月1日"愚人节",索尼、夏普、松下集体换帅,平井一夫、津贺一宏、奥田隆司分别出任索尼、松下、夏普的一把手,这一消息不仅在日本引起轰动,也让全球为之震惊。这表明,日本企业在经历苦痛挣扎后决定自救。

索尼、松下、夏普产品线十分齐全,索尼更是无所不包。"它们什么都想做,结果哪条线都做不好。迄今为止,索尼在家庭娱乐市场就依然没有找到方向。"日本"管理教父"谷川和广说:"日本电子企业过多地投入资金扩大产能,最终却变成了它们身上的包袱。"

谷川和广在给本国企业做诊断时指出,产品线过长是日本企业的通弊,导致它们精力分散,推新产品速度缓慢,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陷入被动之中。

日本企业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着力调整战略方向。"过去我们没有重点,产品全面开花,现在我们要把业务重点理清楚。"4月初刚就任的平井一夫给公司把脉,确立了以"数码影像、游戏、移动终端"为核心的新战略方向。

它们正在剥离表现低迷的传统业务,加速产品生产外包,来缓解人力成本以及日元升值的压力。索尼将彩电一半以上的产能交予富士康代工,将S-LCD(与三星合资的液晶显示器企业)近50%的股份出售给三星;松下削减了等离子电视面板产能,部分工厂被关闭或出售;日立将彩电项目判了死刑,将主要精力投放在电力、铁路系统、信息通信、高性能材料、水处理等盈利能力较好的领域;东芝压缩电视业务,将重心聚焦在成长迅速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抛弃大而全的思路,削减对家电等项目的投入,退守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日本企业还加快了行业整合的步伐。今年2月,在日本政府的牵头下,瑞萨、富士通、松下三大半导体厂商计划合并旗下芯片业务,与日本产业革新机构合作成立新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此举旨在强化研发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日本曾在电子行业软件领域有绝对优势,但随着韩国企业与中国台湾半导体企业的崛起,优势迅速丧失。

在消费电子专家看来,日本企业在液晶面板、半导体等领域展开了重组,但效果还有待观察,它们需要一场更彻底的"革命".而从索尼的改革方案来看仍不够彻底,它将游戏机视为核心业务,将连续亏损8年的电视业务的扭亏列为公司第二个攻克重点,这也让索尼的未来留下悬念。

文化革新

在"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看来,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一直是企业管理文化的输送国,在这一点上,它比德国更强,甚至超过了美国。

日本式经营创造了丰田、索尼这样的传奇与神话,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最近十来年,由于日本经济大幅衰退,日本式经营遭致全球痛批。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佐和隆光认为,"日本式经营管理只在本国经济繁荣时有效。今天,随着日本经济地位下滑,现有的管理已经落后于时代,应尽快重新改造。"

而在索尼工作了40年的前常务董事土井利忠看来,日本企业这些年出现衰退,最大的致命点就是失去了老一辈日本企业家的精神。

1973年石油危机,索尼工厂停工给职工放假,在家等待上班通知。然而,索尼人在公司危难时刻寝食难安,大家主动回到公司帮忙做一些义务活,与公司同舟共济渡过难关。这种可贵的精神,在今天的日本企业中已经无法看到了。

"今天的日本完全变了。"刚从松下辞职不久的某部门产品经理小野森木对此颇有感触,"现在日本企业内部递交一份产品方案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通常情况下会被批得体无完肤,很少听到支持的声音。而部门之间也脱离了联系,相互拆台司空见惯。一个部门的方案,在另一个部门会变得一文不值。"

在小野森木看来,这不仅是松下的问题,大部分日本企业都是如此,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各产品部门负责人都明哲保身。这几年,很多日本企业出现巨亏,却鲜有领导人敢于站出来,反而都将亏损归于地震、日元贬值。夏普就是如此,在公布去年年度亏损预算后,公司高层在短时间内召开了5次"紧急会议",但却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己的问题。这种逃避责任的行为在日本企业中十分普遍,它就像瘟疫一样蔓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产品设计部门的观点得不到重视,员工们逐渐丧失斗志,浑浑噩噩过日子,产品创新无从谈起,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领导人应该具有献身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之下,带领整个团队朝着目标迈进。"有日本"经营之圣"的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认为。在京瓷刚成立不久时,京瓷接到一个老客户的水管订单,由于之前没有这类水管的生产经验,在加热成型的过程中,水管就会爆裂。最后,稻盛和夫不得不抱着水管睡觉,夜里慢慢转动水管,使之均匀受热,才解决问题。在稻盛和夫看来,日本企业要想重新繁荣起来,就必须找回过去优良的传统,而不是在自大中远离世界。

尽管日本企业在全球经济地位下滑,但其技术优势依然不可忽视,也具有相当的品牌影响力。但它们就像老化的鹰一样,面临生死抉择。要想获得新生,它们必须先彻底地扔掉自己身上的顽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