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各路资本逐鹿页岩气的背后

2012-10-08 11:16来源:中金在线关键词:页岩气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成本较低也更清洁 市场前景可观

页岩气为何被认为是“未来能源”?2012达沃斯论坛中说,目前页岩气井的单位产量能够达到传统天然气井的3.2倍,而成本仅为天然气的2倍,所以开采成本从2007年的73美元每千立方米下降到了2010年的31美元每千立方米,仅为同期天然气成本的60%。另外,一口页岩气田开发寿命一般可达30-50年,甚至更长。

页岩气的开发有哪些优势?比如在用途方面,页岩气除了属于一种洁净能源外,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而储存和使用方面,因为一般的太阳能和风能需要转化为电能才能使用,所以页岩气更有优势。从实现长期、稳定的生产的要求上来看,页岩气的生产只与地下地质条件有关,不同于风能、太阳能受地面气候如风速和日照条件限制较大。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中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常规天然气储量较少。据美国能源署初步估算,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世界第一,达到36万亿立方米。而国土资源部去年对外公布的数据是,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大约25万亿立方米。

如果我国页岩气尽快形成工业化开采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能化解或者局部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避免对外依存度日益过快增长。同时,这也符合全球经济低碳环保的要求。

嫁接海外资源 页岩气开启中国能源替代之路

近年来,我国传统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中国石油依存度已近60%,火力发电主力的煤炭又具有高污染的特点,对于中国来说,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既必须又迫切。

从目前发展现状看,新能源对石油、煤炭和常规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替代已卓有成效,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障碍。

相反,无论是美国页岩气近年来的蓬勃发展,还是今年来页岩油投资的升温,或是中国煤层气的开发前景,都让人对原有的化石类能源进一步开发利用产生了憧憬。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2015年页岩气的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并力争2020年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将大大增加我国天然气自给能力,降低对进口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依赖,改变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及对外依存度过高格局。

第二轮页岩气招标首次向全社会开放

9月1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公开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这是自页岩气被确立为独立矿种之后首次完全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被业界视为撬动中国油气垄断格局的关键之举。

根据公告,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注册资本金在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本次招标出让的探矿权有效期为3年,年均勘查投入应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元及以上,钻达目的层的预探井等钻探工程量最低应满足每500平方公里2口。

逾百家公司角逐招标

据了解,目前已有上百家公司参与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的角逐,几乎囊括了所有能源央企和部分大型地方国有能源企业,以及部分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三分之一,涉及石油、电力、煤炭、投资、房地产、机械设备制造等多个行业。

地方政府携手央企进军页岩气勘探

自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携手大型央企进入到这场“页岩气大战”中。

今年2月28日,华电集团与湖南省政府签署《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湘西选取2个有利区块实施勘探、开发及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6月26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投将投资300亿元开发重庆页岩气。

此前,安徽省政府与华能集团在8月中旬就页岩气开发利用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安徽省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省将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安徽页岩气产业化。包括研究出台安徽省页岩气开发利用规划,支持各类资本参与安徽境内页岩气区块的招标;打造页岩气产业链,推动页岩气开采装备的研制等。

重庆市长黄奇帆提出,要努力把重庆建成全国页岩气开发主战场,并表示鼓励中石油、中石化在已获得的天然气采矿区内同时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力促进与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等等。

外企民资纷纷参与页岩气竞争

据悉,在第二轮招标的意向调查摸底中,全国共有75家单位参与,其中民企就占到了1/3。广汇股份、四川宏华等民营企业更是早就瞄准了适合自己的页岩气区块,做足准备,只待招标启动。

这是油气开采领域第一次允许民企进入,民企可以一个平等主体的身份与国有石油企业、煤炭企业、电力企业一样进行页岩气开发,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

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贯彻落实会议上也介绍说,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风险勘探、矿权管理、科技研发、装备自主化等相关支持政策。

页岩气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存四大难点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处于初级阶段,地下条件和地上基础设施还不成熟,前期投入和后期的风险也相当大。

国土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当前页岩气开发面临体制、技术、资源、资金四大难点,如果解决不好,此次参与投标或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很可能在投资回报上达不到预期,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页岩气发展的顶层设计,这也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见效益最少三五年 页岩气商业化生产任重道远

尽管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大门已向各路资本敞开,但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最终参与度能有多高以及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何时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不同区块的资源条件不同,顺利的话投资3到5年后才开始有效益。”曾组织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页岩气独立矿种的论证和申报的张大伟表示,投资页岩气前几年都是赔钱,企业投资很大,收益周期较长,回收较慢,3年内都不会有效益。这3年主要也是勘查期,要求企业达到预测储量,不是探明储量。

尽管投资页岩气的前景广阔,但风险相当大。“我们既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页岩气招标,但同时也提醒这些企业要慎重。由于中国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参与企业要有经济和精神上的承受能力。”张大伟表示。

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这块“蛋糕”很诱人,但有可能投了1个亿一口井打下去什么也没有,在核心技术并不掌握的情况下,我国页岩气发展不宜过快。“十二五”期间,我国页岩气发展仍将以勘探为主,为“十三五”时期的产业化做准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查看更多>国土资源部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