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贫铀”中国如何承受核电重启之重?

2012-10-18 10:11来源:《能源》杂志关键词:核电重启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重启在即,资源问题重新受到关注。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未来大量核电站的建设,天然铀能否满足“贫铀”的中国?

自今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核安全规划》征求意见稿之后,9月环保部加快了对核电企业的准入申请审批和环评审批。很多迹象显示,核电项目重启已箭在弦上。

然而,随着我国核电规模不断扩大,铀矿储量能否满足未来核电发展需求,再一次引起业界担忧。

在可查到的公开资料中,国内的铀资源数据并不乐观。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2009年版铀红皮书《2009铀:资源、产量和需求》中,中国探明的铀矿储量只有17.14万吨。据了解,除去核电站新开工期需填装的燃料,每百万千瓦机组一年大约消耗160-180吨铀。那么,即使按照核电总装机到2020年6000万千瓦算,每年大约需耗铀超过1万吨。因此,一些人士担忧,对于中国未来的核电发展,铀资源的供应很可能成为一大障碍。

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未来中国核电发展,不必过分忧虑铀资源。“中国对铀矿储量的数据是保密的。目前,大家看到的数据都是中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上报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我们国家都会少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对记者说,“可以肯定是,储量肯定比这些数据大。”

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发展核电,并不需要资源本土化。“全球核电发展呈现特点是,发展核电最多的十个国家,极少产铀,而产铀最多的十个国家,不发展核电。”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国,中国国内所产的铀矿已经不少。

“事实上,对铀资源问题,如何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在近期为将来的核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才是值得探讨的命题。”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核电专家对记者说。

开采难题

“目前国内对于铀矿的勘探情况,按钻探工作量看,历史上是150万米/年。目前平均是70万米/年,也就是说,不到最高年份的一半。”一位勘探铀矿多年的地质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直关注铀矿勘探问题的还有张金带。他是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总工程师,从8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铀矿勘探工作,那几年刚好是国内铀矿勘探的鼎盛时期。

令张担忧的是,经济在发展,国内对于铀矿勘探的力度却出现了下降。他也曾在多个场合呼吁,我国虽然有很大的铀储量“挖潜”空间,但勘查程度总体较低,投入也显不足。

目前勘探铀矿的地质队,一部分属于中核集团,一部分已经归属地方。针对铀矿勘探,国家财政专门设立了铀矿地质勘察基金。据了解,今年国家财政出资约4亿元用于铀矿勘探,中核集团另外投入约1亿元。这5亿元资金,相比较前几年的几千万投入,确实有了不少提高。

但跟国家每年拨款用于固体矿产勘察的总资金相比,则占比太少。包括国家财政和企业投入,全国每年用于固体矿产勘察的投入约有400亿元,铀矿地质勘察的费用只占了其中的1.25%。

加上近年来,国际铀价一直处于低位,对于国内铀矿的勘探和开采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至发稿时,国际铀价(指八氧化三铀),现货价为47.4美元/磅,中期期货价为54美元/磅,长期期货是60美元/磅。

国内铀矿价格与国际接轨,这等于说,目前国内正在开采的铀矿成本,必须低于60美元/磅,否则就意味着亏本。这对国内采矿企业的积极性打击较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